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早在去年10月坊間就有傳言奇瑞股權將被收購,而呼聲最高的就是寶能集團。儘管當事人一再否認,但就在5月29號下午,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蕪湖召開了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大會上以無記名投票形式,全票通過了過了奇瑞汽車股權轉讓的決議,奇瑞擬以不低於200億元的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這也表明,此前坊間的傳言並非是空穴來風。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在這次大會上透露出一個重要的消息,“奇瑞計劃讓出其歸屬的51%的股權,目前有6家意向入股方已經進入到了談判階段”。出售51%的股權已經不是簡單的股權轉讓,而是所有權的轉移。不過本次涉及出售的股權有可能是奇瑞股份,而不是整個奇瑞控股。另外奇瑞有國資委的背景,按照流程,未來關於股權轉讓一事的相關信息,應該還是會通過公開掛牌來進行操作。

事出有因,奇瑞很缺錢

2017年是奇瑞20歲的一年,卻也是失落的一年。觀致幾經波折最終不堪重負被奇瑞“甩賣”給寶能,緊接著凱翼汽車51%的股權以24.94億的價格轉讓。並且去年奇瑞汽車共銷售汽車38.7萬臺,同比下滑14%,當年奇瑞汽車營業收入294.7億元,同比下滑10.59%;營業利潤為虧損3764萬元,淨利潤2.64億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車營業利潤為負6.7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擴大了4倍。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另外在天眼查顯示,在今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經以9.78億元的認繳金額,收購了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2.86%的股權,成為奇瑞控股的第三大股東。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在反映出一個信號,如今奇瑞對資金有著強烈的渴求。

目前奇瑞汽車可以說是自主品牌裡面品牌架構最完善的一個,旗下擁有包含奇瑞、凱瑞、凱翼等等品牌,還有前不久剛發佈的定位高端的捷圖,可以說是囊括了低中高車型各個領域。然而正因如此,“多管齊下”致使奇瑞無法集中火力主攻一點。所以奇瑞需要更多的“彈藥”,也就是更多的資金輸入來給其足夠的發揮空間,保證自己完善的產品輸出。

花落誰家?“寶奇戀”可能性更大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另有消息顯示,希望入股奇瑞除了寶能外,還有華夏幸福、五糧液和正道集團等一共6個企業。但在競標的六家企業中,寶能入股奇瑞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李峰曾負責過奇瑞的銷售業務,對奇瑞汽車更加熟悉,未來雙方達成合作之後,在管理等方面能夠更快融合。並且此前寶能為了獲得萬科的絕對控股權而被成為“野蠻人”,按照寶能掌門人姚振華的行事作風,他想要的,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達成。

大勢所趨,混改大潮將至

今年來相關部門也連連推出重大政策。年初國資委宣佈將在五年內逐漸推進外資股比開放的消息剛落地沒多久,汽車增值稅、進口關稅便開始連連下調。顯然國家希望通過政策倒逼的方式,來刺激整個汽車行業來加速進行“優勝劣汰”,使其快速往更積極的方向進行發展。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而5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的徵求意見稿指出,“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併重組和戰略合作,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手,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這也被視為混改提速的強烈信號。

近年來自主品牌動作頻繁,可能就是為了混改前的準備、不僅國企,民營企業同樣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和衝擊。從馬來西亞寶騰、沃爾沃再到戴勒姆,吉利一路買買買,這背後如今看來不僅僅是想拿股份分紅這麼簡單,而是購入國外知名企業來加固自己的城池。連長城在去年都“表白”Jeep,雖然沒有結果,但今年成功牽手了全球知名汽車廠商寶馬。

塵埃落定!股權轉讓已成定局,奇瑞為何走到這一步?

雖然奇瑞也曾是自主一哥,但在這特殊的情況下,不可否認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如今連被稱作自主品牌名片的吉利和長城都已經尋人取暖,奇瑞找個好靠山也是無可厚非。

點評:曾經的風光無限的自主一哥奇瑞,如今卻盈利能力低弱,數年來負債率一直維持在75%左右。混改對奇瑞來說,有人給“輸血”未必不是好事。無論誰是最終買家,希望奇瑞能在此次“混改”中涅磐重生,再次展示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