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軍渡 :奇奇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地方是高厚待遇,求賢若渴,部隊人才卻要求轉業、自主,甚至復員走人。令人惋惜和痛心!

巨大反差不得不引起反思。下面四君命運,可窺部隊用人急待改變!!!

1

上錯花轎,嫁對郎了嗎?

「荒廢」

人崗能相宜,才能盡其用

「雙贏」才對!

張子恩導演有一部作品「上錯花轎嫁對郎」,同學小李說,自己可沒有那麼幸運。

如果把進入部隊比作上錯了花轎,那二次的分配,無異於又嫁錯了郎。大家「博士長博士短」的叫著,頗有點兒「鶴立雞群」的自豪感,然而在基層連隊訓練跟不上,連隊考核評比「拖後腿」,逐漸被大家「瞧不起」和疏遠。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上錯花轎嫁對郎」劇照

連隊也只安排一些不輕不重、不鹹不談、不影響單位成績的事情來。時日久了,那種因為學習優秀,一路走得順利而滋生的自豪感優越感蕩然無從了,很多工作「插不上手」,有些百無聊賴的感覺。

內心「孤獨苦楚」,進取意識減退、意志也消沉了。自己這麼「不爭氣」,索性也不爭氣了,有點兒「破罐子破摔」了。小李自己清楚,這種自我感覺都找不著北的,何談實現和創造價值。

我們不缺人,缺人才。但「拉郎配」導致英雄無用武之地。機關還張口閉口對連領導說,你手下可是有高學歷人才的呀!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2

馬兒在跑,能夠得著草麼?

「耗費(廢)」

這獎盃那證書,「陽光」任用添動力

豈不快哉!

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小劉褪去稚嫩,在不斷「取經」學習中提高和進步不小。

帶部隊,一板一眼,抓訓練,有模有樣。部隊一般的幾項工作,順利拿得下來。基層的苦累,誰都知道。縱使「我很好也很努力」,但並不見得努力和結果就一定掛鉤。

眼見著身邊一個個提的提,升的升,自己還「原地踏步」多年。哪怕自己已經盡了十二分的力呢!大會小會,小劉也時不時會上臺領獎。張口閉口,領導也讓大家多向小劉學習。可眼看著年齡即將到任職最高「槓」,自己也挺鬧心和抓心的。

「老黃牛」式的小劉,唯一能找到的原因,恐怕是自己沒有「背景」,也不善於鑽營「關係」了。或許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選拔任用標準成為「硬指標」的時候,才能挽救被「耗費(廢)」的小劉這類人。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3

嚴苛的規定,你動手試試?

「浪費(廢)」

好馬配好鞍,思想再解放

跑得更快!

「是一匹千里馬,你馳騁疆場吧!」小馬到現在還記得,導師對他的話。

在技術崗位上,設備就在眼前,可你動不得。因為,就連設置一個參數,更改一個鏈接狀態的「小動作」,也要逐級上報。可以靜下心來搞搞學術研究,機房學習應該還不錯。哼,你想多了。愛鑽研愛學習的小馬,機房是不允許看書的。

有點兒空閒時間,都出來,掃樹葉、拔草,準備迎檢。政治筆記,各類登統計也該補一補了。聽起來高大上的技術崗位,對小馬而言,技術含量沒有幾分。對待設備這規定那規定,無異於捆綁手腳的「繩索」。私自操作?你試試!通報甚至背處分。

技術幹部有啥牛氣的,統統給我嚴格管理起來再說。很好的平臺,本可以「施展拳腳」。可一味求「安全」,沒有一個解放的思想和環境,悲催不?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4

「斷崖式」發展,幾人能避開?

「報廢」

前半程跑得好,後半場如無憂

將會更美!

50出頭,我都不知道該怎麼介紹他,就稱呼「小華」吧!

此前的同學聚會,大家都報之以羨慕。進了部隊研究所,體面,待遇不差,各項保障也好。可不久,因為沒了編制,離開了近30年的科研崗位,不得不回頭轉向地方。

這個現實,他不得不接受。但一時半會兒,根本轉不過這個彎。論年齡,還不算大;論科研水平,也不算差;這個時候到地方,退休吧,太年輕;繼續自己的科研吧,難得有那麼對口的研究院所和機會被地方接收。

有趣嗎?邊將高學歷軍官盲婚啞嫁,邊感慨部隊沒人才?

幾經奔波,拖家帶口的安頓好了,還得自己東找西找想著乾點兒什麼!還好夠選擇自主的條件,每月的退役金,可以作基本的生活保障。對於搞了這麼多年科研的小華而言,這個時候離開,很惋惜!也很可惜,無異於「報廢」了他。

可是,軍旅生涯,又有幾人不是這樣的呢?絕大多數恐怕是在家庭剛剛穩定,事業剛剛起步,一切都安頓順當後,又要面對職業「斷崖」,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

步入「四廢」之列,悲催!懊悔!相比地方,人才成長環境、條件、待遇、機會,就好比進了超市,你可以「量身定做」呀?不是嗎?!

問題來了

進部隊工作,還是到地方工作,在抉擇面前:

◎進部隊,聽說待遇不錯,也體面!

◎選地方,多寬鬆自由,特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