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對車的損耗有多大?

川藏線自駕

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同時,汽車成為代步工具也越來越普遍,很多人出去遊玩都趨向於自駕遊,畢竟方便而且自由,不用受各種限制,但一般自駕遊的路程都會相對比較遠,動則幾千公里,這樣對車子有什麼損耗嗎?



其實損耗不會特別大,完全可以忽略,當然我說的只是正常的出行遊,而不同於越野拉力賽,從損耗上來說肯定不會太過於高,前提肯定是要車子平時也是正常使用的,也就是車況正常。

以前駕車自駕遊都是擔心路不好走,而如今根本不用擔心,在行駛途中,連西藏拉薩路段都是平穩得可以讓跑車自駕,更不用擔心自己的車輛會因為道路過爛而造成損耗。


重點來說,如果自駕遊還是需要看車況的,有車友單單春節自駕遊都是5000公里以上,而且還從福州到九寨溝一路玩了一圈跑了將近6000公里,車子都沒什麼影響。

很正解的一句話,那就是車子是拿來用的,而不是買來養在家裡的,如果說自駕一次就會損耗,其實也是平時車況就不行,並不是自駕遊引起的,很多人自駕遊都喜歡拿川藏線來比,其實也那麼恐怖,只是彎多路窄點,一般都沒什麼的,你說對車會有多大損耗?估計還是多擔心人的耗損吧。


自駕遊本身就是長途旅行,應當注意的是車子的油液問題,應檢查機油、齒輪油等是否足夠,不足的立即添加;再檢查油質是否良好,不好的要立即進行更換。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檢查輪胎,防止磨損太大。


孫行者救援在線

自駕遊對車的損耗有多大?

自駕遊對車的損耗有多大?這完全取決於你要去哪裡?即使是題主所提到的西藏,其實百分之九十的路面都已經非常之好了,2017年,我曾從西藏的拉薩租車反走川藏線、自駕回成都,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用了六天時間,實際上也是邊走邊玩,在這過程中基本沒遇上什麼很爛的路(走的318線)。包括以前

號稱通崬墳場的通麥天險(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在波密和八一之間,全長14公里,這段路平均要走兩個小時左右。這裡號稱“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難,難於上西天”),現在也已經被隧道和橋樑所替代,根本不覺得有多危險了。

上圖就是所謂的通麥天險,現在已經被隧道和大橋所替代,根本一點都不險。

這是我們在波密遇到的一個車隊,其中有一臺蘭博基尼的跑車,從北京自駕而來,已經進入西藏,離拉薩也不遠了,一旦過了林芝就是標準的高速公路——林拉高速,所以像蘭博基尼這樣的跑車都可以自駕到拉薩,你還用擔心路上會很爛嗎?

我們當時的行程是拉薩—林芝—波密—八宿—芒康—巴塘—理塘—雅江—新都橋—汶川—都江堰—成都,這一路上只有翻幾個埡口的時候,路相對差一些,因為翻 這些山的山路基本上都是之字形的山路,尤其是怒江七十二道拐,它被稱作中國十大險峻山路之一,位於川藏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但路其實並不差,都是柏油路面,只是需要放慢速度。

車輛買來就是要使用的,正常使用也會有正常的損耗,去西藏只不多山路多一些,其他實並不會增加什麼損耗,當然如果你要去一些沒怎麼開發的爛路,那又另當別論了,因為在西藏美景真的很多,很多地方並不是什麼景點,但依然有很多很多的美景,如果你要開出國道,去走了些小路的話,那就不好說了,因為我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網上搜到一個湖泊,就在離318國道不遠的地方,於是順著小路拐過去,剛開始還行,走到後面完全沒路,也幸好是全尺寸的越野車,否則肯定過不了。所以如果愛惜自己的車,最好量力而行,去一些開發過的景點,道路基本上都沒什麼問題的。


渝帆


15年,開了一輛1.6手動凱越從長沙到了麗江,全程來回4000多公里,一個人開的。車上坐了五個人,全部有駕照,但是都是新手。去的路上,每隔200公里就會進服務區休息,生怕輪胎會在高溫下爆胎,進入雲南境內,楚雄到大理的高速上,一路的十幾公里長上坡接十幾公里長下坡,下坡又生怕剎車會出問題,所以不敢多剎車,用檔位控制車速,一路緊張終於到了大理,才鬆了一口氣。大理到麗江的高速當時修得比較好,也沒有什麼長上坡下坡,就比較好開了。最後最遠的開到虎跳峽,因為車子動力不夠,實在不能去香格里拉了,手動擋1.6真的有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上坡那個沒勁呀!返程快到昆明前,終於有個輪胎撐不住沒氣了,換了備胎,撐了一千四百多公里,回到長沙。實際上車的損耗肯定有,但是路基本都還好,所以不存在多大的損耗。


無心插畫

呵呵 自駕遊對車損耗太大了,五年前心血來潮跑了一個200公里的短途自駕遊,回到家發現車整整瘦了一圈,車也變薄了,輪胎也變小了,特別是發動機吭哧吭哧的聲音聽著真難受。你都不知道叫我後悔的呀,現在我可愛惜了。這五年來天天給他檢查身體,一個月換一次機油,每星期都把電瓶拆下來沖沖電。特別是出門的時候,四個輪子下面放上滑板,我在前邊拉著。。。就這樣,我的車子又變得和新買的一個,我覺得這是這五年來我做的最對的一件事了。


戰忽局首席忽悠師V

我在2015年帶老婆孩子自駕去了西藏,318川藏南線進藏,109青藏線出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自駕進藏,對車輛一定會有損耗,但是並不會像很多人所感覺的那麼嚴重,主要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輪胎

西藏的道路7、80%已經柏油化,路況很好,並且逐年改善,但是有一些路段由於地質、氣候等原因,仍處於維護或翻挖更新的狀態,碎石路、土路還是有很多,這種路況對於大多數車輛配備的AT胎來說,磨損是比較厲害的,因此,出發之前,檢查輪胎的胎紋深度,如果胎紋太淺,建議更換新胎,以免途中出現意外。

此外,進藏途中,胎壓的控制也需要合理,不宜過低,有不少文章建議大幅降低胎壓,我的個人建議是不需要過濾,一般控制在低海拔地區2.4-2.5左右即可,即便到了高海拔也不會超過2.8。

二、剎車系統

進藏的路上,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而且下山過程中往往是長坡、緩降,這樣就會導致頻繁的使用剎車,這種情況下,一個是剎車磨損加快,第二是容易過熱,導致剎車失靈,我在過72拐的時候就碰到這種情況,趕緊靠邊停車給剎車片澆水降溫,所以,出發之前,建議檢查剎車片的厚度。

三、底盤

雖然進藏道路大多已經柏油硬化,但畢竟還是有2、30%左右的路況不好,這類道路要麼砂石較多,行駛過程中容易戴起來衝擊底盤,要麼坑多、坑大,容易掛到底盤,俗稱託底,運氣不好的話,還可能磕壞發動機油底殼,也就是機濾的那個蓋子,我們在青藏線沱沱河一帶過炮彈坑爛路的時候,就看到4、5臺車因為磕爛油底殼而拋錨的,機油流了一地,有面包車、小車、SUV,跟車輛類型沒有關係,純粹是看技術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加個地盤發動機防護板,穩妥一些。

四、發動機

高原由於氧氣含量低,發動機進氣量減少,發動機的功率能效只能達到平原地區的5、60%左右,因此,要保證足夠的動力,就必須提高發動機轉速,長時間的高轉速、高溫運行,對發動機還是會造成一定的損耗的,雖然不至於開鍋,但建議中途該休息還是休息,人要休息,車也要休息。


最後要說的是,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只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謹慎駕駛就好了,充分的體驗自駕旅行的樂趣吧。


元寶爸的奶爸生活

2015年本人從武漢出發,開車往北,經過內蒙,從滿洲里出關,進入俄羅斯,一路向西,開啟歐亞大陸自駕行程,最遠到達北極圈,然後往南經過亞歐分界線,從俄羅斯鄂木斯克進入哈薩克斯坦,經過五天時間穿越哈薩克斯坦,從霍爾果斯進入中國新疆,新疆到武漢,穿越了中國西北,歷時四十多天接近兩個月,行程兩萬五千公里,中途車輛保養都是自己動手完成。而在此之前,國內的東南西北中部幾乎都自駕去過,包括你說的西藏,現在西藏的道路越修越好,而且線路有多條,供你選擇的餘地很大,對於車輛我建議你,如果是跑長途,指的半個月一個月以上,最好是新車,比如十萬公里以內,輪胎換新的。雖然路途損耗不是很大,需要根據個人開車習慣,但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希望你能旅途愉快!


國際視線

我車型途觀2.0T四驅,每年自駕遊和跑長途出差N多,每天跑1380km 有過4次。去年從長沙到山西全境遊-內蒙遊-返回長沙,全程6000多公里,歷時12天,行程最緊的一天跑980km。現在正長沙-西安-沙坡頭-張掖-嘉峪關-敦煌-格爾木-崑崙山口(往返)-青海湖-西寧-西安-長沙自駕遊,規劃行程7500km ,歷時16天,行程最長時1000km /天,作為一個資深司機,自駕對車子有損耗,但跟自駕習慣等有關,不要將正常損耗演變為對車輛的損壞甚至事故:1、駕駛技術和經驗,對車輛有基本認識,必須熟悉車輛常見問題,只會開車不會基本問題判斷、識別的不叫司機,這樣的不建議長途自駕遊;2、心態,跑長途不要和別人置氣,不要飆車,不要自以為是,要平和的心態,始終將安全擺第一位,注重主動安全駕駛;3、平時的車輛保養要到位,出發前的檢查、保養必不可少,車輛配件、各種油該換要換,不能耗到車子趴窩,尤其是火花塞、後橋、正時鏈條(皮帶)、波箱油、剎車油等;4、車上必備小型電動充氣泵、補胎用品、修理工具(包括千斤頂等)、1升機油、電筒等;5、中途感覺車輛有問題或者以防萬一,可以去到當地4S店做保養或車況堅持,資深長途自駕遊司機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秋高氣爽164096927

正在自駕遊的路上,看到這個問題,馬上決定回去不自駕遊了。回去修一個臺子,把車供上去。開了100多公里,發現這樣開對車的損壞也太大了,得趕快下高速買個房子把車放進去。這樣就沒有損耗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樓盤,看好一間店面房。一問價格50萬 ,媽的,錢不夠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


夢在遠方110507856

這個問題有點奇怪哈,其實一般的自駕遊,對車的損耗不大,主要還是要看車況,出發前檢查一下車的關鍵部位,一般的自駕遊,就放心大膽的去吧,注意開車安全和行程注意,正常路上行駛,對車輛的損耗其實並不大。而且,車這個東西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再高貴的車,從購買之日起,就等於它的貶值了,隨著購買時間的長短和開車的公里數,到時候不管你是自駕也好,在城市裡開也好,還是停在家裡也好,都是一種損耗。

所以,我想,問這個問題的樓主,想知道的,應該是,如果自駕去西藏等路況很不好的地方時,因為道路很差,對車輛的損耗有多大?

其實,正常的越野,進藏一趟,對於車輛的損耗基本也不大。做多就是壓縮加速時間,比平時在城市裡開,壽命低個一兩個點而已。

進藏途中,由於路途比較爛,對車輪胎會有磨損,這個是無法避免的。

此外,由於進藏途中海拔比較高,汽車也會有一定的高原反應,動力不足,油箱空氣不足,易造成加速遲緩。

另,在藏區,很多地方也加不了高標號的汽柴油。汽油的純度,也保有懷疑態度,這個對車輛,也是一種損耗吧。

所以呢,要說自駕對車的損耗,還是要看路況,但基本的自駕遊,對車也沒那麼大的損耗,多注意一些,其實這些損耗也可以忽略不計。首先,跟開車的司機有關,去路況不好的地方時,儘量選用有經驗的老司機。第二,在藏區開車時,安全第一,不要認為躁車,很多人的開車習慣其實很不好,對於車的壽命會大大降低。第三,尤其是進藏前,一定要對車輛進行保養和檢查,各個配件要細心檢查,第四,藏區回來以後,對車輛要進行必要的保養。

自駕遊,膽大心細,注意安全,大膽的上路吧~~


千帆遠澋


哥們兒,你這問題確實有點雷人了!不知你家裡是否有車?平時是否開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說明您確實不懂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能說——哥們兒你太幽默了!事實上,車輛損耗真的與自不自駕遊無關。自駕遊是什麼?說白了自駕遊就是開車出去玩兒,和平時生活當中的用車情況是差不多的,只要在旅遊時注意愛護汽車,真的沒什麼損耗,充其量自駕遊只是一次次“磨合”,對車來說,不僅無害,而且有益!我之前在國內最大的自駕遊雜誌做過幾年主編工作。幾年間,我開過從布加迪威龍到豐田威馳等各種高中低檔的汽車,去過國內外上百個目的地自駕遊,從重走絲綢之路,到俄羅斯西伯利亞自駕,再從埃及撒哈拉沙漠穿越,到中國東部海岸線縱穿,從青藏高原自駕游到阿拉善沙漠越野英雄會……各種路況各種地形環境我都有經歷過,短途自駕遊不說,就說長線自駕遊,幾乎每一次長途自駕遊之後都會給車子做一次保養檢查,真的,只要沒有大的事故,車子都是完好的,除了里程數會發生變化,其他一切如初。
如果非要說自駕遊對車子的損耗或傷害,我只舉幾個我遇到過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供你參考。12年開著雙龍柯蘭多走中蒙邊境線S303省道彈坑路時因為沿途只有一個小型加油站,油品質量不好,結果燒了機油,排氣管冒了藍煙;同年3月開著進口大眾途銳去麗水,左前被扎,高速上汽車風擋玻璃被大貨掉的石子嘣個口子;13年開雪弗萊7座科帕奇去伊犁,進氣格柵被一隻大雁撞變形;09年單車進墨脫,油箱託底被石頭隔了一下;14年在埃及撒哈拉沙漠裡開國產比亞迪穿越大沙暴,車漆被打掉一層;10年開榮威w5去香格里拉自駕,一同事在倒車時翻下了一個不高的小土坡,四面風擋玻璃損壞(框架無損)……除了這些“皮外傷”之外,真的在沒有傷筋動骨的損耗了。
如果,你指的車輛“損耗”是這些的話,我覺得是否出去自駕遊你都有可能遇到類似的小事故,一定要淡定。車就是易耗品,買來就是要用的,多用車,你才能更瞭解車,也才能在特殊時刻懂得保護車,最大程度地避免人身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