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英國探險家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1564年9月24日 - 1620年5月16日),他有一個日文名字三浦安針。亞當斯是是在1600年,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執行一次探險活動的時候到達了日本。他也是第一個到達日本的英國人。但是起初他是被當做人質扣留在日本,而其他人被幕府要求回到荷蘭去說服荷蘭統治者建立和日本的貿易關係。就這樣,亞當斯留在了日本。但是後來,他卻得到了將軍的重用,他和另外一名夥伴甚至還成為了武士。

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舊日本軍艦 三浦安針像 (威廉亞當斯)

1607年,亞當斯為將軍德川家康(Tokugawa Ieyasu)建造了聖布宜納文圖拉號(San Buena Ventura),這是一艘在日本建造的120噸級的船。這艘船是基於當初亞當斯他們到達日本的時候所乘坐的那艘的設計而建造的,因此是西方風格的船隻。德川家康在得到這艘船後非常滿意,便命令建造後續船隻。他希望日本人可以乘坐這些船到更遙遠的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而不只是在東南亞、南亞地帶。

1609年9月30日,載有373名船員的西班牙舊金山號(San Francisco)大帆船在日本千葉海岸失事。317名倖存者受到日本人的熱烈歡迎。其中一名乘客甚至是菲律賓總督羅德里戈·德維韋羅(Rodrigo de Vivero y Aberrucia),他有機會見到將軍德川秀次,而他的父親德川家康希望擴大與墨西哥(新西班牙)和西班牙的貿易。當時的西班牙和荷蘭是全球海上強國之一,並且是競爭關係。為了開發日本,羅德里戈承諾會很快建立起西班牙和日本的貿易關係。但是他要求日本停止和荷蘭的貿易並趕走荷蘭人,但是德川家康拒絕了這個要求,畢竟對方有競爭日本才有利潤。最後德川家康把亞當斯造的聖布宜納文圖拉號借給了羅德里戈,並派了一批日本人隨同羅德里戈去墨西哥學習。次年到了墨西哥後,墨西哥總督熱情款待了他們,但是卻沒收了那艘船。據稱,理由竟然是怕日本人也變得精通航海,不得不說,西班牙人挺壞的。

1613年,在外交官支倉常長(Hasekura Tsunenaga,支倉常長)的帶領下,一個日本使團乘坐了日本建造的聖胡安·巴蒂斯塔(San Juan Bautista)大帆船,使往美國和歐洲。

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舊日本軍艦 支倉常長 外交官

這艘船原名叫伊達丸(Date Maru),是西班牙大帆船風格(Galleon),也是第一艘日本建造的西式帆船之一。 這個外交使團到達了美洲、梵蒂岡、羅馬等地,跨越了太平洋、大西洋。期間,船隻本身裝著支倉常長的財務又從歐洲開到墨西哥,再返回日本。伊達丸排水量達到508噸,比起之前的亞當斯建造的120噸大了4倍多。

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舊日本軍艦 伊達丸號 複製品

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舊日本軍艦 伊達丸號的航行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