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打偏了,在航母旁邊50米爆炸,能把一膄十萬噸的航母炸翻嗎?

盛世傑歌


二十萬噸級的導彈相當於一個什麼概念呢?1945年在廣島引爆的原子彈威力在2萬噸炸藥當量,炸死和後來死亡的人員在30萬人以上,爆炸幾乎將廣島從地球上抹去。

而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比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威力整整大了10倍,別說投偏50米,偏離500米都算是沒有誤差了,但是投的準是一回事,能把航母炸彈是另一回事。

因為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投下去,可能都不實在你爭我奪的置氣,而是大家一起玩完的零和遊戲,航母是個鐵王八,就是在他跟前爆炸,都可能達不到預期的轟炸效果。


當然不是說炸不沉航母,利用常規彈藥炸沉航母,財大氣粗的美國人就幹過這樣的事情,當然具體的參數都是軍事機密,比如用了多少炸藥?使用了那些武器,美國不可能往外說。

因為這些套路很可能被敵對國家學去,到時候學二戰時期給日本,給美國來個下馬威,那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只能說二十萬噸級的導彈可能會把航母炸翻,但因為誰都沒試過,誰都沒見過,口說無憑,到底能不能夠。也許後面會有人證明,誰知道那樣的場合是美國做實驗還是敵人來偷襲。

能用上二十萬導彈的國家,想必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美國的航母斷不可能坐以待斃等著挨炸,他不是活·雷·鋒,幹不了積德行善的事。

二十萬噸級的導彈,究竟能不能把美國炸出翔,航母炸成渣,實踐才能出真知!


歷史三日談

20萬噸,那就不是常規導彈了,而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而且還是增強型原子彈或者縮小威力的氫彈。如果在航母50米處爆炸,這個精度高到沒誰了,相當於直接命中一樣。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命中精度還在100米跟前,距離50米還有很大距離。

這種當量的核彈直接殺傷半徑都是以公里計算的,利用高溫、高壓、衝擊波、早期核輻射以及核電磁脈衝等綜合效應殺傷目標。50米,不敢說百分百把10萬噸級航母掀翻,但是有很大可能引爆航母內的彈藥、燃油,即便這些部位進行強化,被引爆的概率較低,但也絕對能讓這艘航母徹底成為廢鐵,艦面一切將化為烏有,再無修復的可能。

美軍曾在比基尼島海域進行過核彈殺傷軍艦的實爆實驗,用了護航航母、重巡、驅逐艦等多種艦艇,在爆心附近的軍艦基本都是沉沒或者成為扭曲的廢鐵。核彈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所謂軍艦的抗核爆能力,在遠離爆心的地方還可以,靠近爆心就是徒勞。

現代航母的防護力是有限度的,不是什麼堅不可摧。對航母威脅最大的就是核彈這種大殺傷力武器以及重型魚雷這種水下打洞爆炸的武器,反艦導彈要擊沉或重創航母,需要較多數量,而且反艦導彈還必須是重型化、超音速。所以,擁有戰術核彈對航母是巨大的威懾,不一定在戰爭中使用,但是應該擁有。(S)


聯合防務

首先 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應該是原子彈級別的。別說打偏50米,就是500米也可以秒殺10萬噸級別的航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小男孩(Little Bo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首枚原子彈的名稱。1945年8月6日由保羅·提貝茲(Paul Tibbets)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Enola Gay)在廣島上空三萬一千英尺呎(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八時十五分,在1,800呎(550米)高度爆炸。小男孩裝有60 公斤的鈾-235,當中只有約一公斤在爆炸中進行了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一萬三千公噸的 TNT烈性炸藥。

這才13000噸的原子彈,200000噸的,你說可以摧毀多少平方公里內的戰艦?


囧王者

首先,偏50米不是打偏了,而是打準了,打的很準很準很準。因為原子彈都是空爆的,不要說偏50米,偏個百八十米都不是事,巨大的衝擊波和巨熱的溫度,足以彌補這個偏差了。

原子彈的威力,靠的不是準度,而是輻射和衝擊波。一般洲際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在500米以內的話,就非常可怕了。除非,你的打擊目標是對方堅固的導彈發射井,即便是打擊對方的發射井,50米的偏差也足夠摧毀了。至於影響範圍,跟當量成正比。

至於,對航母,偏不偏50米沒區別,原因還是原子彈是空爆而不是命中後起爆。至於損壞程度,航母肯定是廢了,航母上的人肯定是被蒸發了,能爆炸的也都爆炸了,而殉爆是航母最致命的殺手,二戰時期,就有日本航母被一枚航彈擊中甲板上的飛機,飛機爆炸,引爆了甲板上其他的飛機,燃燒的燃油順著升降梯進入航母內部,引爆內部的油庫,彈藥庫爆炸,進而航母沉沒的例子。至於沉不沉沒,就看航母上有多少油料和彈藥了。

至於美國的原子彈炸航母的實驗,完全是忽悠蘇聯的,也別信那些什麼各種炸彈炸了幾十天才炸沉航母,都是假的。靠外力擊沉航母,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對航母最致命的還是最原始的方法:魚雷和水雷。至於反艦導彈,就是命中了航母,造成傷害最大的是航母上的人員,而不是航母本身。要想用反艦導彈擊沉航母,需要運氣,因為你要擊中航母的油料庫或者彈藥庫才行,至少也要能引爆它們。

為什麼說美國用原子彈炸航母上忽悠蘇聯呢,因為實驗的航母上沒有任何人員,沒有動力,沒有油料,彈藥,靠原子彈本身的威力,在水下引爆擊沉航母的話需要近距離,大當量的原子彈才行,遠沒有空爆來的乾脆。美國不但實驗了,還公佈了實驗過程和結果,這些舉動無非就是不想蘇聯發展航母,而蘇聯有遇到了一個迷戀原子彈當量的赫魯曉夫,不上當都難!蘇聯晚了很多年才開始玩航母。200多艘各型核潛艇,可以換成多少航母?而有這些航母的話,蘇聯還會解體?當然,若真如此,今天中國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的。而美國,依然造了N條航母,現在都還在造。

至於,一條航母用各種炸了很多天才沉,更是胡說八道,用魚雷攻擊航母水線一下的位置試試?把油料庫,彈藥庫裝滿,再炸炸試試?明顯是個偽命題。說是測試彈藥對航母的破壞力,還差不多。還是那句話,水線以上的攻擊,引爆不了彈藥庫或者油料庫,或者,灌頂攻擊,把航母徹底擊穿,航母沉不了,最多失去戰鬥力。前兩年,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就因為一個士兵違規在禁止吸菸的地方吸菸,結果,引起大火,大火在航母內部燃燒了九個小時,差點就燒到油料庫,如果引爆了油料庫,該航母必沉無疑!而這一切,僅僅需要一個菸頭!後來,對該航母進行評估的時候,是要求其退役的,因為結構已經損壞。只是美國沒有航母替換才修了修勉強繼續服役的。

還是那句話,水線下和航母內部本身,才是航母最致命的地方。其巨大的排水量,是足以應付外來的打擊的。

最後,航母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不要說用原子彈打擊,就是常規武器攻擊,也可能會招來對方的核報復。不但是美俄會核報復,中國一樣會。


遊子天涯君莫問

50米旁邊爆炸?那就是打中了。二十萬噸級的導彈,爆炸中心半徑遠遠超過50米。

首先說,二十萬噸級不是導彈的重量,而是導彈爆炸後的當量,相當於20萬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當量

以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導彈為例。戰斧的常規裝 藥為454公斤,殺傷半徑約等於0.09公里。即90米。戰斧是大型巡航導彈,所以戰鬥部巨大。如果是輕型反艦導彈,殺傷力則很小,或者以穿甲為主。例如海上大鷗反艦導彈,裝藥也就20公斤。能有個10米半徑左右!

二戰時期,摧毀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當量也不過1.7萬噸;在核彈爆炸半徑100米內,任何建築都夷為平地,投到長崎的胖子原子彈,當量是2萬噸,偏離了目標2000米,依然造成了長崎市當天死亡6萬人。那麼筆者說的二十萬噸級的導彈;不要說航母,就算是一座城市,也不會存在了。

航母的噸位最高不過20萬噸,2公斤TNT就可以炸碎一輛汽車SUV,不是炸燬,是炸碎。一個20二十萬噸級的導彈在它旁邊炸了,航母不要說被掀翻,都已經燒融化了。用二十萬噸的戰略級別的導彈打航母,是不划算的。

這是核爆試驗,在幾十公里外觀察的,你看到的半圓弧是空氣高壓後產生的空氣膜,如果人在那附近,千分之一秒就汽化掉了。

不過,也告訴你一點,你很難把這麼大個的導彈扔到航母旁邊。一個航母是一個戰鬥機群,不但自身帶有武器系統,反導系統,身邊護衛艦、身下的潛艇都不是吃乾飯的。你知道為啥海灣戰爭,美國航母戰鬥群到位了就能開打了嗎?人家是個移動作戰平臺。

看看小男孩爆炸時的參數記錄。

爆炸的瞬間,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
爆炸中心的風速大約是440米/秒,相當於12級颱風的風速的10倍。超音速的風和衝擊波一起向外擴散,將一般的建築一掃而光。

爆心的風壓達到了350萬帕斯卡,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壓350噸的重物。就算在半徑1000米以內,風壓也達到了10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以外,全部遭到毀滅。2000米以內的風壓是3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的木質房屋全部被摧毀。

熱線
熱線的總能量大約是22萬億焦耳,即5.3萬億卡路里。熱線,其實就是紅外線,在爆炸後的3秒內大量放出。熱線的能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爆心地每平方釐米大約是100卡路里,500米範圍內為56卡路里,1000米內是23卡路里。在1000米內,人瞬間汽化,瓦片全部燒融。
也就是說,地面受到的能量相當於受普通太陽照射的1,000倍。
爆炸中心的溫度,達到了3,000-4,000℃之高。爆心附近的房屋瓦片等紛紛“起泡”,木質房屋達到著火點自動自燃。

嘟嘟讀讀

首先,二十萬噸應該說的是當量,如果是二十萬噸TNT當量,那麼這種導彈已經稱不上導彈,毫無疑問是一枚不折不扣核彈!而且還是一枚威力不小的核彈,以當年引爆日本廣島的“小男孩”為例,爆炸當量僅為1.5萬噸,整個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可想而知二十萬噸當量的炸彈威力會有多大。
而且對於離目標範圍50米處爆炸,並不算太偏,剛剛好在爆炸核心破壞範圍內,不要說炸翻航母,就50米這個距離,核爆產生的4000的高溫就足以直接將航母燒融連渣都不剩。用這種導彈來炸航母完全是奢侈,就算是一座大型城市都土崩瓦解。
其實在1946年,美軍就曾在比基尼環礁上進行的一系列核試驗,近30年的核試驗投放了60枚核彈,其中就包括核彈炸航母,代號為十字路口行動以測試核武對水面軍艦的打擊威力,也是世上首次的水下核試。海軍一共揀選了95艘各種軍艦,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五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八艘潛艇等,進過兩次核爆後,29艘沉沒或嚴重損毀!

復興軍事

2017年4月13日美國在阿富汗一個"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營地上空投下了重9.5噸重的"炸彈之母",霎間營地轉眼消失,方圓近一公

裡範圍草木成炭,生命灰飛湮滅。爆炸過後幾十公里外都聽到轟隆聵耳的炸響,給沒炸死的武裝分子產生了極大震撼。而這次爆炸的TNT當量只相當核彈的1000噸級。是美國有史以來投放的最大炸彈;俄羅斯椐說有"炸彈之父",父永遠比母要慓悍吧。

二十萬噸級一定是核彈。第一顆人類爆炸的核彈叫"大男孩"由鈈為核裂變原料,1945年在美國的沙漠中引爆。它當時裝藥量為6.1千克,其爆炸TNT當量為2.2萬噸左右。

而它的兄弟"小男孩"是人類歷史上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它裝了60公斤的鈾235,裝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1.3在廣島的上空爆炸,瞬間奪去了十多萬人的生命,廣島也毀滅了。它的TNT當量相當於1.2~1.5萬噸。

緊接“胖子"又滾圓地上場了,它裝了6.1公斤的鈈,它在長崎爆炸,奪走了十七萬人的生命。它的爆炸當量為2.2萬噸左右,裝藥利用率為百分之17。

那時的原子彈屬核彈初期,裝藥利用率低下,威力遠遠未達標。而現在一枚10萬噸級的核彈科學家的計算有效殺傷半經3.22千米,殺傷面積達33平方公里。
自己拿筆算一算,二十萬噸級爆炸當量的炸彈在50米的航母旁爆炸,即便最大最牛逼的超級航母也瞬間烏有。


百分之一百能把十萬噸級航母炸翻!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核爆炸會產生那些效應,或者說會產生那些破壞。一、光輻射:當核彈爆炸的一剎那,其中心會產生幾百萬度、甚至上千萬度的高溫,高溫會以光輻射的形式向四周瞬間擴散,離開幾公里以外的所有物體和生物,均在幾千度高溫下瞬間氣化消失。廣島原子原爆炸時,堅硬的花崗岩只剩下一個人形的形狀,就是因為爆炸的一剎那,一個人站在花崗岩前面的緣故。如果核彈的當量越大,那麼其光輻射造成的破壞的距離也越大。二、核輻射:和光輻射同時產生的是核輻射。核輻射作用的距離要遠遠大於光輻射,如果距離足夠,即使躲過了光輻射,也很難躲過核輻射。如果遭受到的核輻射非常強烈,也會使人快速死亡。三,衝擊波:由於核爆時中心的溫度非常高,使空氣急劇膨脹,形成的氣浪向四周疾速擴散,瞬間會把建築物摧毀。前蘇聯曾經測量過,離開核爆中心10公里處,一百萬噸當量的核爆炸,氣浪到來時產生的垂直壓力,每平方米達1.7噸!如果一幢大樓側面有2百平米,其受到的衝擊力將達340噸!任何建築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瞬間被摧毀。四、核汙染:核爆過後,放射性物質會長期存在。現在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二十萬噸當量的核彈,在十萬噸級航母五十米處爆炸,正好在核彈的爆心處,那麼其上千萬度的高溫會把航母剛板剎那間融化汽化。如果二十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不夠大,至少航母的甲板艦橋會瞬間消失,船體沉入海底。


請你喝咖啡49447327

大哥,20萬噸級的炸彈那就是核武器了,當年炸日本的原子彈都沒有這個當量,別說50米範圍,5公里範圍內也是寸草不生。

普通的反艦導彈,直接命中一發都很難打沉航母,更別說50米外爆炸了


法克得罪

你說的一枚二十萬噸的導彈,指的應該不是導彈真的重二十萬噸,要知道這麼重的導彈,想發射起來都是有難度的,更別說讓它飛行著去打水面上的航母了。就拿美國的民兵3洲際導彈來說,它的發射重量也不過三十來噸,離你說的二十萬噸相差十萬八千里。

民兵3核導彈發射瞬間

所以,你說的二十萬噸,指的應該是核導彈上安裝的核彈頭當量。說白了,就是用核導彈打航母。你別說,現在還真有這樣的導彈,那就是中國的東風-26,它是核常兼備的,而且又是反艦彈道導彈,所以說,它完全可以裝核彈頭打擊水面上的航母。

如果用核導彈打航母的話,那精度要求就不是很高了,一方面是航母這種級別的防護能力,在核彈面前,一點都不管用;另一方面,核彈頭爆炸掀起的巨浪也能夠輕易地將一艘航母炸翻。

所以,不要說在航母旁邊50米爆炸,就是100米甚至1000米處爆炸,航母也難逃一劫。

核彈頭打擊瞬間

下面,我們以核深水炸彈和核水雷為例加以說明。

核深水炸彈是裝有核裝置,用於攻擊潛艇等水下目標的炸彈。一枚一萬噸TNT當量的核深彈在水下爆炸可將距離一千米以內的潛艇擊沉或嚴重破壞。記住,這只是一萬噸,如果換算成20萬噸,真不敢想像有多大的破壞力。

那核水雷呢?它是一種裝有核裝藥的水雷,用於毀傷敵方艦船或阻礙其行動。一二萬噸的核水雷爆炸能使700~1400米處的艦船遭到中度損傷。記住,一二萬噸的作用距離就達到了一千餘米,要是二十萬噸的話,作用距離會有多遠,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