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知道把田裡的麥子收起來會虧本,但農民卻還是要收起來?

suck-sun掃去陰霾

首先筆者看到這則消息內心是很心酸的,因為我的家鄉——河南省東南部某縣的很多農民今年就遭遇了你所描述的這種情況,受氣象災害影響,小麥減產成定局,而且品質下降明顯,賣不上價錢,甚至有可能要賠錢,農民是真的不容易。

今年是2018年,河南省南部的部分地區小麥在收割期間遭遇了連續陰雨天氣,小麥黴變發芽狀況嚴重,肯定達不到收儲要求,甚至在市場上也無處銷售,農民口中的“芽子麥”再次出現。

27年前的“悲劇”,今年重現!

在筆者的印象中,上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27年前的1991年。在那一年,筆者的家鄉在5月底6月初連續降雨長達半月以上,遠超本次降雨的嚴重程度,造成的影響也是比較惡劣,人們都是冒著大雨人工將被完全淋溼的麥穗收回家,儘可能減少損失,即便是如此,那一年的小麥品質特別差,黴變發芽的小麥即便是在後來曬乾後,磨成的麵粉也有一種怪味,口感遠不如普通小麥。

聽著的父輩們講,那整整一年,老家人吃的都是“芽子麥”磨成的麵粉,做成的饅頭極其難吃。但是為什麼農民明明知道今年的小麥會賠錢,還是要不顧一切的把麥子收割?筆者大概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傳統觀念——顆粒歸倉,不管好歹!

可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忍受了,因為在他們心裡,“顆粒歸倉”這四個字是流動在農民血液中已有上千年的一種傳統,不管糧食的品質如何差,都要想盡辦法把他們收穫。

當然,現在人們對於糧食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多數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已經不是種地,但是這種傳統觀念已經在很多農民心中深深烙下,驅使著他們強忍著心酸下地,哪怕是賠錢也要把糧食收了。

而且只有把小麥收穫了,等到天氣好了,農時到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秋糧的種植,夏糧沒能豐收,沒關係,我們還有秋糧!

土地是農民的魂,他們對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和依賴,哪怕土地傷了他們的心。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29


糧油市場報

問:為什麼明明知道把田裡的麥子收起來會虧本,但農民卻還是要收起來?

去年很多人家的麥子都倒了,請收割機大概要150一畝,但把收的麥子賣給人家只值兩毛五,肯定虧,但村裡人寧願不打工也要回來把麥收了。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糾結,因為根據最新收集到的信息顯示,今年這小麥估計又是要虧本了。

1.2018年部分主產去面臨減產黴變風險

根據行業機構中華糧網的市場調研信息顯示,先是清明前後的倒春寒,導致安陽、濮陽等地優質小麥出現大量的空穗,隨後近一週時間來,先是暴雨伴大風,導致小麥出現局部倒伏,隨後又是連續的降水,目前河南南部小麥成熟期受連陰雨天氣影響,減產降等已成事實,信陽、南陽駐馬店新麥更是發芽、黴變情況突出。

至於山東、河北等傳統小麥主產區,情況也不容樂觀。

2.為什麼明知虧本也要收麥?

首先,從打土豪、分田地,你就知道幾千年來土地對農民的吸引力。與沿海國家不同,我國的食物供給主要是靠種植業,長期以來,沒有土地,就意味著沒有食物,農民種地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這也是為何很多人目前種地不賺錢卻也不願放棄土地的原因。

其次,雖然是農忙,但對於長期在外打工的人來講,能短暫的有個合理的理由回鄉,心裡也是十分高興的——那種漂在外面沒有根的感覺,只有懂的人才能體會到。

第三,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是家裡老人的要求,要求他回家收麥子!對很多老一輩的農民來講,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富日子也要窮著過——窮怕了。


每日糧油

今年的小麥生產,禍不單行,充分驗證了農村一句老話: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餓狗年。特別是5月中旬以來的持續降雨天氣,以及強對流天氣,造成了大範圍正處於灌漿、收穫期的小麥穗上發黴、發芽,並造成倒伏。這其中,河南的中南部地區受災較重,以南陽市為中心,半徑100公里地區全部受災,南陽地區北部受災較輕地區為萌動小麥;信陽絕大部分是芽麥,黴變情況突出;駐馬店的平輿、新蔡等縣區小麥大面積發芽、倒伏。因去年秋季麥播偏晚,加之連續降雨,收割機無法進入田地作業,豫南地區小麥收割時間較常年推遲3至5天。

從已經收穫的小麥價格來看,據反映,南陽南部的酒精企業芽麥收購價格0.6元/斤左右,水分14%之內。部分地區的農民反映只有4、5毛/斤。另外,由於倒伏的面積也比較大,收割難度增加,需要支出的費用也增加。這使得農民的種糧收益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對待受災的小麥,包括前期低溫凍害導致減產絕產的小麥,農民同樣都想辦法、哪怕多支出也要收割。主要的原因,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人,我覺得一是現在種地的農民對土地依然保持一份深情。詩人艾青有首詩寫的很好: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很多農民朋友。不管受多大災,不管虧損有多大,土地上生長的糧食,是農民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的根本,都要收回來的,不能浪費。

另一個,還要繼續生產。“老天虐我千百遍,我對土地依然如初戀。”這些年來,糧食產區的自然災害是多發重發,導致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受損較大。但中國的農民作為最堅韌的群體,一直都沒有被打垮,被壓倒。倒伏的小麥收割之後,還是要接著種玉米、黃豆等秋季作物,不能讓它荒著。地荒著,老百姓的心也就慌了。


糧小咖

出現這種比較魔幻的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利益考慮,農民想盡量的止損,不管小麥質量如何,多少還是能賣點錢。

另一個是心理因素,顆粒歸倉的傳統觀念,也能為不久後的秋糧播種做準備。

在這樣的因素影響下,今年部分受災嚴重區域的農民朋友即便是明明知道地裡的小麥找收割機來收割之後賣掉的價錢還不及整體的成本的前提下,還是要想盡辦法的把它們全部都是回家。

出於利益考慮,小麥再便宜也是錢!

眾所周知,今年我國部分小麥產區在小麥生長最關鍵的時期遭遇了嚴重的氣象災害,4月份的凍害,5月份的降雨,都讓今年部分地區的小麥產量和質量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出意外的話,受此影響,今年我國小麥整體產量也難以有新的突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也將是事實。

現在已經是5月底了,全國各大麥區的小麥已經進入了大規模收割階段,但是今年很多地區的小麥品質著實不及往年,產量也有一定下滑,目前,在筆者的家鄉——河南省平輿縣,小麥的平均價格只有7毛5左右,如果小麥發芽或者黴變的話,價格就更多,甚至不及5毛。可是在筆者的印象中十幾年前的小麥價格都比這個價格要貴。可是如今的農業種植成本卻有了翻倍的增長,就拿收割機的使用費用來看,已經突破了百元。再加上前期投入的化肥,種子及其他農資,今年部分地區種植小麥賠錢並不是稀罕事。

傳統心理影響,要讓糧食顆粒歸倉。

雖然現在我國農村地區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很多農民不再以種地為生或者不再把種地當做自己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人們在長年累月的農業生產勞動中積累的一些習慣卻讓人們對於土地和糧食的心理比較堅守,那就是不管如何,都要讓糧食歸倉,不能讓長成的糧食撂荒不管。

所以,大家明明知道今年的小麥種植不掙錢,可還是跟以前遭遇災年一樣的做法,想盡辦法把糧食收穫回家,哪怕是現在很少有人再去吃自家的小麥磨的麵粉,也很少有人把自家的小麥當做口糧,但那種深刻在腦海中的習慣還是不怎麼變,粒粒皆辛苦,每一顆都不浪費。

此外,按照氣象預報,受災嚴重的地區近期天氣狀況轉好,如果小麥收穫得到不僅能夠及時挽回損失,還能夠為接下來的秋糧作物播種打下基礎,畢竟夏糧已經over了,秋糧也得好好對待啊。

華北的凍害降雨,東北得春播乾旱註定了今年我國的糧食生產情況不容樂觀,農民朋友又要受苦受難了......


鍾情三農

“到嘴的鴨子還能讓它飛了”,種好的麥子難道因為虧本不收了?農民種地不就是盼望有個收成嗎?而且現在很多農民種地,都是種些自己吃的糧食,越來越少人拿去賣。種地不賺錢甚至虧錢是很多人的共識。但農村老人堅持在種植,很多隻是為了種些自己吃的,不願意買市場上的小麥。為什麼明知道虧本,卻還有人種植小麥。

1.減少一點生活開支,不算上人力成本,小麥種植還是有些錢賺的

首先現在種植的人群主要是農村的老人,年輕人都不願意種植也不會種。今年小麥的收購價1.15元/斤,平均畝產800斤,總收入920元/畝,除去小麥機械收割價格150元,及化肥農藥成本260元左右,每畝還有510元收入。老農民種地不會把自己的人力成本算進去。年紀大了,上班沒人要,不種地幹嘛去。就算種植小麥不拿去賣,自己也要用麵粉等小麥加工品,農民到市場上買都是要花錢,還不如自己種一些,反正自己有地又不要租金,對農村老人來說是可以節省一筆開銷。

2.老農民不種地幹嘛去,種地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情懷

現在農村種地的絕大部分是老人,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很多老人也知道種地沒錢賺,但他們還是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種一些糧食和瓜果蔬菜。他們閒不住,習慣了這種農村生活。用他們的話來說,自己有土地,自己沒事種種地還是有錢賺的,他們沒把自己的人力成本成本算進去。他們種地是一種情懷,不會計較自己的人力成本,主要也是種些自己吃。在農村除了種植專業戶,大部分農民都是隻種些自己的口糧,吃不完的才會去拿去賣,也是為了養雞鴨鵝等家禽才會去種地。

3.小麥熟了還不收割,難道“到嘴的鴨子讓他飛了”

農民種地不就為了有個收成,用傳統的方式收割費時費力,人還非常辛苦勞累。對於農村種地的老人來說,很多都已經吃不消了。現在很多農村都採用機械化收割甚至機械化種植,這樣省時省力,農村老人沒有把自己的人力成本算進去,“在家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種些地”。小麥熟了,農村老人自己幹不動了,當然選用機械收割,省時省力。


在農村老人眼裡,我們就是免費的勞動力,除去農資成本和機械收割等成本,就是賺到的錢。不管多少,種下去了就要收割除非絕收。


昕瑞生態

作為一枚返鄉新農人,家裡也種著10多畝農田。現如今,隨著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村就業機會大大改善增加的背景下。種地已經漸漸成為農民的“副業”,打工上班漸漸成為農民的主要工作及收入來源了!像我們這邊,村裡大部分農民除了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大部分中老年及留守婦女大多會選擇去鎮上或縣城上班打工。而對於家裡的田地,除了中老年仍在種植外,年輕的大多選擇流轉出去了!

一、雖然不掙錢,但種地在大多數老農民心中仍是重心!

像我們家的10多畝地,仍是由父母在種地,自己卻基本以上班為主,並不經常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像打藥、澆地等,都是父母打理而已,一般自己不會耽擱上班時間。只有在夏收或秋收時節才會在家幫忙,也不過兩三天而已。

隨著機械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現在父母在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天數也並不多,就是在打藥和澆地時比較佔用時間,像播種、收割等都是機械化運作,基本一天左右而已就搞定。因此,現在父母一年的主要時間也是去鎮上打工為主,收入也是以打工為主要來源。

即便如此,種地不掙錢,在種地方面,父母還是會很關心。像澆地方面,一些不願種地的新一代農民因怕浪費功夫上班掙錢,就會只給農作物只澆一遍水,而像我的父母一輩,則會關心農作物的漲勢,並會澆幾遍水。

另外,像家裡收的小麥和玉米,一般不會立馬全賣掉,即便明知這樣會耽擱上班掙錢的功夫,也還是會收回家裡或自己包玉米,等糧食漲價後再賣。這可能就是老一輩農民已經養成的土地情結吧!

二、老農民技能方面比較低,上班掙錢並不多,種地仍是一大收入來源!

雖然種地不大掙錢了,但由於父輩的老農民大多文化並不高,所從事的職業並不多,大多是體力勞動為主。但對於中老年的農民來說,已經老去,體力不支,太多的體力勞動已經很難長期維持。再加上鄉鎮上打工給的薪資並不高,所以說,種地獲得的收益仍佔他們一年收入的很大部分!

像我的父母在鎮上也不過一天七八十元,一年也沒有多少收入,而種地10畝的話,一年也有一萬以上的收入。

三、對於農村人來說,土地仍是命根子!

即使不怎麼掙錢,但手裡有土地也會感覺很踏實!再加上現如今土地確權的全面落實,以後土地方面的收益會有很大的增加空間。農民也很期待未來再靠土地獲得高收益的機會。


龍百曉生

我給你算算每畝地投入,犁地30,化肥130,種子60,種地20,農藥三次60,收割50(今年倒麥100),每畝成本大概350,這還不記自己投入的人工,如果記入工時每天每人100。如果遇見乾旱需要澆水,一次算20油電費每畝。小麥畝產豐收時有1000斤,一般都是800斤左右,價格今年國家保護價1.12元(一品級的),正常年份一畝地能賣800元,每畝能賺34百,今年產量都在67百斤,出芽沒發黴的5毛一斤,出芽發黴的3毛一斤,一畝地收成23百元,每畝倒賠一二百。農民賠錢也要收割,那是溶在血裡的感情,半年的精心呵護後的收穫,收穫懂嗎!


豹哥211652616

田裡的麥子,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你以為只是普通的糧食嗎?根本不是。因為那是農民的生存根本。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糧食對農民來說,是根本。當然現在經濟越來越好,很難再有古代那種,今年收成不好,全家都得喝西北風的情況。

我們就以經濟實惠的角度考慮,明明知道會虧錢,為什麼還要收。一方面,你要知道,很多人是選擇不請收割機的,而是選擇自己動手,拿著一把鐮刀,一瓶水,兩個饅頭,就可以幹一整天,所以這種情況是沒有虧不虧的。

還有,假使是請的收割機,但是算下來,還是虧。這種情況還是要收的。因為你不能讓這塊低空著吧,它就像聚寶盆,源源不斷的給農民提供生活保障。到前提是,你得先放一塊寶進去。如果麥子你不收了,讓它爛在地裡,那你要不要趁著換季的時候,種下水稻?或者其他種植物?你不能讓這塊低廢棄掉吧


楊叔

春華秋實,顆粒入倉這種傳統思想還在很多人腦海裡。春天播種,秋天收貨,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不管怎樣只要時令一到,都會自覺的去播種,這也成為一種盼頭,一種希望。秋天到了,收貨的季節到了,雖然知道虧本,但還是要把播種下的東西收回來,這是一種收貨的喜悅,也是一種生活習慣。再者在他們的眼中,種自己的地自己的體力勞動是不計成本的,多累都是應該的。金錢上的虧本也可以從自己的雙手上節約回來一些。還有就是一種節約的生活美德,不浪費,不造作,隨時虧本了,但把累累的果實丟在田地裡,這不是一般農民能做出來的


路評

這個有什麼好奇怪的,難道你用電飯煲煮了一過米飯成了夾生不能吃了,你不會是連電飯煲都扔了吧,大不了把米飯倒掉在煮一鍋,最多1斤米的損失,一個電飯煲相對一斤大米電飯煲明顯值錢多了,壞掉的小麥就是那一斤大米,土地就是電飯煲,可以循環利用,夾生米飯不到掉怎麼用下次,壞掉的小麥不清除了,怎麼種植秋季作物,顆粒歸倉的因素也有點,畢竟半年的辛勞都在那裡面,收回來點就少損失點,農民不易,請善待老農民,多一點關心,少一點歧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