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過去一週,關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人們一定知道,一幅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以3500萬美元出售,震驚藝術界。它是荷裔美籍畫家威廉·德·庫寧的《無題XII》。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威廉·德·庫寧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無題XII(3500萬美元售出)

社會媒體對這幅作品高價出售的報道極少,即使報道,也以“為什麼你看不懂這張抽象畫?”為題。總結庫寧一生畫作,難用世俗審美歸類的抽象表現主義,作者最後用了最實在的拍賣金額一一標註。

事實上,這並非是德·庫寧最賣座的一幅畫。2016年,《無題XXV》在佳士得拍出了6632萬美元的價格,創下個人作品最高拍賣紀錄。《無題》系列,少有價低成交,可查的紀錄中,均是千萬美元。無可爭議。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無題XXV(6632萬美元售出)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無題I(1700萬美元售出)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無題8(3208.5萬美元售出)

畫家德·庫寧,早年也從事與裝飾、設計有關的工作。他1904年生於荷蘭鹿特丹市,從14歲起,就在商業美術和裝飾公司打工,1924年遊覽比利時,曾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學習畫畫,1926年移民美國新澤西州,做了一名油漆工。

1927年,他在紐約結識了終生摯友戈爾基,兩人互相影響,專注藝術,改變早期寫實手法,嘗試用畢加索和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作人物畫。

上世紀70年代,威廉·德·庫寧已經被許多藝術家和評論家,公認為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他和摯友的超現實和表現主義風格,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審美,成為影響至今的抽象表現風格的靈魂人物。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交換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抽象

儘管,世俗審美更容易接受具象的藝術,人們對於德·庫寧的瞭解,大多來自高價出售的新聞消息。但在設計界,德·庫寧卻一直影響深遠。甚至有設計師認為,“每個設計師心中,都住著一個威廉·德·庫寧”。

在他看來,設計師對德·庫寧的理解和利用,甚至是無意識的,因為他代表著體驗、表達和實現自由的過程,沒有條條框框,就是十分放心地、信任地,將生活交給藝術。

這樣的藝術境界,在存在既定角色的設計界,簡直就是烏托邦。藝術世界裡的“矛盾和躁動”,在需要合作和共識的前提下,必定不會演變成極端繪畫或者雕塑,不過設計師總有辦法,在他的設計中,在空間的一面牆上,放置心中的那麼一點點“威廉·德·庫寧”。

這時候的“威廉·德·庫寧”,甚至是摒棄強烈風格化的,跳脫的,不同於整體設計風格的。奇怪的是,放置於整個空間範圍去觀看,懸掛畫作的這面牆,卻往往又是和諧的。它讓空間,達到了一種平衡。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德·庫寧創意氾濫的一生中,每個作品背後,都是一個宇宙。而設計師放置在空間之內的“德·庫寧”,似乎也是一個通向宇宙的窗口,由此表達自由,由此與自然、生命相關聯。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不同在於,幸運設計師的“德·庫寧”,是被認可、喜歡和有共鳴的,而不幸運的,則被嫌以雞肋,是不被理解的。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抗拒陳腐、防治刻板、捕捉住活生生但即將轉瞬即逝的事物,獨立藝術家就是這類人。但即便自由如抽象表現藝術家戈爾基,也無法一生執著於藝術的思考和創新,不妥協於流行趨勢,這也讓威廉·德·庫寧更加讓人羨慕。

因為他敢於否認風格理論,指責“風格是一種欺詐”,他什麼也不放過,在一切矛盾的騷動中工作,並且滿不在乎。在他看來,任何一種繪畫或藝術,都是理解生活的工具。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這或許也給了所有欣賞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再看設計師們的設計作品時,我們不妨去找找他們的“威廉·德·庫寧”之牆,這可能是藝術家通過設計師,留給我們的真正的藝術表達。

有了這面牆,設計才能稱為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