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學習」區塊鏈是生產關係的革命嗎?

「區塊鏈學習」區塊鏈是生產關係的革命嗎?

區塊鏈引導生產關係變革

區塊鏈的發展態勢,似乎已經勢不可擋,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國家政府都在關注、熱議、研究。很多人都認為區塊鏈將會是繼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革命之後又一次即將改變世界的偉大創新。

區塊鏈的技術和思想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幾千年以來固定不變的生產關係。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從生產關係的概念談起。生產關係是人類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社會關係。這個關係的概念非常寬泛,大到可以涵蓋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公共活動。人類所有生產、交換、消費無一不是這些關係的組合,乃至家產的歸屬、家庭的分工和家庭收入的分配,依然從屬於這樣的底層規律。

生產關係具體包括三個層次,這裡分別對應區塊鏈展開描述。

第一層是生產者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

所有權很簡單,就是生產資料屬於誰所有,由誰支配,不必多談。那麼生產資料是什麼呢。就是創造產品的原料,包括物質材料和信息資源等,比如農民的土地、農具,工廠裡的化工材料、報社裡的新聞信息、紙張等等都屬於生產資料。在現在的生產關係中,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是由存儲位置確定的,即存儲確定了所有。通俗點說,就是誰有就是誰的,比如我們的錢存儲在銀行裡,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權,一旦需要,銀行完全支配這些資金。而且這個所有權可以被剝奪的,比如人為戰爭,自然災害。一旦發生,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將會蒙受巨大損失而不可挽回。

應用區塊鏈之後:

當生產資料對接映射到區塊鏈上,新型的生產關係一旦形成,生產資料都將代碼化,並分佈式地存貯在每個區塊節點上。由於分佈式存儲的特點,沒有任何單一組織擁有完整的數據,也就不會產生壟斷性的支配者。每個參與的節點在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就達到了身份意義上的人人平等。雖然資產多寡不同,但至少我們在概念上是人人平等的,

第二層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決定了人們在生產關係中的地位和關係。例如公司屬於老闆所有,員工和老闆就屬於僱傭關係。員工作為僱員,在生產關係中就不佔主導地位,只能被動地從屬於老闆安排。這種等級的存在,限制了員工的主觀意願,也限制了生產力的解放。

應用區塊鏈之後:

在區塊鏈上,由於每個節點都是平等的,沒有森嚴的等級存在。大家基於一定的共識機制在區塊鏈上生產、交易。無論現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還是股權證明機制都基於一種平等競爭的理念。每個人都只需充分發揮個人的勞動力,就可以獲得獎勵收益,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積極地實現自身的價值。

第三層是產品的分配形式。現實生活中,農田、工廠、公司生產出來的糧食、工業產品、社會服務等產品通過交易手段分派到需求者手中,而且產生的收益則歸農民、老闆所有。在這一過程中,產品收益的分配依然取決於對產品所有權的多寡。毫無疑問,作為老闆的農場主、工廠主獲得了幾乎所有的產品收益。而僱員並不參與產品交易,也不從中獲取收益,而依賴老闆支付的勞動報酬。這裡的老闆作為交易的主體中介,攫取了大多數利益。

應用區塊鏈之後:

在區塊鏈中,勞動成果完全屬於勞動者所有。區塊鏈世界中的每個節點都擁有獨立的數字賬戶,節點之間的每個交易行為都依賴智能合約的方式自動運行。點對點的交易形式,從分配上做到了去中介化,分配權被公認的代碼取代,分配變得更為公平。

結論,在區塊鏈技術下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係,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去中心化的存在,使生產者、消費者和投資者這三種身份逐漸融為一體,生產關係中的依附關係和階級關係將不復存在,在產品分配關係中,生產者依賴智能合約的形式來完成產品分配,獲得收益。

當然,這些分析都只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思想的遙遠展望,現代的生產過程是否真的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依然是個未知數,區塊鏈技術現在仍處於起始階段,未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