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存款理財比較好?

魏三刀的

誠邀。理財的話要秉承一句哲理:

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把資產如下分配:

1、餘額寶,貨幣型理財基金,大家都很熟悉,利率相對於銀行活期或者1年期來說是很高的,而且安全性也很高,現在一般在4%左右浮動。是個不錯的選擇。1萬元每月收益約為10000*4.18%/12=34.8元;



2、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推薦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高風險高收益,但是對於保守型的朋友來說不要把太多的錢投進去,因為風險性確實是有的,個人比較推薦基金定投,可以平攤風險。



3、P2P,它的高收益也吸引著很多人,但是風險性更大,個人的話現在推薦投大一點的平臺,信息披露比較透明的平臺,避免壞賬。

4、保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被大家所重視,保險對於人身保障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


貓耳朵309

看題主說了,如何存款理財比較好,這是2個部分,那我來分開說下好了。

先說下存款,存款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生活質量提高,那麼如何讓存款越來越多呢?說明你已經有存錢的意識了。

1、學會節流

這是理財的第一步,因為收入來源是死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2、做好開源

有了餘錢,就要合理的運用,使之保值和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

理財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個人的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的結構

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自己參考。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

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會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的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肯定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記住:你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以賺錢為目的的活動那叫投資!

那麼我們在說說理財,在理財前

最好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情況,評估清楚自己的偏好和能承擔的風險大小。一般來說,你願意承擔的風險越大,活得回報的均值就越高,但是方差也更大,也就是說平均來講,風險越高獲得更高回報的幾率更大,但同時賠本或收益差的概率也更大。那麼該如何投資呢?

1.減少儲蓄

很多人會選擇把錢放到銀行,畢竟是最穩妥又能增長財富的做法。

之前有篇報道是44年前廈門一女子存了1200元到銀行,在那個年代算是一筆鉅款了,按工資算,這個價格差不多今天34萬元;按房價算,差不多今天的30萬元左右。但是2017年該女子把錢取出來,加上利息,一共2684.04元,44年只增長了一倍的儲蓄率,你還打算把錢全部放銀行嗎?

減少儲蓄是防止財富被稀釋。這麼微乎其微的收益可以說根本算不上投資,只是把錢放到了穩妥的地方。

2.投資房產

目前,投資房產仍舊是最有效的做法。漲可變現賣錢,跌可家居自用。

不管將來房子的價格如何變化,房產都會成為抵禦通貨膨脹不錯的工具。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平均價格是一直在上漲,在最近幾十年裡,比通貨膨脹率增長要快得多。投資房產大多數人都是看漲不看跌。當然,炒房是國家堅決不允許的,但是作為中、高產階級的主要投資項目,是可行的。

3.其他投資項目

其他的投資項目也是挺多,可以選擇可控風險的進行投資,比如

穩健性的:儲蓄,P2P,黃金白銀,國債等,這些都是比較穩健性的,畢竟容易操作,風險和收益也較低。

較高風險的投資主要是股票,外匯,虛擬貨幣,基金等。這些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較多的操作。

一句話,無論投資大小,總比你放著貶值好。


融易搜

我是冬瓜兒說,從2015年開始接觸理財。

在此之前,我和老公花錢都是比較隨意的,只要手頭有錢,想吃啥就吃啥,想買點啥就買點啥,沒什麼存款,也不懂理財。

但是自從買了房(首付都是借的),發現再這樣大手大腳真是不行,同事建議先記賬再存錢理財。


第一步開始記賬。起先是用電腦excel一條條記錄,後來聽說有記賬軟件,就下載了隨手記APP,用軟件記賬方便多了,不僅每一條消費都能分類做記錄,還可以進行分類查詢,比如說可以查詢到每個月的衣食住行分別花了多少錢,可以分析有哪些消費屬於不必要的,或者可有可無的,下次就可以提醒自己不再亂花了。

第二步強制儲蓄。每個月發工資之後,強制自己存下一定數額,剩餘的用來開支,也就是支出=收入-儲蓄,只有先強制儲蓄,在餘下的有限的資金內計劃消費,才能真正有存款。

第三步學習理財。所謂理財並不是要有大筆資金才可以,就算每個月強制儲蓄的錢不多,也可以進行理財。當然,理財肯定要追求收益,但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因為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我們理財保證本金不損失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我在每個月強制儲蓄後,基本分散來進行理財,一部分放餘額寶(其實是一種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4%左右;一部分投資股票基金,收益率不一定,有時高有時低,也有虧損的,但長時間來看,還是賺了;還有一部分投資p2p,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因為投資額度小收益也比前面兩種高,還可以薅羊毛(新手期或者活動期間除了獲取正常收益外,還可以獲得抵用券現金券之類的),積少成多也能有一筆不小收入呢!經過幾年的嘗試投資,現在固定投資的p2p平臺,年化收益率在7-13%,還是不錯的。



最後強調: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警慎!


冬瓜兒說

作為一名銀行職員,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我的存款與理財的經驗與相關知識。

如果您有充足的資金,那麼您可以有多樣的選擇。秉持著“所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理念,您可以這樣分配您的資金:

  1. 在流出足夠的流動資金的基礎上,將剩餘資金的20%存成安全性最高的定期存款。
  2. 將50%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銀行理財的利率較高,可達5.5%,同時相比P2P,其風險還是要低一些的。
  3. 將30%投入經國家審核的大的P2P平臺,目前P2P平臺的利率可達到10%左右。

如果您的自己不是非常充足,那麼建議您分配40%的資金存普通存款,60%的資金購買銀行理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



歡迎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討論銀行裡的小知識,與您一起享受財富增值。


財經廣播

原先看過一個節目 ,一男生犯錯為了懲罰自己就犯一個錯存100塊錢,直到犯了很多錯之後~~~很感謝當初犯錯的自己啊😄,這個就不算理財了,但也存住錢了不是!

正經理財啊,應該要自律,其次一定要了解風險,無論哪個險種,都要謹慎,風險大回報大,風險小自然就不掙錢了,像別人炒股啊,倒貨啊,投資啊啥的咱玩不了了,要是時間短成本能回來只掙差價就好了,反正,要謹慎,謹慎,謹慎,畢竟毛爺爺來之不易,要對得起自己的辛苦!


敏子故事

這個筆者有過專門的文章介紹方法,題主可以去閱讀一下,談不上多高明,給讀者們拋磚引玉吧!


方法一:貨幣基金。但不推薦餘額寶,餘額寶具備支付功能,很多人管不住手。找個年化利率高一些的貨基。既有流動性,還能儲蓄多好,自動化的零存整取。

方法二:銀行定存。不要活期,活期不如貨基。目的是攢錢,為了未來做保障!存的法子筆者的文章中有,題主可以借鑑!

方法三:現在各大指數位置不高,題主可以定投等牛市來啦指數漲起來了再贖回。這個法子是理財+投資,兩步並一步。對於理財小白來講,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投資和理財不是一回事,筆者有文章談過,希望各位去賞閱!


漫談隨筆

怎麼理財,要先看你有多少本錢。理財一定要分散開,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銀行定期理財可以有,基金,股票也可以嘗試,但是不建議。這些風險有點高,我是不敢再碰他們了。現在互聯網理財可以,利息在9%--12%,關注私信多溝通理財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