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覆無常的貿易策略會不會有損他的國家信譽?

川粵世紀

本以為貿易戰已平息,未料到美方突然“翻臉”,令國人錯愕不已。

  對於美方的“出爾反爾”,環球時報在社評中如此評價:美方想重新開打貿易戰?顯然不是。應該是經過白宮的內鬥,強硬派觀點佔了上風,為得到更多好處,又拋出新的要價籌碼,進一步向中國揮舞大棒施壓。

  這裡有一篇來自週二外媒的報道佐證

  “中美已就解決中興通訊的爭議達成大致框架方案,內容包括美國政府解除美國企業不得向中興出售產品禁令,作為交換條件,中興必須大規模調整管理層和董事會,接受鉅額罰款。特朗普同日表示,他預期中興可能被罰款最高達13億美元。

  美國國會對此一片譁然,議員們群起攻之,27名跨黨派議員動員起來聯署,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更重話痛批特朗普倘若輕饒中興,就是向中國“投降”。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也迅速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修正案,限制特朗普放鬆對中興的制裁。”

  對此,環球時報稱,與這樣的政府舉行談判,唯一要做的就是堅守底線,決不退讓。

  儘管我們不願見到,但貿易戰衝突似乎已無可避免。5月30日上午,我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官網發佈了一則預警信息——《美國企業對耳機聽筒及其組件提起337調查申請》,多家中國公司被列為被告。

  文中提及:2018年5月24日,美國Bose Corporation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耳機聽筒及其組件(Certain Earpiece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深圳Misodiko公司、Phonete公司和TomRich公司為列名被告

  當然,更多“重頭大戲”在後頭。正如環球時報在社評中寫到:可以肯定地說,如果美國6月15日出臺對500億美元包括科技產品在內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方案,意味著之前達成的什麼協議都將失效,中國必將對等反擊,中美從此進入全面貿易戰模式。

  而新華社也發表時評撂下“狠話”:“中方的態度一如既往: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爾欲戰,我奉陪。”


投資界

特朗普一次次反覆無常、出爾反爾的貿易策略必將會使到他的國家信譽收損,這是毋需置疑的。

前天夜裡,他宣佈將繼續對從中國進口的價值500億美元的“重大工業技術產品”徵收25%的制裁性關稅。



這是一種典型的翻臉如翻書的做法,讓世界各國人民大跌眼鏡,須知道幾天前,中美雙方才剛達成了貿易戰“停戰協議”。

彭博社以及美國知名網絡時政雜誌“POLITICO”則在努力給特朗普的變卦“降調”,聲稱他並不是又和中國“翻臉”了,只不過是在談判前想“做做樣子”,好顯得自己在談判中很“強硬”,而不是已經“軟”下去了。



個人認為這種想法有點勉強,這次不管特朗普是否是為了面子而這樣做,還是真的就想翻臉不認帳,他的這種做法放在國家層面都是不適宜的。

要知道外交無小事,何況身為一個國家的總統做事更不能如此草率,這影響會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說,目前特朗普的這種反覆正不定、出爾反爾的貿易策略正在給全球經濟帶來禍害,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相信最終會反過來傷害到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


大海朝曦

說了話經常不算數,反覆無常的,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叫“拉抽屜”。

一般有社會地位的人,都不齒於“拉抽屜”。不過,特朗普顯然是個例外,雖然貴為大國總統,他似乎仍對“拉抽屜”這個遊戲情有獨鍾:

各種“退群”也就不說了,畢竟不是他本人親自“入群”的;

如今,和80後的新加坡之約,以及有幾個反覆了;


特朗普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要實現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


問題是,特朗普靠什麼,讓美國再次偉大?到底是靠“契約精神”,還是“棄約精神”?


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 張三家的桃子長得很好,李四很喜歡,就跟張三說,桃子正常5塊錢一斤,如果你賣給我4塊錢一斤,你家的桃子我全包了,張三就同意了。結果,等到桃子成熟的時候,發現今年桃子大豐收,市場上才3塊5一斤。

契約精神: 李四還是按照約定4塊錢1斤的價格,買下張三的全部桃子;

棄約精神:李四找了一大堆藉口不認賬了,堅決不買張三的桃子。張三剛表現出一定的不滿,李四仗著塊頭大,要打人。


肯定會有人支持特朗普,說:好漢不吃眼前虧,憑什麼讓我做冤大頭?



在這個問題上,看看美國人怎麼說的,CNN認為: 特朗普忽上忽下反覆無常的對華戰略,只會惹火燒身。


這不奇怪,棄約精神,只能短期讓美國更有利,但不會長期讓美國更偉大;

真正能讓美國長期獲利的,只能是契約精神。



洋楊大觀

毋庸置疑,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肯定會損害美國的國家信譽。不僅如此,還會影響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和主導力。

從多邊領域看,美國的做法正在損害二戰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引發國際生亂的可能性顯著增加。例如,特朗普政府依據“301調查”結果發起關稅措施,明顯違背WTO爭端解決機制安排;以國家安全為由,發起232調查,更打破了WTO成員國不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貿易措施的默契;屢次阻止WTO爭端解決機制大法官的任命,導致WTO處理貿易爭端能力顯著下降,美國變得有機可乘。

凡此種種,特朗普貿易保護政策,正在損人利己,正在透支美國國際聲譽。曾經號稱世界最開放的國家,正在實行最嚴格、最無恥的貿易保護主義,讓亂國際產業鏈佈局,全球分工格局,拖累經濟全球化進程。

從雙邊看,美國出爾反爾的做法不僅損害信譽,還可能引火燒身。

例如,在歐盟徵收鋼鐵和鋁關稅問題上。特朗普前前後後折騰了2個多月,一會豁免,一會威脅,一會掄起關稅大棒。就在剛剛,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佈對自歐盟的進口鋼鋁加徵關稅,不再對其進行豁免。

在北美自由貿易談判問題上,特朗普一會談判施壓,一會掄起232關稅大棒針對加、墨汽車產品、一會又揚言退出協定。

不必多舉例,美國如此反覆做法,已經傷透了盟友的心。買賣不成仁義在。就這麼瞎折騰,特朗普就不怕群起而攻之?美國或在被孤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且,一旦貿易伙伴放棄幻想,採取關稅反制措施應對美國,那麼美國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學者也開始擔心所謂的貿易“回火效應”傷及美國經濟自身。


經韜

中國有句古語:“人無信不立”。這種反覆無常放在中國人眼裡,三歲小兒都知道——耍賴,沒人跟你玩。但放在世界人眼裡,那可就未必了!“弱肉強食”、“唯利是圖”、“翻臉不認帳”——美國主導的價值觀,長期影響著世界,甚至成為某些跟班小國學習、效仿的榜樣。所以在國際外交,不能只按國人思維,“該出手時,就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