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鵝口瘡吃什麼藥才能好了?

若人生只如初見meng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於新生兒和嬰幼兒。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乾淨,很容易使得鵝口瘡反覆感染髮作。鵝口瘡也見於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菌素的孩子。

1、用2%-3%蘇打水(碳酸氫鈉啦)溶液清洗口腔,弱鹼性環境不利於黴菌生長。

2、塗擦冰硼油(散)或硼砂甘油,硼砂對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3、用制黴菌素甘油塗口腔,也可用1片制黴素(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患處,制黴菌素外用可抑制真菌生長,使用後療效往往較明顯。

4、也取蜂蜜20ml,生薑汁10ml,混合均勻後塗在患處。

5、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逸仙藥師

鵝口瘡相對來說比較好治,不過有時發病較反覆,會讓家長認為是一直沒治好。鵝口瘡的發病和免疫功能,營養物質攝入有關,小孩的體質較弱,因此應多按摩,輔助運動,增加抵抗力。

克黴唑(250毫克每片),把一片藥捻碎分成三份,分別於早中晚,餵奶前一個小時,把捻碎的藥面放在一張乾淨的白紙上,輕輕倒到寶寶的嘴中;

用棉籤蘸1%龍膽紫塗在口腔中,每天1~2次;

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


憂鬱時鐘


孩子起鵝口瘡吃什麼藥才能好?

最好的辦法是採用內外兼治法……😄


其(外因)主要是口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所致,臨床表現為:滿口及舌上鋪布白屑為特徵,有似鵝之口,故稱鵝口瘡。(內因)中醫認為:是由心脾積熱所致。

治則:宜清熱解毒。之治,調理。

可採用內外兼治法:

內服:金銀花、板蘭根各10~15克,冰糖適量。煮水飲,日3~5次。由於考慮小朋友不宜有黃連這等大苦之藥,故改用此方劑為清熱解毒而代之。

外用:青黛、人中白各等份,研細末,撒於患處即可。日3次。青黛,有清熱解毒,涼血殺菌之功;人中白,有降火、消瘀之效。

採用內外兼治法,使藥效更得以神速,直達病灶(病變部位),故能藥到病除,鵝口瘡即愈。


平民中醫

鵝口瘡簡介

鵝口瘡是新生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尤其是出生一週以後的早產兒。俗稱白口糊,中醫叫雪口症。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屬於真菌的一種,也稱黴菌。一般認為是由於新生兒免疫機能低下,如虛弱,營養不良,腹瀉,或因感染而長期應用各種抗生素或激素如強的松等所造成的。  鵝口瘡(雪口病)是最常見的口咽黏膜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來,由於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內臟、皮膚、粘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發生率也相應增高。


1、用2%蘇打水溶液少許清洗口腔後,每天 1一2次。  

2、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於10毫升冷開水中,然後塗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鵝口瘡即可好轉或痊癒,

3、用朱氏青梅散凝膠塗抹小兒舌頭,

建議使用第三種方法,簡單,有效,針對性強,不傷害口腔黏膜和腸道,鵝口瘡主要根源是腸道菌群失衡,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能更好的吸收到,一般1-2天鵝口瘡就消失了,適當再鞏固3-4天,治癒率很高,不易反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