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隨著科爾死亡五小的出現,聯盟又一次出現了另類的打球風格,其他球隊也紛紛效仿,眼花繚亂的快攻,賞心悅目的配合,精準無解的三分,都在宣告小球時代的來臨。

火箭、勇士都重點限制彼此的攻防轉換,快速退守和無限換防將原本屬於現代小球的快節奏進攻轉化為古典慢節奏陣地戰絞殺:每一回合都幾乎打滿24秒,雙方都在針對彼此的防守短板尋找最佳的錯位單挑機會,進攻端實際上成為了單挑手終結效率和射手群質量的終極比拼——此役,燈泡合計40投11中砍下39分,火箭三分球43投13中;阿杜22投8中貢獻29分,勇士三分球26投10中。

這輪系列賽行至天王山之戰,休斯敦火箭與金州勇士所有紛繁複雜的技戰術套路被高強度無限換防拆解為攻防兩端以單挑搏命:拼防守、拼對抗、拼侵略性,磨牙吮血,稍有一絲退卻,就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經過四場交鋒,雙方對彼此的套路都心知肚明:哈登利用勇士無限換防錯位追打魯尼,魯尼封哈登左路迫使其右手持球突破;伊戈達拉缺陣的持續影響猶在,火箭追打“魯尼版死亡五小”退守立足未穩,卡佩拉連續順下吃餅。

勇士開局刻意減少阿杜1對1單打,主打追夢高位策應,兩翼無球反跑空切,火箭重點密接無球人防接球,勇士3次傳球失誤;推攻守轉換,阿杜身先士卒——首個暫停之際,火箭率先10-8領先,勇士失誤3次,火箭三分6中0。

輪換時段,德安東尼派出塔克+阿里扎+傑拉德-格林+戈登+哈登,科爾使用追夢+貝爾+杜蘭特+克萊+庫裡。

火箭以傑拉德-格林底角搶三分出手,輔以阿里扎反擊殺傷;勇士進攻端以阿杜單挑阿里扎全盤接管。

首節戰罷,火箭23-17領先勇士6分。火箭投籃命中率為33.3%,三分球14中3。勇士投籃命中率為40.0%,三分球6中1。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次節初段,科爾派出大衛西+追夢+克萊+庫裡+利文斯頓,德安東尼換上卡佩拉+塔克+戈登+哈登+保羅。

勇士以庫裡為進攻軸心,主打庫裡發起高位擋拆,借無球掩護反跑底角三分終結亦或錯位追打卡佩拉;火箭以保羅控節奏主導突破分球聯動射手群,輔以哈登、戈登單打庫裡、大衛西——火箭一度35-26領先勇士9分。

科爾暫停調整,換上“魯尼版死亡五小”,改以阿杜為戰術核心,以單打聯動魯尼二次策應,水花空切接球終結——勇士以單打為誘餌將阿杜、魯尼、水花連為一體,魯尼扮演了重要的中轉策應角色。

火箭堅持以哈登單挑攻堅,保羅主控主導突破分球,但燈泡半場合計20投4中,火箭全隊身背12次犯規,勇士以罰球殺傷撕咬抹平分差。

半場結束,雙方戰至45-45平。火箭投籃命中率為35.6%,三分球24中6;勇士投籃命中率為43.2%,三分球11中4。勇士失誤8次,火箭失誤6次。杜庫合砍29分,燈泡20投4中。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下半場,火箭主打保羅高位錯位單挑,連飆三記三分;哈登主導突破分球連線外圍空位的戈登、阿里扎。勇士追打火箭退守立足未穩,以追夢/貝爾高位策應,聯動兩翼無球反跑的水花空位終結。

勇士改打庫裡+克萊擋拆,庫裡借單擋突破攻筐、克萊拆出三分終結;火箭以哈登、戈登單挑突破殺傷禁區僵持,雙方戰至66-66平。

輪換時段,科爾先以阿杜單獨帶二陣,單打接管;後以庫裡帶隊與大衛西/追夢主導擋拆進攻,庫裡借單擋搶三分亦或持球突破攻筐。火箭主打保羅單挑,輔以突分連線傑拉德-格林搶三分;後以哈登單挑突破殺傷僵持。

終場前6分34秒,雙方皆以“死亡五小”決勝,火箭86-82領先勇士4分。

火箭主打擋拆進攻,燈泡利用勇士無限換防追打魯尼、庫裡;勇士以阿杜單挑主導突破分球,全隊分享球找空位三分終結,庫克遺憾錯失巨大空位三分。

埃裡克-戈登最後的罰球殺死了比賽的懸念,休斯敦火箭以磨牙吮血之勢攻下天王山。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德安東尼依舊七人短輪換,他始終堅信:“更少的輪換意味著更高的默契、更少的失誤”,火箭全隊失誤12次;科爾實際上以九人充實輪換,但首發五虎除魯尼之外皆出戰40分鐘以上,勇士全隊失誤18次,包括追夢葬送翻盤懸念的致命失誤——體能是系列賽保證對抗強度的生命線。

金州勇士最大的困擾出現在進攻端:在火箭小陣容無限換防瘋狂施壓之下,勇士整體進攻被拆解為一打一,阿杜單打成為了勇士進攻端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此役阿杜22投8中、0次助攻,火箭的防守壓力迫使勇士的單打與團隊進攻陷入了矛盾。

兩年前的西部決賽,金州勇士被俄克拉荷馬雷霆驚人的單挑天賦逼上了絕境,何以逆轉翻盤?團隊永遠是個體最大的依靠。

讓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五小,在火箭面前磨牙吮血的陣地戰單挑絞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