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行業概況及趨勢

一、蛋雞行業概況

雞蛋是飼養蛋雞的主要收入來源。跟肉用雞不同,人們飼養蛋雞的主要課題是提高雞蛋質量和保持或提高產蛋量,而並非提高雞肉品質。蛋雞產業鏈可以分為蛋雞飼料生產、祖代蛋種雞養殖、父母代蛋種雞養殖、蛋雞孵化、蛋雞養殖、雞蛋流通、蛋品加工等環節。因此曾祖代、祖代種雞是行業源頭,而父母代種雞是蛋雞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商品代蛋雞養殖與商品蛋生產則屬於整個產業鏈的中間環節。

雞蛋行業概況及趨勢

1、我國蛋雞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蛋雞行業的發展已有四十餘年,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也就是傳統的農戶散養模式。第二個階段是 20 世紀 80年代初的時候,政府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穩定市場供應,當時提出了“菜籃子工程”,即主要針對蛋雞的飼養和豬的生產等項目上給予了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並且在大中城市的郊區建立起了規模化的蛋雞養殖場,規模從幾萬只至幾十萬只不等。至此,專業化、適度規模化的大中型養雞場生產模式逐漸成型了。第三個階段是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隨著農村聯產承包制的大力實施,糧食的產量大幅度提高了,農村剩餘勞動力也不斷增加。於是,在國營蛋雞場的示範和帶動下,農村出現了大量小規模的養雞專業戶,有些地方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了養雞專業村,並且逐漸形成了連片的蛋雞生產基地,成為中國蛋雞養殖的主力軍,也就形成了“公司+農戶”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第四個階段是大型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基地模式。進入 21 世紀以來,國內的蛋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2、我國祖代蛋種雞、父母代蛋種雞及商品代蛋雞情況

蛋雞產業鏈可以分為蛋雞飼料生產、祖代蛋種雞養殖、父母代蛋種雞養殖、蛋雞孵化、蛋雞養殖、雞蛋流通、蛋品加工等環節。因此曾祖代、祖代種雞是行業源頭,而父母代種雞是蛋雞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商品代蛋雞養殖與商品蛋生產則屬於整個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在蛋雞養殖環節中,行業集中度隨蛋雞代次遞延呈現逐級下降趨勢,而市場需求量則呈現逐級放大趨勢。即祖代蛋種雞養殖集中度高於父母代蛋種雞,父母代蛋種雞養殖集中度高於商品代蛋雞;父母代蛋種雞苗市場需求大於祖代蛋種雞苗,商品代蛋雞苗市場需求大於父母代蛋種雞苗。

二、我國雞蛋消費現狀

雞蛋是一種價廉物美的動物性蛋白食品,由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和高吸收率、高轉化率等特點,雞蛋已成為世界各地居民普遍接受的優質動物蛋白質來源,也是最經濟的動物蛋白質來源之一,是城鄉居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我國居民的雞蛋消費主要以鮮蛋消費為主。中國的雞蛋消費按照消費途徑分類可以分為家庭消費(居民食用蛋)、戶外消費(餐飲行業和機關、企業、學校等機構消費蛋)以及工業消費(深加工蛋等),其中以家庭消費為主。

雞蛋行業概況及趨勢

雞蛋屬於生鮮品且保質期較短,雞蛋生產出來後基本都用於食用。鑑於目前暫無較為權威的我國雞蛋消費總量的數據,故採用雞蛋總產量/總人口即人均雞蛋佔有量替代人均雞蛋消費量。以 2013 年度我國雞蛋產量和人口比例計算,人均雞蛋佔有量約為 17.75kg。2013年度世界人均雞蛋佔有量為 9.51kg,美國、日本以及歐盟的人均雞蛋佔有量分別約為 18.29kg、19.86kg 和 13.88kg,這意味著我國人均雞蛋佔有量已經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並且達到發達國家人均水平。

三、行業發展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雞蛋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1、推進蛋雞養殖產業的現代化轉型和行業整合是必然趨勢

多年來我國蛋雞養殖和鮮蛋消費總量規模已處於世界第一,但整個行業仍處於“大而不強”的尷尬地位。小規模無序、非標準化的“農戶散養”、“小規模家庭飼養”的養殖模式不僅制約著整個行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容易滋生區域家禽疾病難以防控的“生態”連續性傳染鏈。

未來幾年,受國家各項政策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不斷加強,整個蛋雞養殖行業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的要求加快,行業將積極推動實現“品種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模化、防疫制度化、糞汙無害化”的現代畜牧業標準。同時,通過產業整合、聯合與兼併,優化產業格局,大大提高了集約化、規模化水平,引領蛋雞養殖業向現代化、標準化快速轉型升級。

2、蛋品深加工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種類逐漸豐富

我國蛋雞養殖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產業規模逐漸壯大,雞蛋總產量不斷攀升。整體來看,蛋雞產業雖然多次經歷重大疫情的衝擊,但仍繼續快速發展,行業發展有所收穫卻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雞蛋深加工能力不強,相關企業需要培養新的盈利點。

雞蛋行業概況及趨勢

受傳統鮮蛋飲食習慣和滯後蛋品加工技術的影響,我國市場主要以消費蛋類的初級產品——鮮蛋為主。以雞蛋加工製品率為例,世界發達國家雞蛋加工製品率平均達到20%,同時,蛋品的種類繁多,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及其他行業,而我國蛋品的加工製品率僅在6%左右,現在蛋品深加工比例不足2%。因此,蛋雞養殖企業應積極採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蛋品加工技術的研發,提高技術轉化速度,擴大新產品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蛋品附加值。

未來隨著蛋製品深加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經過初級加工或深加工的半成品、再製品、精製品及其他以禽蛋為主要原料的新產品不斷湧現,我國蛋製品消費量將會逐步增加。

3、蛋雞產業結構變化加快

一是蛋雞存欄結構將向適度規模養殖轉變,存欄1萬~5萬隻雞的養雞場和雞蛋產量佔比將迅速提高。存欄1萬隻以下的養雞場將逐步退出蛋雞養殖行業,存欄5萬隻左右的適度規模養雞場將得到快速發展。國家《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的實施,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加大和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雞蛋市場準入制度的逐步實施,將進一步加快小型蛋雞養殖場和專業戶的淘汰速度。二是蛋雞養殖產業化分工是2015年及未來幾年發展較快的時期。目前,不斷湧現的大中型專業化育雛育成場將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大型禽業公司將逐步涉足商品蛋雞場的質量管控、專門化飼料供應、雞蛋回收等領域,形成真正的蛋雞產業鏈經濟,對保障蛋雞產業健康穩步發展和穩定雞蛋市場具有重大的意義。

4、蛋品的品牌化日益明顯

我國蛋雞行業迎來了優質品牌化時代。近十年來,蛋雞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程度快速推進,特別是近年來更加快了行業的整合。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康家庭,他們對雞蛋的關注集中在品質、安全和新鮮三個方面,價格敏感度相對較弱。隨著我國小康家庭數目的持續增長,品牌雞蛋的市場前景更加廣闊。目前我國品牌雞蛋還處於市場導入階段,全國性知名品牌和區域強勢品牌數量較少,消費者對雞蛋品牌的認知度普遍不高,品牌雞蛋生產企業若能夠準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專業的品牌策劃、營銷推廣,搶佔消費者心目中優質雞蛋品牌的位置,就可能成為區域市場乃至全國市場中的強勢品牌,甚至領導品牌。

5、“互聯網+”,蛋雞行業發展新思維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營銷思維,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大勢所趨。2015年6月24日國務院通過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的行動指導意見》,部署了“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相關支持措施,現代農業等11個重點領域鎖定其中。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落實發

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藉助“互聯網+”的春風,互聯網同蛋雞產業結合後帶來新的革命,促進營銷變革和產業升級。

6、雞蛋期貨對行業的影響深遠

我國蛋雞養殖業正處由零散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發展的關鍵期,但市場價格信息的缺少和養殖戶宏觀判斷能力的不足導致雞蛋價格大幅波動,影響行業經營的穩定性。2013年3月,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雞蛋期貨。雞蛋期貨上市以來,在市場穩健運行的保障下,雞蛋期貨市場功能作用日益顯現。雞蛋期貨的推出有利於形成市場集中權威的未來價格併為經營者提供避險工具,有助於穩定生產,推動國內雞蛋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雞蛋期貨的推出對蛋雞行業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雞蛋期現價格相關性增強,行業價格透明度提升,促進現貨企業、期貨公司和信息供應商間新型信息鏈的形成,促進養殖戶價格敏感度和未來現貨價格走勢判斷能力的提升,併為制定養殖計劃提供了依據;二是蛋雞養殖產業避險鏈條初步形成,有助於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與蛋雞行業密切相關的雞蛋與玉米、豆粕均推出了期貨交易,有助於發展規模化、集約化養殖,促進行業結構優化調整,同時提高大型企業參與家禽養殖行業的積極性。

雞蛋行業概況及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