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石窟 南響堂山石窟

南響堂石窟 集中開鑿於南響堂山東側的兩層斷崖上,石窟自上而下,由南向北,共有7座編號窟,其中6座開鑿於北齊,1座開鑿於宋代。

邯鄲石窟 南響堂山石窟

第一窟,又名華嚴洞。

第二窟,又名般若洞,並列於第一窟北,因窟內勒刻有《般若經》的節文故名。洞呈正方形,廣7.6米,深8米,其形制與華嚴洞相同。中心柱正面和兩側佛龕,原有極精美的大型浮雕,內容為阿彌陀淨土變和釋迦說法圖,據中心柱上的題記:“……門統定禪師敬造六十佛”,與水浴寺石窟題於武平五年(574年):“定禪師供養佛”的題記相同,據此,此洞約完成於武平五年之前。左右兩壁造有四佛及其他造像,窟內前壁後的後甬道內刻有《般若經》,字體碩大,筆調流暢,是書法藝術珍品。窟前壁有隋開皇五年(585年)二月十二日,西域于闐僧人造像題記。

第三窟,空洞。

第四窟,又名阿彌陀佛洞。位於第三窟北側,與第五窟和第六窟在一個水平線上的一組石窟。三個洞口上方原有一橫貫三窟的仿木結構窟簷,現已崩塌,巖壁留有瓦隴痕跡。其共同特點是:洞口均有列柱,窟內呈方形,三面寶壇上各雕造一鋪佛像,龕眉所雕天蓋帳幕相似,雕刻技法相同。本窟進深2.35米,廣2.2米,窟頂為平頂,正、左、右三面各有2.5米寶壇,三壁各為五尊像。正壁主尊有菩薩像,三面下正中是三尊阿彌陀佛像。左、右和前壁上部刻有《妙法蓮花經》《觀音菩薩普門品》。該窟遭毀嚴重,三洞中,只有第五號窟保存完好。

第五窟,又名釋迦洞,因供奉釋迦牟尼佛故名。此窟設計別緻,小巧玲瓏,三壁三龕,正面龕本尊釋迦牟尼佛坐於束腰蓮花座上,左壁龕為阿彌陀佛,右為彌勒佛,皆坐於迭澀須彌座上。地面上的十四瓣大蓮花浮雕若浮出水面,而窟頂生動的十瓣式蓮花互相映照。是鼓山石窟中唯一的地面雕刻裝飾。藻井上的蓮花四周有造型優美的十二身飛天,可惜頭部全被砸毀。三面相連的寶壇,正面雕有“十神王像”:如水神王、風神王、山神王、樹神王、火神王等。窟門額雕有雙龍、二根列柱的柱礎,仍可看出是雄獅的遺蹟。洞門框上刻有變形纏枝蓮紋,以及龕眉天帳幕裝飾性雕刻,亦十分精美,刀法圓潤,與北響堂山石窟的釋迦洞相似。

第六窟,又名力士洞。洞廣9米,深10米。正、左、右三壁各有1米高的寶壇,正面本尊坐佛,左右脅侍羅漢像,四有造立像,入口內左右壁造金剛力士,故名力士洞(現力士被毀)。三面寶壇下為後世所刻小龕,尚存十七個,佛頭大部失去。入口拱門上部有隋開皇四年(548年)翊軍順楊郡守□造阿彌陀佛像一軀,觀世音二菩薩之造像銘刻。其下刻有“大周聖歷二年(699年)九月二十日造彌勒佛觀世音造像銘記(像不見)”。

第七窟為千佛洞。因佛背光的四壁,造有千佛而得名。是上層五個窟中保存最好的一個。此窟設計別具匠心,內近方形,三面寶壇上的三個佛龕,各雕有一鋪五身造像。正面龕本尊,亦釋加牟尼,跏趺式坐於高束腰的蓮座之上,頭部已被盜毀,兩側有二弟子,二菩薩。右龕的本尊應是彌勒佛,佛像已被盜,僅剩下佛座,及二弟子、二菩薩。左龕的本尊普阿彌陀佛,善跏式坐於須彌座上,兩赤足蹬於芝蓬之上,蓮莖從一人頭(夜叉)口中“生出”,甚為奇特別緻,其弟子、二菩薩恭立於阿彌陀佛兩側,窟頂藻井之蓮花四周的伎樂天、飛天及洞外欄額的舍利塔和飛天等,雕刻得都精美動人。

附屬建築在南響堂山石窟西部是南響堂寺院,坐北朝南,殿宇建築計有13座,54間,分為三進院落,從南到北依次為天王殿、羅漢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廂房、後三樓。殿堂均為磚木硬山和捲棚頂形式。由於歷經維修,其貌可觀,多為明末清初遺存。

南響堂寺院西南角,有宋代七級磚塔1座。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腰上。響堂山石窟分南、北兩處,相距十五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