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做网赚能月入过万?学会自媒体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人这个物种有时候还真特别有趣,我们普遍对空间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对时间的延展却要弱很多,比如一件事情你往往能够从空间角度去观察和论述它,但是很难从时间上的角度去思考它。做投资的人就知道,做投资无非是在对的时间买入对的时间点卖出,但是很难去判断一个资产在未来的走势,大多数人只能基于当前的行情和舆论做判断,如果你能从时间的维度去思考问题,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一样的大神。

做企业还是投资都是有一样逻辑在里面,一个资产从投资到卖出,一个企业从产品开发到市场拓展,最后盈利都是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自然在不同的时间段也要着重于不同的事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做自媒体经历了那些阶段,在时间这个维度上它会发生那些事情?又有什么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

为什么有人做网赚能月入过万?学会自媒体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1.0:内容永远要用掉我大半精力和时间

自媒体时代我也在思考我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什么?而这个提供的东西就是内容,内容聚集用户和粉丝,用户带来了价值和更多的粉丝。那究竟什么才能算的上好的内容?其实连我自己也在不断的摸索中,但是总归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为你的粉丝带来价值”。

用户关注你定是基于需求本身而言的,不管你分享知识还是心灵鸡汤。只要你满足用户的胃口就能称得上对粉丝有价值的内容。我曾经关注过一个文言文自媒体,我觉得他的文章很优美有古人之风,我常常在下面打赏几块钱表示欣赏,这就是他带给粉丝的价值。很多自媒体人天天发企业的自嗨文章,对用户有什么价值了?

你对用户没有价值,用户就不会为你创造价值。最好的广告是价值的塑造,是用户的认可追捧。

一个好的内容应该要从标题、封面、内容质量、排版多个层面去塑造形象。你的内容是分享一些知识干货还是具有传播属性的搞笑娱乐,都应该思考如何打造出更优质的内容。

其实这一点我自己也是做得不够好,主要是有时候我爱偷懒。我妈说我像猫一样,我问她:是吗?是像猫一样优雅还是像猫一样迷人了?她说:“像猫一样好吃懒做”。。。。。

为什么有人做网赚能月入过万?学会自媒体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2. 0:建渠道:让内容有更多人看见

做好内容是时间维度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让内容聚集用户,这个过程就是第二点“建渠道”。传统商业的一个产品生产出来后,要开始招商,建专营店等等;其目的也是为了建立和用户之间的渠道。在互联网上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渠道变为了新媒体和电商。

而这些渠道我们以前发文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号“财扑”查看,分为“视频门户、自媒体号、文章类等等”;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属性,比如优酷,爱奇艺都是自然搜索流量。头条,百家都是数据算法推荐。简书和知乎喜乐知识方面的内容。

如果你的视频或者文章没有得到很好的曝光,你要思考是不是渠道选择有问题,或者对渠道定位不够清晰。你看就算的一条、二更这些大V在不同的平台也是采用的不同标题,封面。说明这个事情是战略的高度啊!

3.0:做运营:为自己和用户赋能

任何关系都是一个维护的过程,和粉丝之间这个道理同样讲的通。以前写过文章说为什么小米手机在未上市的时候就能聚集大量的粉丝,就是源于小米团队对用户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用户不是感觉企业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真正在倾听我们的要求。后来雷军自己还作序一本书叫《参与感》,就是讲小米是如何打造社区的。

做手机的品牌这么多,只有小米的社区是最成功的。其实当一些明星发生一些公关危机的时候,你看就有很多粉丝自发的组织起来维护爱豆的声誉。表面看起来是一些脑残行为,其实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价值和归属的认同,所以这几天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在微博60元付费看照片的时候,分分钟有7万人付费观看,一夜收入几百万。你不能纯粹的认为这是不理智行为,你叫我给乔布斯支持购买一下手机我也愿意,因为认同嘛。

我们思考一下,浅层次的关系就是你和用户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更深次的关系是用户和我们之间能够产生互惠互利的关系。就像有人说爱情那样:“两个人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长,相互帮助”。当用户和我们之间有了一个沟通渠道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去维护这种关系,也就是提供更多有价值,有趣的东西。

至于方法有很多,有人做社区运营,有人做线下活动,有人做知识星球等等;都是进一步去加深用户之间的关系;把弱关系转换为一种强关系,因为弱关系用户和你是没有所谓交互的;他可能只是你自媒体下无数个粉丝的一员。而强关系就是要完成最后的一个环节,把他变成“我们”其中的一员,让用户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