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海外聯賽打球最瘋狂的經歷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在大多數NBA球迷的眼中,海外聯賽相對而言更加神秘未知。海外聯賽通常會簽下一些不打大學聯賽,直接打職業聯賽的預測高順位新秀,像穆迪埃和詹寧斯;還有一些前NBA球員前往海外聯賽,有的是為了掙得一份養家餬口的薪水,有的是為了尋求機會證明自己還有打NBA的能力。

其中有幾位是直接在海外聯賽開始的職業生涯,而後才登陸NBA;還有的是因為再也沒有接到過NBA球隊的電話,所以不得已前往海外聯賽謀生;還有一些是NBA聯盟2011年短暫停擺期間前往海外聯賽打了一會兒球;還有的是一直在海外聯賽打球,從來沒有踏上過NBA的賽場,不過他們也掙到了不錯的薪水;不過其中也是有一些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NBA夢想的球員,他們希望通過海外聯賽的經歷來提升自己的實力,希望能敲開NBA的大門。

腦子有問題的教練

賈雷特-坦普爾(效力NBA已經八個賽季的老將):NBA停擺期間我去過意大利打球,我在那碰到最糟糕的事就是我當時那個莫名其妙的教練。在籃球體育圈子裡,塞爾維亞教練的瘋狂是出了名的。雖然我當時的教練是個意大利人,但是他的瘋狂真的就和那些莫名其妙的塞爾維亞教練一樣。他不僅非常固執,還特別喜歡罵球員。他會說英語,但是就算他說的話我沒聽懂,我也能聽得出來他話語中那些罵人的髒話。

歐洲教練和球員交流時,最喜歡的單詞之一就是pussy(娘們)。要是你是美國人,那些教練就會在某些場合對你噴這些單詞。在歐洲教練的認識裡,這個單詞能非常準確地形容你打得很軟。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是這樣,你僅僅是一個球沒投中,或者出現了一次失誤丟了球權,他們就會喊你娘們。

我當時效力的那支球隊打比賽的時候,平均下來每場比賽教練都至少喊我五次娘們。我這暴脾氣,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我就和他懟了起來。我說:“你信不信我把你幹翻?你那些狗屁話老子聽了很不爽。”不過上場打比賽的時候,我還是會盡力想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專注於比賽。不過教練就跟腦子有問題一樣,還是會喋喋不休,繼續挑戰你忍耐的極限。

還有一次,我們接下來的比賽是有電視直播的。比賽前隊友們告訴我:“做好心理準備,主教練碰到這種有直播的比賽會更加瘋狂。”結果呢,那場比賽裡裁判有一次他覺得不公平的吹罰,教練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衝著裁判撒潑。我來跟你們形容一下吧,你們見過三歲小孩四仰八叉躺在地板上又哭又叫向媽媽要糖吃的樣子嗎?對,就是這樣。刺耳的尖叫聲伴隨著錘跺地板的聲音,持續了至少5秒的時間。唉,這真的是我見過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教練竟然能瘋狂到這種地步。

艾什頓-吉布斯(六年海外聯賽的漂泊經歷):我親身經歷過有一位塞爾維亞教練執教的感受,記得有場比賽我們半場落後了10分,然後那個教練開始發瘋了,看得我目瞪口呆。他直接朝著我的一位隊友單膝下跪,喊道:“扇我一巴掌!用力扇我!狠狠地扇我這張臭臉!”我真的看懵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做到這種地步,我懂他可能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你們打得太軟了”,可是讓我隊友扇他耳光也太神經了吧。

剛開始我的隊友並沒有聽教練的話,扇教練耳光。可是教練還在繼續喊,一定要我隊友扇他。唉,我的隊友實在沒辦法就輕輕在教練臉上拍了一下。教練還是不依不饒,繼續吼道:“用力啊,你這娘們!”我隊友只好繼續扇,力道也是一次比一次重,教練還是覺得不爽,繼續在那咆哮。到最後我隊友受不了了,就用力扇了教練一耳光,教練這才閉嘴,也許他覺得自己的半場更衣室演講還蠻成功的。

這就是我們的半場更衣室演講:罵球員、讓我們扇他耳光,真讓我哭笑不得。

當然,最後我們還是輸了比賽。

某位前NBA球員(現在在海外聯賽打球):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教練,在他的眼裡美國球員都是軟蛋。你要是想弄清楚他為什麼這麼認為,可能他會告訴你美國球員的球風不強硬,從小在優越的環境裡成長,所以我們都是娘們???就因為我們是在美國長大的,成長環境就一定好嗎?更過分的是他認為美國的籃球都是錯誤的,就因為他比較崇尚團隊籃球,雖然我還是按照他的安排打球。他也不會管場上的形式,只要我開始單打,他就會稱呼我為野球手。他可不會管我對這個稱呼有多反感,也不會管球場上擋拆後我是不是有了錯位的機會,也不管是不是因為時間所剩不多,我才選擇單打的方式,他會稱呼這種為“自私的街頭籃球”。我都很少用那些花裡胡哨的運球動作,大部份用得都是美國籃球裡的基本動作,像什麼後撤步、變向、胯下運球。呵呵,就這些動作我要是在單打的情況下用了,教練都會對我噴個沒完沒了。

某位前NBA球員:去年我在土耳其聯賽打球,有一場比賽我們輸給了費內巴切。他們是一支巨星雲集的球隊,最後贏下了歐冠冠軍。隊裡有艾派-尤度、楊-維塞利、博格丹-博格達諾維奇、鮑比-迪克遜、科斯塔斯-思路塔斯、安東尼-本內特和其他一些優秀球員。比賽輸了以後,教練跟我們說:“我們還需要繼續訓練,變得更好。”感覺沒什麼問題是吧,鬼知道他說的訓練是立刻、馬上。結果就是我們還沒有留在球館裡訓練,坐上大巴穿過伊斯坦普爾擁擠的街道,於凌晨一點到達目的地:訓練館,等著我們的是一次超高強度的訓練。

別看我現在是笑著跟你說的,當時我真的覺得教練腦子有問題。剛剛打完一場比賽,深更半夜還拖我們來這裡訓練,強度還那麼大,大家都被折騰得一點力氣都沒了。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肖恩-拉金(波士頓凱爾特人後衛,去年效力於西班牙聯賽):去年我在巴斯科尼亞俱樂部打球,那時候我們是西班牙聯賽最好的隊伍之一。記得有一場比賽,對手是聯賽裡戰績墊底的球隊之一,而我們正衝擊聯賽第一的位置。所以我們本以為這場比賽會是一場大勝,可結果卻輸了,輸了大概有10分或12分吧。

那場比賽我們是客場作戰,由於西班牙不太大,所以客場也不遠,我們是開車過去的。比賽結束,我們做大巴回到了自己的主場,我們的車子都停在外面。當時已經是凌晨兩點了,教練並沒打算讓我們回去休息,反而讓我們一起回到球館裡回放了整場比賽的錄像。還特意把我們比賽裡的每一個錯誤給我們指出來,指責我們不夠努力,需要提升的地方還很多。凌晨兩點幹這些事,腦子有問題。

種族歧視的問題

某位前NBA球員(現在在海外聯賽打球):我很確定有些歐洲教練是種族主義者,尤其當你是一個黑人,又在NBA打過球的情況下,這種感覺會很明顯。他們會覺得你根本不是想好好在歐洲聯賽打球,只是把這裡當作重回NBA的跳板。

有的教練對於美國的非裔球員有著很明顯的偏見,認為我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他的確承認我們運動能力和得分能力很出眾,但同時卻認為我們肯定不能融入他們的體系,他們覺得我們腦子不好使,笨到連話都說不清楚。就像我剛才說的,你要是打過NBA,那就更糟糕了。這裡的教練覺得NBA的比賽中看不中用,太花裡胡哨,他們才是真正真槍實戰的籃球。

某位仍效力於歐洲聯賽的球員:我去過很多的國家,種族歧視的問題很明顯。我覺得東歐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之前我沒想過這麼多地方會存在種族歧視,不過有種族歧視的基本都是老一輩人。我的那些隊友們對我就很友好,一些年輕的朋友也會主動和我聊天,路上碰到了還會迎上去打招呼。歐洲老一輩人真的很多種族主義者,雖然我並不想這麼說,但真的是很普遍的一個現象。他們看你的眼神會讓你感到充滿惡意,感覺自己好像幹了什麼虧心事一樣,被別人從上到下打量的感覺很不好,我親身經歷過。

值得一提的是,我當時住的地方很偏僻,基本算是意大利的城鄉結合部。那裡是沒有黑人的。本地人都是清一色的土生土長的意大利人,沒有其他的人種。除非你去到日本餐廳裡,或許會碰見幾位日本人,不過除了這種情況,你真的見不到其他膚色的人。

某位仍效力於海外聯賽的球員:我感覺很多國家對於來自美國的球員的期待都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他們平時看NBA關注的都是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和斯蒂芬-庫裡這樣的球員,所以他們會對我們這些實力不如超級巨星的球員感到非常失望。這都是什麼毛病?

說出來你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他們簽下一個來自美國的射手,他們就以為來的會是斯蒂芬-庫裡。抱著這樣的期待,怎能不失望,你讓外援心裡怎麼想?

某位前NBA球員(現在在海外聯賽打球):美國球員在海外聯賽的壓力比其他國家的大得多,甚至都有點莫名其妙。而我的球風一直都是以無私、分享球、團隊第一為主,並不是只想著單打、瘋狂得分,我一直都不想那麼打球。結果來到海外聯賽以後,他們希望我扛起球隊的攻防兩端,球隊每一次進攻由我發起,每一次進攻由我終結。剛開始的時候,打季前賽,我傳了幾次球,球隊教練就開始訓斥我。這樣搞,只會給我和隊裡其他的美國外援徒增壓力。

然後,常規賽開始後,我大包大攬,個人得分榜排在聯賽前四,不過輸掉了不少比分咬得緊的比賽。常規賽前9場比賽,有7、8場是輸1、2分的。所以教練自然又很生氣,他指望你給球隊帶到更高的水平,然而事情發展的並不順利。他就會把鍋全甩給你,哪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拖欠薪水的問題

某位仍效力於希臘聯賽的球員:我效力於希臘聯賽,三個月以來我一分錢都沒拿到。因為最近發生了一件事,前段時間我們有場比賽對手是希臘國內的一支老牌強隊,無論從球隊總薪水還是球員陣容上看,我們都比不上人家。可是我們還是在場上和他們拼到了最後,結果只輸了對手五分。就是因為這件事我沒拿到工資,比賽結束後,球隊老闆瘋了一樣衝進球隊更衣室發火:“你們在打些什麼?不是告訴你們要輸掉8分以上嗎?都怪你們我輸了一大筆錢。”

我上場就想著和對手競爭,所以我很難理解老闆這樣的反應,我想要贏下比賽。老闆是這麼說的:“你們必須按著盤口給我打球,這才是你們的工作,不然你們一分錢都拿不到。”我真的不敢想像這樣的現狀背後還有多少賄賂腐敗的黑幕,最終我沒有拿到工資,所以我提出要和球隊提前終止合同。後來我就開始不參加球隊訓練,並且威脅他們我要和其他國家球隊簽約,最終他們才同意支付我一個月的工資。所以,目前他們還欠我兩個月的薪水。我說的都是真事,而且據我所知,這樣的情況在歐洲非常常見。

某位前NBA球員(曾經在海外聯賽打球):我曾經被南美國家一支球隊騙過,他們那裡職業籃球聯賽沒有那麼多的關注,但他們卻給我提供了一份非常誘人的合同,薪水多到我無法拒絕。唉,我本該料到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事實也的確是這樣,他們一分錢也沒給我。但是他們還是繼續騙著我說很快就會給我,雖然他們也給過我一些錢,但是和合同上的差了太多,至今,他們還欠我10萬美金。錢還不是我唯一的損失,為了去那裡打球,我放棄了在NBA發展聯盟打球的機會,自然也就丟了被NBA召回的機會。說不定我會有機會拿到一份NBA的合同,哪怕是十天短約,但是這也是我的一次機會,這是我真正感到沮喪的地方。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某位前NBA球員(曾經在海外聯賽打球):我去海外聯賽打球的第一年,球隊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結果卻很讓人失望,教練下課了,新的教練上任了。而他不喜歡我這種風格的後衛,所以我只能離開球隊,去其他國家效力。我記得當時我和球隊簽下的是一份六位數的合同,總金額大概有11萬到12萬美金。我們事先約定過了,就算我提前離開球隊,我也能拿到至少一半的錢。所以我本以為我會有5萬到6萬,結果球隊只給了我2萬。當時我才剛大學畢業,所以對錢沒有具體的概念,想著2萬也不少了,算了走吧。不過現在想想,那些錢是我應得的,到現在他們還欠我3萬-4萬美金。真的,至少那麼多。

某位現役NBA球員:我職業生涯早期的時候,我在一支歐洲球隊裡打球。我在球隊裡的時候,每個月都有薪水,可我離開球隊後,我合同並沒有結束,球隊欠著我兩個月的工資。通常情況下,每月15號會發工資,我大概是5月7號、8號左右離隊的,然後我五月份的工資就不給我了。之後的六月份也沒給,這兩個月加起來大概有3.5萬到4萬美金。雖然我通過法律要回了一些,但是離我應得的數字還差了一半多。我也沒想到,我在隊伍裡的時候大家關係都很好,一離隊就都翻臉不認人了。

賈雷特-坦普爾(效力NBA已經八個賽季的老將):NBA聯盟停擺的時候,我去到意大利打球。因為當時我的經紀人不瞭解海外聯賽,所以我當時選擇加盟了一支剛剛升到意大利一級聯賽的球隊,並最終拿下聯賽第二名的成績。好在球隊一直沒怎麼拖欠我薪水,不過我知道的很多效力其他意大利聯賽球隊的美國球員整整四個月拿不到工資。四個月!你能想象嗎?走又不敢走,走了說不定一分錢都沒了,真的很絕望。你又不敢消極打球,這樣反而給了球隊壓榨你的理由。好在我很幸運,沒遇見這些事,不過我真心為我的同胞感到委屈,那種情況下,一定很難受。

搞事情的球迷

很多球員都提到了球迷會往場內丟爆竹、電池和其他亂七八糟東西的行為。2007年,以色列哈珀爾霍爾頓俱樂部的一位球迷往對手哈珀爾耶路撒冷隊的替補席丟了一個爆竹。然後一位安保人員衝到替補席想把爆竹從那裡丟走,結果爆竹在安保人員的手中爆炸了,安保人員的三根手指被炸飛了。所以等待著這位瘋狂球迷的不僅是三年的牢獄之災,還有支付給安保人員約4.5萬美金的賠償金。

賈雷特-坦普爾(效力NBA已經八個賽季的老將):我海外聯賽的第一場比賽,就親眼看到了在我們的板凳席後面有一個塑料透明擋塊,目的是把我們和球迷隔開。我當時問我的隊友:“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為什麼放在我們板凳席的後面?”我隊友告訴我因為很多球迷會往場內扔東西,這個東西可以擋住。這個現象在很多國家還存在,球迷們會扔電池啊、爆竹啊和其他危險的東西,有時甚至想扔到比賽場上,有時還會瞄準板凳席上的球員。雖然第一次見到塑料擋塊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我見多了這裡亂扔東西的事情之後,就開始覺得這個保護措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某位前NBA球員:我有過意大利聯賽打球的經歷,當時我效力的是聯賽裡最窮的隊伍。但是那個賽季我們的表現非常棒,一度衝上了聯賽榜首的位置。我在球隊裡的角色就像一把進攻尖刀,雖然我只拿著6.5萬美元的薪水,但是我的表現絕對值得上百萬的年薪。打了14場比賽後,球隊遇到了傷病危機,我們的比賽越來越難打。之後的幾場比賽,我們排名一直往下掉,說一句,我們賽季開始之前被認為會是聯賽墊底的球隊。

經過一波三連敗,有一天我們照常訓練。可是訓練開始30分鐘之後,大約有450位球迷擠進了體育館,用意大利語高喊著球隊口號。然後他們就來到了場邊,我們的訓練也只能停下來。他們要求我們在場邊底線排排站好,然後一位貌似是球迷裡的領袖站了出來,用意大利語質問我們的主教練。場面一度很混亂,持續了有快一個小時。事情結束後,我開始不喜歡待在這裡了,雖然我還沒拿到讓我滿意的薪水,但是我也已經決定離開這裡了。沒有人能指責我的問題,畢竟球隊能有今天也離不開我的貢獻。

我真的搞不懂那些球迷,我們本來是聯賽墊底的球隊,因為我們表現的非常好,所以球迷就有了更高的期望。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必須打得非常好,經歷了一段連敗,你們就衝進訓練場指責我們,這算什麼事?

某位前NBA球員(現在在海外聯賽打球):除了NBA的球迷,其他地方的球迷有時的舉動真的會讓你覺得莫名其妙。我記得有場比賽結束後,有位球迷想要打我們的教練,就因為他不滿意教練比賽時場邊的執教方式。我們教練站在看臺前,這位球迷想飛過來打教練一頓,還好有安保人員把球迷拉開了。

某位近期效力於海外聯賽的球員:我親身經歷最可怕的一次球迷暴動是在希臘聯賽,當時我們是主場作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我們還落後。這場比賽雙方咬得很緊,在終場前2分鐘時,我們只落後4、5分,還是有希望贏下比賽的。

然後裁判出現了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判罰,接下來的事情你應該能猜到。對的,球迷們把能扔的都扔進了球場裡了,什麼橘子皮啊、衛生紙啊、紙筒啊,能找到的東西都扔進場內了,場內堆了一堆垃圾。比賽也因此中斷了20分鐘,安保藉助這段時間把搞事情的球迷都請了出去。最後比賽還是繼續,打完最後的兩分鐘,可是主場的氛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比賽的結果是我們輸了,終場哨聲響起的時候,球迷們又按不住了,開始亂扔東西。球員們都一路小跑著回更衣室,球迷們就衝著球員變本加厲地扔東西。當時的感覺就像“奧本山宮殿”事件一樣,那也是我經過的最可怕的一次球迷暴動。現場沒有人能出來按住球迷,裁判沒辦法,現場的安保人員也沒什麼辦法,一些警察也束手無策。

要是在美國,像這種情況,帶頭搞事的球迷會直接被拘捕。而那裡的球迷卻沒覺得這事沒有什麼,不過通過這件事你也能感受到那場比賽有多激烈。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某位前NBA後衛(曾經在歐洲聯賽打球):看臺上常常有人打架,丟雜物的球迷也有。希臘聯賽每一場比賽場地上空都煙霧繚繞,因為球迷們會在場館裡大大方方地抽香菸,所以比賽場地搞得就跟仙境一樣。

某位前NBA球員:聽說在歐洲聯賽還有球迷會把硬幣放在火上燒燙了以後,往球員身上丟。因為海外聯賽大多數球館是允許抽菸的,所以帶著打火機去看比賽也沒什麼不正常的。很多球迷就是故意想傷害球員,這個時候板凳席後面的透明擋塊就很重要了。

醫療待遇的問題

某位前NBA球員(曾經在好多國家的聯賽打球):我記得有段時間我身體有傷病需要調養,但是球隊的訓練是一天兩次,有時候是一天三次。球隊不管我的傷病要求我打比賽,我當時就覺得很過分。於是向球隊請了一個禮拜的假期,可是球隊不同意。後來要打聯賽裡一支最弱的隊伍,我就問球隊:“能不能讓我休息一場?”球隊告訴我:“不行,堅決不行。我們不同意有球員可以不打,不管你是不是有傷,也不管你是不是美國球員,只要你不是殘疾,那就必須上場打球。”

後來我的傷病越來越嚴重,可球隊還是不管不顧,讓我帶傷出戰。我受不了了,開始想辦法和他們周旋,就像“我下場比賽可以打,但是我訓練就不參加了”等。雖然我和球隊溝通過很多回了,可是他們並不管我的死活,只要有比賽、有訓練,就會來瘋狂敲我門,罵我和我的經紀人,他們就是這樣的人。

然後我去找了醫生,醫生告訴我:“比賽不能再打了,需要半個月的休息時間。”不過後來我發現看醫生也沒什麼用,球隊強行闖進了醫生辦公室,改掉了醫生的診斷結果。上一秒醫生還跟我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休息,現在他又說著球隊讓他說的話,做著球隊讓他做的事,就像個傀儡一樣。因為什麼呢?因為診所是球隊開的,醫生的薪水也是球隊發的。我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忍耐,繼續帶傷出戰。那個賽季75%的比賽我都出戰了,想想我都後怕,還好我的身體熬過來了。我感覺當時就跟被虐待了一樣,這樣的情況在美國我也聽過。有的橄欖球隊會要求受傷的球員提前歸隊,按照球隊的要求出戰,只是我還是第一次親身經歷這種事。

某位近期效力於海外聯賽的球員:有一年我在一個亞洲的國家打外援,我在聯賽的得分榜上排在前列。可是就因為我在季後賽扭傷了腳踝,然後就被球隊裁掉了。當時我的腳已經不能受力了,一點都不行,可是球隊醫生和訓練師還在告訴我:“沒事的,你可以好起來。”當時我認為我需要一雙保護靴,不能再比賽了。而球隊方面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讓我去冰敷,繼續出戰接下來背靠背的第二場比賽,

可是我最後發現我的腳實在不能受力,根本不能出戰第二天的比賽。於是我就對球隊說:“我現在連跑動都不行,明天的比賽肯定不能打。你們最好讓我休息一天,說不定過兩天我就能康復。”結果呢?他們直接喊來了另一位美國外援,第二場比賽讓他頂替我出戰。後來我得知,球隊早就把外援請來了,打算看我傷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把我給替換掉。球隊一個星期前就喊來了這位外援,早就有把我換掉的打算,如果我因傷不能打比賽,那麼我立刻就會被取代。

後來我還是和取代我的那位外援聯繫了,畢竟我們都是在海外聯賽掙錢餬口的美國人。互相之間也都可以理解,也都明白球隊那些手段,所以我們之間不存在什麼問題。當然故事的結局是我被球隊裁掉了,雖然我比賽表現一直很出色,聯賽最出色的得分手之一。但是我季後賽扭傷了腳踝,所以我就被球隊踢出去了。

某位NBA現役球員(有過短暫效力海外聯賽的經歷):我在海外聯賽打了一個月後,一次訓練後我拉傷了腿筋,接下來的比賽也不能打了。我驅車幾個小時去最近的大城市裡檢測傷情,然後進行了一些腿部的檢查,做了超聲波,沒有做核磁共振。反正他們一直沒說英語,我聽不懂當地的語言,所以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可是我並不相信我的教練和訓練師,我不認為他們會為我做出好的打算,當時我很想知道我腿部的情況,內心很慌。

拉傷腿的時間是週一,之後的一場比賽打不了了,但是球隊卻要求我下一場比賽出場。我要是身體沒問題也想上場啊,但現在一瘸一拐的怎麼打?真的,我覺得自己腿部情況很糟糕。但是最終我還是上場打比賽了,表現並不好,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比賽時我很痛苦。為什麼我要帶傷出戰?還不是擔心球隊會因為我的傷勢把我給裁掉,甚至因為我不能打比賽就不給我付薪水了,我聽說過這支球隊能幹出來這種事。

所以我不要命了也得上場,儘管我明明知道不應該打的。

兩天後的球隊訓練,果然不出我所料,球隊要求我參加。我又同意了,為什麼呢?害怕丟飯碗唄,更何況我當時才剛來球隊裡不到兩個月。球隊的訓練通常剛開始都是大量的跑步熱身,他們讓我加速衝刺,如果我當時錄下來的話,長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我的腿傷有多嚴重。這次加速衝刺讓我的腿筋傷勢再次惡化,我真的受夠了。這回我休息了兩週的時間,我告訴自己:在腿部傷勢沒有恢復之前,無論如何都不會歸隊了,不能讓他們這麼糟踐我的身體。就這樣,球隊在我養傷的時候還在問我:“真的打不了嗎?15分鐘呢?試試看吧!”我直接跟他們說:“不可能,我受傷了,不會打!”

講真,說出堅決不打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這樣做你很可能隨時被裁,很可能一分錢都領不到。

某位前NBA球員(現在在海外聯賽打球):之前有些隊友跟我說過一些經歷,球隊方面的傷病報告顯示已經恢復健康,可以打比賽了。但是他們把拍的片和醫療報告寄給家鄉再次診斷時,答案卻完全不一樣。家鄉的醫生說至少應該休息一到兩個月,不能打球。球隊方面會強迫球員打比賽,臨時想要找到一位替代球員很難。要是被球隊知道你偷偷地去找其他醫生診斷病情,那麼球隊很可能就會裁掉你,換成其他球員。而理由是“不聽從球隊安排”,真的是有理說不清,現實有時就是這麼殘酷。

很多球員說歐洲聯賽會縮短你的職業生涯,因為歐洲聯賽的球隊每天要訓練兩次,而且球隊經常要求你帶傷出戰。所以我們必須要找一個可靠的經紀人,在簽約之前調查好對方的情況,不要在所有合同裡挑一個薪水最高的簽了,這一點很重要。

更離譜的故事

某位前NBA球員:我在以色列打過球,有一次球隊發短信告訴我:“今天晚上要到那間鐵房子裡睡覺。”以色列你懂的,那裡不太安定。那天晚上以色列動用了“鐵穹導彈防禦系統”,說得簡單點,就是用來攔截空中的導彈的。舉個例子,假如加沙地帶想要用導彈轟炸以色列,“鐵穹導彈防禦系統”就能攔截加沙地帶的導彈。對了你或許想問:“鐵房子又是啥?”以色列是個神奇的地方,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在房子裡再造一個鐵質的小房間。窗子、門、牆壁等等都是用鐵做得,這樣的話就算導彈打中了這個鐵房間,你也有機會活下來。

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到鐵房間裡睡覺了,因為有鐵房間我倒沒有太害怕,球隊告訴我:“沒事的,這個鐵房間就算被導彈擊中了也沒事。”想想真的是太瘋狂了。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威利-裡德(NBA有三年職業生涯,2015年在海外聯賽打球):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打過球,球隊為了宣傳,就說我是威利斯-裡德(紐約尼克斯隊的名宿)的兒子,神經病啊!我不下於一百萬次告訴過他們:“我不是威利斯-裡德的兒子,我再說一遍!”我是搞不懂,他們是聽不懂我說話還是球隊故意想誤導別人進行宣傳,反正他們一直說我是威利斯-裡德的兒子。

我的祖母和父親跟我說,威利斯-裡德和我們的確有血緣關係。威利斯-裡德是我祖母的第一代表親,而我根本就沒見過他,也不存在任何的關係,而我更加不會是他的兒子。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時候,去到任何一個地方,人們都會說:“看,威利斯-裡德的兒子!”什麼鬼啊,他們只認識威利斯-裡德的名字嗎?他們聽不懂英文,所以我和他們也解釋不清,後來都懶得理他們了。

而球隊方面繼續拿這個招搖撞騙,拿“威利斯-裡德的兒子”做噱頭吸引眾多的人前來看比賽,我怎麼說都沒用。

我覺得這件事真的特別蠢,兩個月之後我都要走了,他們還以為我是威利斯-裡德的兒子呢……

大衛-奈斯(在海外聯賽打過球,執教過布魯克林籃網,現在是訓練師):我差一點就死在了中國,當時我不是在中國聯賽打球,而是參加一個訓練營好像。然後在天安門廣場前面,我吃了一份我以為是雞肉串的東西。

在中國吃東西,吃之前你要弄明白你吃的到底是什麼,成分和原料都要完全弄清楚。我吃完那些類似於雞肉串的東西,第二天我起床後難受死了,感覺要因為食物中毒而一命嗚呼。後來找到了醫生,他問過我的情況後說:“你可能吃到老鼠肉了。”當時我們因為涉嫌在天安門廣場前非法集會被扣留在那裡,不能離開。因為肚子餓,所以就隨便找了點吃的東西,現在我後悔死了。

第二天還要繼續參加訓練營,這次的經歷真的像噩夢一樣。

某位前NBA球員:我在一個亞洲國家打過球,有一位隊友想和我比一下誰的小弟弟更大。他說這是球隊裡的慣例,新來的都要比一比誰的小弟弟更大。他說這話的時候看起來很認真,一點沒有開玩笑的意味,或許是我不懂他們的幽默。不過他好像真的做好了比賽的準備……

然後那一天,真的是很“詭異”。

喬丹-克勞福德(在NBA有六年的職業生涯,曾經在中國聯賽打過球):我第一次去中國聯賽加盟的是新疆飛虎俱樂部,可是剛去我的身體就出了些奇怪的問題。突然有一天我的眼皮睜不開了,看東西得抬起頭調整角度才行。但是眼睛也不是完全閉起來了,就是沒辦法徹底睜開。去檢查醫生告訴我用眼過度,眼睛疲勞需要休息。還有可能是我水土不服,剛來中國身體有些不適反應。最後我還是留下來了,打了有5場比賽。

賽季開始前就有這個毛病了,講心裡話,我對於自己的CBA職業聯賽的經歷還是有很高的期待的,我期待自己在這裡打出精彩的表現。因為我要是在NBA,肯定不會有這麼多的球權,在這裡我成了球隊扛大樑的人物,所以我想看看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究竟能拿出怎樣的表現。

事實證明,我的表現的確挺棒的。我在CBA最後的一場比賽裡,砍下了49分。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的眼睛幾乎睜不開(喬丹-克勞福德五場CBA的比賽場均29.4分)。後來因為病情我還是決定回家,球隊方面是竭力勸說我留下。他們甚至還把我送到了上海去找美國醫生檢查,我當然聽從了球隊的安排,這樣我才能拿到我該拿的薪水。雖然協議裡剩下的薪水因為我不打了而拿不到了,但是我還是決定回到了美國。

回到美國後,醫生還是沒有檢查出我眼睛的原因,不過好在兩個禮拜之後,莫名其妙地就好了。眼睛也逐漸能睜開了,可能真的是眼睛疲勞吧。再過一個半月之後,我的眼睛就徹底恢復了。烏魯木齊那邊空氣質量不太好,我在那裡身體不太舒服,這也可能是我眼睛出問題的原因之一吧。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現在想想真的有點稀奇。

艾什頓-吉布斯:我在格魯吉亞聯賽打過球,那裡臭蟲的問題很嚴重。在那裡打球的一個月時間裡,我一直努力訓練保持體型,希望抓住將來的機會。那一個月裡,球隊安排我住在一棟髒兮兮的建築裡,床上的臭蟲快把我逼瘋了。也沒有人幫助我解決,我指望通過不斷地換床單解決。我在那裡住了有兩個禮拜,為了能拿到球隊的薪水,我也不想去抱怨。後來拿到薪水後,我自己到外面找了個賓館,我真的受夠了那些臭蟲了。

特倫斯-喬伊納(過去六年去過很多國家的聯賽):去年我在沙特阿拉伯打球,有場比賽第三節的時候,我已經拿下了45分,但比賽突然就暫停了。你知道為什麼嗎?他們要去禱告……整個球場的所有人,球員、裁判、觀眾都去禱告了,這就是他們那裡的文化。打了一段時間後,我也慢慢適應了,他們一天要禱告五次。有時我們還在訓練呢,只要到了禱告的時間,所有人都停下正在忙的事,專心禱告。禱告完才回到訓練裡,禱告時我一般會自己做些禱告,因為我是信奉基督。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莫-埃文斯(在NBA有九年的職業生涯,早期在希臘和意大利打過球):我NBA的新秀賽季是在明尼蘇達森林狼打球,然後我就去到海外聯賽打了兩年,然後又回到NBA。關注NBA的球迷們可能有一件事不知道,在歐洲球員抽菸是很正常的。

我記得我當時注意到這一點時很震驚,我們球隊剛剛結束投籃訓練,我們正在為一個重要的錦標賽做準備。當天就有比賽,一直到週末才結束。就在結束投籃訓練後,球隊裡有一半的球員就開始一根接一根地抽起了煙。

我當時心裡默默地想:這和我當初在NBA裡跟著凱文-加內特一起打球相比,差距也太大了。

阿多尼斯-托馬斯(前NBA球員,在意大利和土耳其打過球):我在海外聯賽最瘋狂的經歷應該就是我在羅馬的馬路上逆向行駛吧,在去意大利之前我也沒怎麼了解過這裡,也不會意大利語。所以當時我也不知道我在逆向行駛,也沒有什麼擔心的,然後就一頭衝進了前方的車流裡。交警還以為我酒駕,檢查完並沒有,我只是不認識馬路上的標誌。

某位前NBA球員從(曾經在海外聯賽打過很多年):我在土耳其聯賽打球的時候,有場季後賽半決賽的比賽。當時每場比賽打完後都會有球迷聚眾鬥毆的事情,但這不是讓我覺得最瘋狂的。有一場比賽我們是主場作戰,球隊的老闆從他的位置上走下來中斷了比賽,讓我們都回到更衣室。老闆是土耳其當地非常出名的商人,身價不菲,有很多家大公司。當時他直接走到場上,表示如果裁判繼續吹哨子有偏袒的話,我們就不打這場比賽了。哇,這是我見過最硬氣的老闆,也是我見過球隊管理層給球員最大的支持。

二十分鐘之後,裁判來請我們回到場上繼續比賽,然後比賽就很圓滿的結束了。

聽完這些球員們的故事後,雖然有的的確不可思議,有的也實在是難以忍受。但是海外聯賽也沒有那麼恐怖,它的存在肯定有存在的意義,而且我們是讓球員們挑最瘋狂的說。儘管海外聯賽有許多負面的故事,但是幾乎每一位球員都認為自己的海外聯賽生涯很有意義。

其中還有些球員認為自己如果沒去過海外聯賽,最終也不會有機會進入NBA。有些球員還是很感謝海外聯賽給了他們不錯的報酬,能夠養家餬口,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有的球員還表示這也是去世界各地旅遊,瞭解各種各樣文化的機會。很多球員都表示他們與其在NBA坐冷板凳,還是更願意前往海外聯賽征戰。

最後,這些球員也都一致表示,能夠憑自己熱愛的運動養活自己是多麼幸福的事,雖然過程中難免有一些曲折。

原文:Alex Kennedy

編譯:晴天

直播吧翻譯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