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在大多数NBA球迷的眼中,海外联赛相对而言更加神秘未知。海外联赛通常会签下一些不打大学联赛,直接打职业联赛的预测高顺位新秀,像穆迪埃和詹宁斯;还有一些前NBA球员前往海外联赛,有的是为了挣得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有的是为了寻求机会证明自己还有打NBA的能力。

其中有几位是直接在海外联赛开始的职业生涯,而后才登陆NBA;还有的是因为再也没有接到过NBA球队的电话,所以不得已前往海外联赛谋生;还有一些是NBA联盟2011年短暂停摆期间前往海外联赛打了一会儿球;还有的是一直在海外联赛打球,从来没有踏上过NBA的赛场,不过他们也挣到了不错的薪水;不过其中也是有一些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NBA梦想的球员,他们希望通过海外联赛的经历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希望能敲开NBA的大门。

脑子有问题的教练

贾雷特-坦普尔(效力NBA已经八个赛季的老将):NBA停摆期间我去过意大利打球,我在那碰到最糟糕的事就是我当时那个莫名其妙的教练。在篮球体育圈子里,塞尔维亚教练的疯狂是出了名的。虽然我当时的教练是个意大利人,但是他的疯狂真的就和那些莫名其妙的塞尔维亚教练一样。他不仅非常固执,还特别喜欢骂球员。他会说英语,但是就算他说的话我没听懂,我也能听得出来他话语中那些骂人的脏话。

欧洲教练和球员交流时,最喜欢的单词之一就是pussy(娘们)。要是你是美国人,那些教练就会在某些场合对你喷这些单词。在欧洲教练的认识里,这个单词能非常准确地形容你打得很软。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你仅仅是一个球没投中,或者出现了一次失误丢了球权,他们就会喊你娘们。

我当时效力的那支球队打比赛的时候,平均下来每场比赛教练都至少喊我五次娘们。我这暴脾气,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和他怼了起来。我说:“你信不信我把你干翻?你那些狗屁话老子听了很不爽。”不过上场打比赛的时候,我还是会尽力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专注于比赛。不过教练就跟脑子有问题一样,还是会喋喋不休,继续挑战你忍耐的极限。

还有一次,我们接下来的比赛是有电视直播的。比赛前队友们告诉我:“做好心理准备,主教练碰到这种有直播的比赛会更加疯狂。”结果呢,那场比赛里裁判有一次他觉得不公平的吹罚,教练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冲着裁判撒泼。我来跟你们形容一下吧,你们见过三岁小孩四仰八叉躺在地板上又哭又叫向妈妈要糖吃的样子吗?对,就是这样。刺耳的尖叫声伴随着锤跺地板的声音,持续了至少5秒的时间。唉,这真的是我见过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教练竟然能疯狂到这种地步。

艾什顿-吉布斯(六年海外联赛的漂泊经历):我亲身经历过有一位塞尔维亚教练执教的感受,记得有场比赛我们半场落后了10分,然后那个教练开始发疯了,看得我目瞪口呆。他直接朝着我的一位队友单膝下跪,喊道:“扇我一巴掌!用力扇我!狠狠地扇我这张臭脸!”我真的看懵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到这种地步,我懂他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你们打得太软了”,可是让我队友扇他耳光也太神经了吧。

刚开始我的队友并没有听教练的话,扇教练耳光。可是教练还在继续喊,一定要我队友扇他。唉,我的队友实在没办法就轻轻在教练脸上拍了一下。教练还是不依不饶,继续吼道:“用力啊,你这娘们!”我队友只好继续扇,力道也是一次比一次重,教练还是觉得不爽,继续在那咆哮。到最后我队友受不了了,就用力扇了教练一耳光,教练这才闭嘴,也许他觉得自己的半场更衣室演讲还蛮成功的。

这就是我们的半场更衣室演讲:骂球员、让我们扇他耳光,真让我哭笑不得。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输了比赛。

某位前NBA球员(现在在海外联赛打球):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教练,在他的眼里美国球员都是软蛋。你要是想弄清楚他为什么这么认为,可能他会告诉你美国球员的球风不强硬,从小在优越的环境里成长,所以我们都是娘们???就因为我们是在美国长大的,成长环境就一定好吗?更过分的是他认为美国的篮球都是错误的,就因为他比较崇尚团队篮球,虽然我还是按照他的安排打球。他也不会管场上的形式,只要我开始单打,他就会称呼我为野球手。他可不会管我对这个称呼有多反感,也不会管球场上挡拆后我是不是有了错位的机会,也不管是不是因为时间所剩不多,我才选择单打的方式,他会称呼这种为“自私的街头篮球”。我都很少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运球动作,大部份用得都是美国篮球里的基本动作,像什么后撤步、变向、胯下运球。呵呵,就这些动作我要是在单打的情况下用了,教练都会对我喷个没完没了。

某位前NBA球员:去年我在土耳其联赛打球,有一场比赛我们输给了费内巴切。他们是一支巨星云集的球队,最后赢下了欧冠冠军。队里有艾派-尤度、杨-维塞利、博格丹-博格达诺维奇、鲍比-迪克逊、科斯塔斯-思路塔斯、安东尼-本内特和其他一些优秀球员。比赛输了以后,教练跟我们说:“我们还需要继续训练,变得更好。”感觉没什么问题是吧,鬼知道他说的训练是立刻、马上。结果就是我们还没有留在球馆里训练,坐上大巴穿过伊斯坦普尔拥挤的街道,于凌晨一点到达目的地:训练馆,等着我们的是一次超高强度的训练。

别看我现在是笑着跟你说的,当时我真的觉得教练脑子有问题。刚刚打完一场比赛,深更半夜还拖我们来这里训练,强度还那么大,大家都被折腾得一点力气都没了。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肖恩-拉金(波士顿凯尔特人后卫,去年效力于西班牙联赛):去年我在巴斯科尼亚俱乐部打球,那时候我们是西班牙联赛最好的队伍之一。记得有一场比赛,对手是联赛里战绩垫底的球队之一,而我们正冲击联赛第一的位置。所以我们本以为这场比赛会是一场大胜,可结果却输了,输了大概有10分或12分吧。

那场比赛我们是客场作战,由于西班牙不太大,所以客场也不远,我们是开车过去的。比赛结束,我们做大巴回到了自己的主场,我们的车子都停在外面。当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教练并没打算让我们回去休息,反而让我们一起回到球馆里回放了整场比赛的录像。还特意把我们比赛里的每一个错误给我们指出来,指责我们不够努力,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凌晨两点干这些事,脑子有问题。

种族歧视的问题

某位前NBA球员(现在在海外联赛打球):我很确定有些欧洲教练是种族主义者,尤其当你是一个黑人,又在NBA打过球的情况下,这种感觉会很明显。他们会觉得你根本不是想好好在欧洲联赛打球,只是把这里当作重回NBA的跳板。

有的教练对于美国的非裔球员有着很明显的偏见,认为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的确承认我们运动能力和得分能力很出众,但同时却认为我们肯定不能融入他们的体系,他们觉得我们脑子不好使,笨到连话都说不清楚。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要是打过NBA,那就更糟糕了。这里的教练觉得NBA的比赛中看不中用,太花里胡哨,他们才是真正真枪实战的篮球。

某位仍效力于欧洲联赛的球员:我去过很多的国家,种族歧视的问题很明显。我觉得东欧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之前我没想过这么多地方会存在种族歧视,不过有种族歧视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人。我的那些队友们对我就很友好,一些年轻的朋友也会主动和我聊天,路上碰到了还会迎上去打招呼。欧洲老一辈人真的很多种族主义者,虽然我并不想这么说,但真的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他们看你的眼神会让你感到充满恶意,感觉自己好像干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被别人从上到下打量的感觉很不好,我亲身经历过。

值得一提的是,我当时住的地方很偏僻,基本算是意大利的城乡结合部。那里是没有黑人的。本地人都是清一色的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没有其他的人种。除非你去到日本餐厅里,或许会碰见几位日本人,不过除了这种情况,你真的见不到其他肤色的人。

某位仍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我感觉很多国家对于来自美国的球员的期待都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他们平时看NBA关注的都是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和斯蒂芬-库里这样的球员,所以他们会对我们这些实力不如超级巨星的球员感到非常失望。这都是什么毛病?

说出来你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签下一个来自美国的射手,他们就以为来的会是斯蒂芬-库里。抱着这样的期待,怎能不失望,你让外援心里怎么想?

某位前NBA球员(现在在海外联赛打球):美国球员在海外联赛的压力比其他国家的大得多,甚至都有点莫名其妙。而我的球风一直都是以无私、分享球、团队第一为主,并不是只想着单打、疯狂得分,我一直都不想那么打球。结果来到海外联赛以后,他们希望我扛起球队的攻防两端,球队每一次进攻由我发起,每一次进攻由我终结。刚开始的时候,打季前赛,我传了几次球,球队教练就开始训斥我。这样搞,只会给我和队里其他的美国外援徒增压力。

然后,常规赛开始后,我大包大揽,个人得分榜排在联赛前四,不过输掉了不少比分咬得紧的比赛。常规赛前9场比赛,有7、8场是输1、2分的。所以教练自然又很生气,他指望你给球队带到更高的水平,然而事情发展的并不顺利。他就会把锅全甩给你,哪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拖欠薪水的问题

某位仍效力于希腊联赛的球员:我效力于希腊联赛,三个月以来我一分钱都没拿到。因为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前段时间我们有场比赛对手是希腊国内的一支老牌强队,无论从球队总薪水还是球员阵容上看,我们都比不上人家。可是我们还是在场上和他们拼到了最后,结果只输了对手五分。就是因为这件事我没拿到工资,比赛结束后,球队老板疯了一样冲进球队更衣室发火:“你们在打些什么?不是告诉你们要输掉8分以上吗?都怪你们我输了一大笔钱。”

我上场就想着和对手竞争,所以我很难理解老板这样的反应,我想要赢下比赛。老板是这么说的:“你们必须按着盘口给我打球,这才是你们的工作,不然你们一分钱都拿不到。”我真的不敢想像这样的现状背后还有多少贿赂腐败的黑幕,最终我没有拿到工资,所以我提出要和球队提前终止合同。后来我就开始不参加球队训练,并且威胁他们我要和其他国家球队签约,最终他们才同意支付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目前他们还欠我两个月的薪水。我说的都是真事,而且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在欧洲非常常见。

某位前NBA球员(曾经在海外联赛打球):我曾经被南美国家一支球队骗过,他们那里职业篮球联赛没有那么多的关注,但他们却给我提供了一份非常诱人的合同,薪水多到我无法拒绝。唉,我本该料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实也的确是这样,他们一分钱也没给我。但是他们还是继续骗着我说很快就会给我,虽然他们也给过我一些钱,但是和合同上的差了太多,至今,他们还欠我10万美金。钱还不是我唯一的损失,为了去那里打球,我放弃了在NBA发展联盟打球的机会,自然也就丢了被NBA召回的机会。说不定我会有机会拿到一份NBA的合同,哪怕是十天短约,但是这也是我的一次机会,这是我真正感到沮丧的地方。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某位前NBA球员(曾经在海外联赛打球):我去海外联赛打球的第一年,球队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结果却很让人失望,教练下课了,新的教练上任了。而他不喜欢我这种风格的后卫,所以我只能离开球队,去其他国家效力。我记得当时我和球队签下的是一份六位数的合同,总金额大概有11万到12万美金。我们事先约定过了,就算我提前离开球队,我也能拿到至少一半的钱。所以我本以为我会有5万到6万,结果球队只给了我2万。当时我才刚大学毕业,所以对钱没有具体的概念,想着2万也不少了,算了走吧。不过现在想想,那些钱是我应得的,到现在他们还欠我3万-4万美金。真的,至少那么多。

某位现役NBA球员:我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我在一支欧洲球队里打球。我在球队里的时候,每个月都有薪水,可我离开球队后,我合同并没有结束,球队欠着我两个月的工资。通常情况下,每月15号会发工资,我大概是5月7号、8号左右离队的,然后我五月份的工资就不给我了。之后的六月份也没给,这两个月加起来大概有3.5万到4万美金。虽然我通过法律要回了一些,但是离我应得的数字还差了一半多。我也没想到,我在队伍里的时候大家关系都很好,一离队就都翻脸不认人了。

贾雷特-坦普尔(效力NBA已经八个赛季的老将):NBA联盟停摆的时候,我去到意大利打球。因为当时我的经纪人不了解海外联赛,所以我当时选择加盟了一支刚刚升到意大利一级联赛的球队,并最终拿下联赛第二名的成绩。好在球队一直没怎么拖欠我薪水,不过我知道的很多效力其他意大利联赛球队的美国球员整整四个月拿不到工资。四个月!你能想象吗?走又不敢走,走了说不定一分钱都没了,真的很绝望。你又不敢消极打球,这样反而给了球队压榨你的理由。好在我很幸运,没遇见这些事,不过我真心为我的同胞感到委屈,那种情况下,一定很难受。

搞事情的球迷

很多球员都提到了球迷会往场内丢爆竹、电池和其他乱七八糟东西的行为。2007年,以色列哈珀尔霍尔顿俱乐部的一位球迷往对手哈珀尔耶路撒冷队的替补席丢了一个爆竹。然后一位安保人员冲到替补席想把爆竹从那里丢走,结果爆竹在安保人员的手中爆炸了,安保人员的三根手指被炸飞了。所以等待着这位疯狂球迷的不仅是三年的牢狱之灾,还有支付给安保人员约4.5万美金的赔偿金。

贾雷特-坦普尔(效力NBA已经八个赛季的老将):我海外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就亲眼看到了在我们的板凳席后面有一个塑料透明挡块,目的是把我们和球迷隔开。我当时问我的队友:“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放在我们板凳席的后面?”我队友告诉我因为很多球迷会往场内扔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挡住。这个现象在很多国家还存在,球迷们会扔电池啊、爆竹啊和其他危险的东西,有时甚至想扔到比赛场上,有时还会瞄准板凳席上的球员。虽然第一次见到塑料挡块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见多了这里乱扔东西的事情之后,就开始觉得这个保护措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某位前NBA球员:我有过意大利联赛打球的经历,当时我效力的是联赛里最穷的队伍。但是那个赛季我们的表现非常棒,一度冲上了联赛榜首的位置。我在球队里的角色就像一把进攻尖刀,虽然我只拿着6.5万美元的薪水,但是我的表现绝对值得上百万的年薪。打了14场比赛后,球队遇到了伤病危机,我们的比赛越来越难打。之后的几场比赛,我们排名一直往下掉,说一句,我们赛季开始之前被认为会是联赛垫底的球队。

经过一波三连败,有一天我们照常训练。可是训练开始30分钟之后,大约有450位球迷挤进了体育馆,用意大利语高喊着球队口号。然后他们就来到了场边,我们的训练也只能停下来。他们要求我们在场边底线排排站好,然后一位貌似是球迷里的领袖站了出来,用意大利语质问我们的主教练。场面一度很混乱,持续了有快一个小时。事情结束后,我开始不喜欢待在这里了,虽然我还没拿到让我满意的薪水,但是我也已经决定离开这里了。没有人能指责我的问题,毕竟球队能有今天也离不开我的贡献。

我真的搞不懂那些球迷,我们本来是联赛垫底的球队,因为我们表现的非常好,所以球迷就有了更高的期望。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必须打得非常好,经历了一段连败,你们就冲进训练场指责我们,这算什么事?

某位前NBA球员(现在在海外联赛打球):除了NBA的球迷,其他地方的球迷有时的举动真的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我记得有场比赛结束后,有位球迷想要打我们的教练,就因为他不满意教练比赛时场边的执教方式。我们教练站在看台前,这位球迷想飞过来打教练一顿,还好有安保人员把球迷拉开了。

某位近期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我亲身经历最可怕的一次球迷暴动是在希腊联赛,当时我们是主场作战,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还落后。这场比赛双方咬得很紧,在终场前2分钟时,我们只落后4、5分,还是有希望赢下比赛的。

然后裁判出现了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判罚,接下来的事情你应该能猜到。对的,球迷们把能扔的都扔进了球场里了,什么橘子皮啊、卫生纸啊、纸筒啊,能找到的东西都扔进场内了,场内堆了一堆垃圾。比赛也因此中断了20分钟,安保借助这段时间把搞事情的球迷都请了出去。最后比赛还是继续,打完最后的两分钟,可是主场的氛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比赛的结果是我们输了,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球迷们又按不住了,开始乱扔东西。球员们都一路小跑着回更衣室,球迷们就冲着球员变本加厉地扔东西。当时的感觉就像“奥本山宫殿”事件一样,那也是我经过的最可怕的一次球迷暴动。现场没有人能出来按住球迷,裁判没办法,现场的安保人员也没什么办法,一些警察也束手无策。

要是在美国,像这种情况,带头搞事的球迷会直接被拘捕。而那里的球迷却没觉得这事没有什么,不过通过这件事你也能感受到那场比赛有多激烈。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某位前NBA后卫(曾经在欧洲联赛打球):看台上常常有人打架,丢杂物的球迷也有。希腊联赛每一场比赛场地上空都烟雾缭绕,因为球迷们会在场馆里大大方方地抽香烟,所以比赛场地搞得就跟仙境一样。

某位前NBA球员:听说在欧洲联赛还有球迷会把硬币放在火上烧烫了以后,往球员身上丢。因为海外联赛大多数球馆是允许抽烟的,所以带着打火机去看比赛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很多球迷就是故意想伤害球员,这个时候板凳席后面的透明挡块就很重要了。

医疗待遇的问题

某位前NBA球员(曾经在好多国家的联赛打球):我记得有段时间我身体有伤病需要调养,但是球队的训练是一天两次,有时候是一天三次。球队不管我的伤病要求我打比赛,我当时就觉得很过分。于是向球队请了一个礼拜的假期,可是球队不同意。后来要打联赛里一支最弱的队伍,我就问球队:“能不能让我休息一场?”球队告诉我:“不行,坚决不行。我们不同意有球员可以不打,不管你是不是有伤,也不管你是不是美国球员,只要你不是残疾,那就必须上场打球。”

后来我的伤病越来越严重,可球队还是不管不顾,让我带伤出战。我受不了了,开始想办法和他们周旋,就像“我下场比赛可以打,但是我训练就不参加了”等。虽然我和球队沟通过很多回了,可是他们并不管我的死活,只要有比赛、有训练,就会来疯狂敲我门,骂我和我的经纪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然后我去找了医生,医生告诉我:“比赛不能再打了,需要半个月的休息时间。”不过后来我发现看医生也没什么用,球队强行闯进了医生办公室,改掉了医生的诊断结果。上一秒医生还跟我说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休息,现在他又说着球队让他说的话,做着球队让他做的事,就像个傀儡一样。因为什么呢?因为诊所是球队开的,医生的薪水也是球队发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忍耐,继续带伤出战。那个赛季75%的比赛我都出战了,想想我都后怕,还好我的身体熬过来了。我感觉当时就跟被虐待了一样,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我也听过。有的橄榄球队会要求受伤的球员提前归队,按照球队的要求出战,只是我还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事。

某位近期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有一年我在一个亚洲的国家打外援,我在联赛的得分榜上排在前列。可是就因为我在季后赛扭伤了脚踝,然后就被球队裁掉了。当时我的脚已经不能受力了,一点都不行,可是球队医生和训练师还在告诉我:“没事的,你可以好起来。”当时我认为我需要一双保护靴,不能再比赛了。而球队方面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让我去冰敷,继续出战接下来背靠背的第二场比赛,

可是我最后发现我的脚实在不能受力,根本不能出战第二天的比赛。于是我就对球队说:“我现在连跑动都不行,明天的比赛肯定不能打。你们最好让我休息一天,说不定过两天我就能康复。”结果呢?他们直接喊来了另一位美国外援,第二场比赛让他顶替我出战。后来我得知,球队早就把外援请来了,打算看我伤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把我给替换掉。球队一个星期前就喊来了这位外援,早就有把我换掉的打算,如果我因伤不能打比赛,那么我立刻就会被取代。

后来我还是和取代我的那位外援联系了,毕竟我们都是在海外联赛挣钱糊口的美国人。互相之间也都可以理解,也都明白球队那些手段,所以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问题。当然故事的结局是我被球队裁掉了,虽然我比赛表现一直很出色,联赛最出色的得分手之一。但是我季后赛扭伤了脚踝,所以我就被球队踢出去了。

某位NBA现役球员(有过短暂效力海外联赛的经历):我在海外联赛打了一个月后,一次训练后我拉伤了腿筋,接下来的比赛也不能打了。我驱车几个小时去最近的大城市里检测伤情,然后进行了一些腿部的检查,做了超声波,没有做核磁共振。反正他们一直没说英语,我听不懂当地的语言,所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可是我并不相信我的教练和训练师,我不认为他们会为我做出好的打算,当时我很想知道我腿部的情况,内心很慌。

拉伤腿的时间是周一,之后的一场比赛打不了了,但是球队却要求我下一场比赛出场。我要是身体没问题也想上场啊,但现在一瘸一拐的怎么打?真的,我觉得自己腿部情况很糟糕。但是最终我还是上场打比赛了,表现并不好,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比赛时我很痛苦。为什么我要带伤出战?还不是担心球队会因为我的伤势把我给裁掉,甚至因为我不能打比赛就不给我付薪水了,我听说过这支球队能干出来这种事。

所以我不要命了也得上场,尽管我明明知道不应该打的。

两天后的球队训练,果然不出我所料,球队要求我参加。我又同意了,为什么呢?害怕丢饭碗呗,更何况我当时才刚来球队里不到两个月。球队的训练通常刚开始都是大量的跑步热身,他们让我加速冲刺,如果我当时录下来的话,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我的腿伤有多严重。这次加速冲刺让我的腿筋伤势再次恶化,我真的受够了。这回我休息了两周的时间,我告诉自己:在腿部伤势没有恢复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归队了,不能让他们这么糟践我的身体。就这样,球队在我养伤的时候还在问我:“真的打不了吗?15分钟呢?试试看吧!”我直接跟他们说:“不可能,我受伤了,不会打!”

讲真,说出坚决不打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这样做你很可能随时被裁,很可能一分钱都领不到。

某位前NBA球员(现在在海外联赛打球):之前有些队友跟我说过一些经历,球队方面的伤病报告显示已经恢复健康,可以打比赛了。但是他们把拍的片和医疗报告寄给家乡再次诊断时,答案却完全不一样。家乡的医生说至少应该休息一到两个月,不能打球。球队方面会强迫球员打比赛,临时想要找到一位替代球员很难。要是被球队知道你偷偷地去找其他医生诊断病情,那么球队很可能就会裁掉你,换成其他球员。而理由是“不听从球队安排”,真的是有理说不清,现实有时就是这么残酷。

很多球员说欧洲联赛会缩短你的职业生涯,因为欧洲联赛的球队每天要训练两次,而且球队经常要求你带伤出战。所以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可靠的经纪人,在签约之前调查好对方的情况,不要在所有合同里挑一个薪水最高的签了,这一点很重要。

更离谱的故事

某位前NBA球员:我在以色列打过球,有一次球队发短信告诉我:“今天晚上要到那间铁房子里睡觉。”以色列你懂的,那里不太安定。那天晚上以色列动用了“铁穹导弹防御系统”,说得简单点,就是用来拦截空中的导弹的。举个例子,假如加沙地带想要用导弹轰炸以色列,“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就能拦截加沙地带的导弹。对了你或许想问:“铁房子又是啥?”以色列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子里再造一个铁质的小房间。窗子、门、墙壁等等都是用铁做得,这样的话就算导弹打中了这个铁房间,你也有机会活下来。

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到铁房间里睡觉了,因为有铁房间我倒没有太害怕,球队告诉我:“没事的,这个铁房间就算被导弹击中了也没事。”想想真的是太疯狂了。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威利-里德(NBA有三年职业生涯,2015年在海外联赛打球):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打过球,球队为了宣传,就说我是威利斯-里德(纽约尼克斯队的名宿)的儿子,神经病啊!我不下于一百万次告诉过他们:“我不是威利斯-里德的儿子,我再说一遍!”我是搞不懂,他们是听不懂我说话还是球队故意想误导别人进行宣传,反正他们一直说我是威利斯-里德的儿子。

我的祖母和父亲跟我说,威利斯-里德和我们的确有血缘关系。威利斯-里德是我祖母的第一代表亲,而我根本就没见过他,也不存在任何的关系,而我更加不会是他的儿子。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时候,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人们都会说:“看,威利斯-里德的儿子!”什么鬼啊,他们只认识威利斯-里德的名字吗?他们听不懂英文,所以我和他们也解释不清,后来都懒得理他们了。

而球队方面继续拿这个招摇撞骗,拿“威利斯-里德的儿子”做噱头吸引众多的人前来看比赛,我怎么说都没用。

我觉得这件事真的特别蠢,两个月之后我都要走了,他们还以为我是威利斯-里德的儿子呢……

大卫-奈斯(在海外联赛打过球,执教过布鲁克林篮网,现在是训练师):我差一点就死在了中国,当时我不是在中国联赛打球,而是参加一个训练营好像。然后在天安门广场前面,我吃了一份我以为是鸡肉串的东西。

在中国吃东西,吃之前你要弄明白你吃的到底是什么,成分和原料都要完全弄清楚。我吃完那些类似于鸡肉串的东西,第二天我起床后难受死了,感觉要因为食物中毒而一命呜呼。后来找到了医生,他问过我的情况后说:“你可能吃到老鼠肉了。”当时我们因为涉嫌在天安门广场前非法集会被扣留在那里,不能离开。因为肚子饿,所以就随便找了点吃的东西,现在我后悔死了。

第二天还要继续参加训练营,这次的经历真的像噩梦一样。

某位前NBA球员:我在一个亚洲国家打过球,有一位队友想和我比一下谁的小弟弟更大。他说这是球队里的惯例,新来的都要比一比谁的小弟弟更大。他说这话的时候看起来很认真,一点没有开玩笑的意味,或许是我不懂他们的幽默。不过他好像真的做好了比赛的准备……

然后那一天,真的是很“诡异”。

乔丹-克劳福德(在NBA有六年的职业生涯,曾经在中国联赛打过球):我第一次去中国联赛加盟的是新疆飞虎俱乐部,可是刚去我的身体就出了些奇怪的问题。突然有一天我的眼皮睁不开了,看东西得抬起头调整角度才行。但是眼睛也不是完全闭起来了,就是没办法彻底睁开。去检查医生告诉我用眼过度,眼睛疲劳需要休息。还有可能是我水土不服,刚来中国身体有些不适反应。最后我还是留下来了,打了有5场比赛。

赛季开始前就有这个毛病了,讲心里话,我对于自己的CBA职业联赛的经历还是有很高的期待的,我期待自己在这里打出精彩的表现。因为我要是在NBA,肯定不会有这么多的球权,在这里我成了球队扛大梁的人物,所以我想看看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究竟能拿出怎样的表现。

事实证明,我的表现的确挺棒的。我在CBA最后的一场比赛里,砍下了49分。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的眼睛几乎睁不开(乔丹-克劳福德五场CBA的比赛场均29.4分)。后来因为病情我还是决定回家,球队方面是竭力劝说我留下。他们甚至还把我送到了上海去找美国医生检查,我当然听从了球队的安排,这样我才能拿到我该拿的薪水。虽然协议里剩下的薪水因为我不打了而拿不到了,但是我还是决定回到了美国。

回到美国后,医生还是没有检查出我眼睛的原因,不过好在两个礼拜之后,莫名其妙地就好了。眼睛也逐渐能睁开了,可能真的是眼睛疲劳吧。再过一个半月之后,我的眼睛就彻底恢复了。乌鲁木齐那边空气质量不太好,我在那里身体不太舒服,这也可能是我眼睛出问题的原因之一吧。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现在想想真的有点稀奇。

艾什顿-吉布斯:我在格鲁吉亚联赛打过球,那里臭虫的问题很严重。在那里打球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一直努力训练保持体型,希望抓住将来的机会。那一个月里,球队安排我住在一栋脏兮兮的建筑里,床上的臭虫快把我逼疯了。也没有人帮助我解决,我指望通过不断地换床单解决。我在那里住了有两个礼拜,为了能拿到球队的薪水,我也不想去抱怨。后来拿到薪水后,我自己到外面找了个宾馆,我真的受够了那些臭虫了。

特伦斯-乔伊纳(过去六年去过很多国家的联赛):去年我在沙特阿拉伯打球,有场比赛第三节的时候,我已经拿下了45分,但比赛突然就暂停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要去祷告……整个球场的所有人,球员、裁判、观众都去祷告了,这就是他们那里的文化。打了一段时间后,我也慢慢适应了,他们一天要祷告五次。有时我们还在训练呢,只要到了祷告的时间,所有人都停下正在忙的事,专心祷告。祷告完才回到训练里,祷告时我一般会自己做些祷告,因为我是信奉基督。

前往海外联赛打球最疯狂的经历

莫-埃文斯(在NBA有九年的职业生涯,早期在希腊和意大利打过球):我NBA的新秀赛季是在明尼苏达森林狼打球,然后我就去到海外联赛打了两年,然后又回到NBA。关注NBA的球迷们可能有一件事不知道,在欧洲球员抽烟是很正常的。

我记得我当时注意到这一点时很震惊,我们球队刚刚结束投篮训练,我们正在为一个重要的锦标赛做准备。当天就有比赛,一直到周末才结束。就在结束投篮训练后,球队里有一半的球员就开始一根接一根地抽起了烟。

我当时心里默默地想:这和我当初在NBA里跟着凯文-加内特一起打球相比,差距也太大了。

阿多尼斯-托马斯(前NBA球员,在意大利和土耳其打过球):我在海外联赛最疯狂的经历应该就是我在罗马的马路上逆向行驶吧,在去意大利之前我也没怎么了解过这里,也不会意大利语。所以当时我也不知道我在逆向行驶,也没有什么担心的,然后就一头冲进了前方的车流里。交警还以为我酒驾,检查完并没有,我只是不认识马路上的标志。

某位前NBA球员从(曾经在海外联赛打过很多年):我在土耳其联赛打球的时候,有场季后赛半决赛的比赛。当时每场比赛打完后都会有球迷聚众斗殴的事情,但这不是让我觉得最疯狂的。有一场比赛我们是主场作战,球队的老板从他的位置上走下来中断了比赛,让我们都回到更衣室。老板是土耳其当地非常出名的商人,身价不菲,有很多家大公司。当时他直接走到场上,表示如果裁判继续吹哨子有偏袒的话,我们就不打这场比赛了。哇,这是我见过最硬气的老板,也是我见过球队管理层给球员最大的支持。

二十分钟之后,裁判来请我们回到场上继续比赛,然后比赛就很圆满的结束了。

听完这些球员们的故事后,虽然有的的确不可思议,有的也实在是难以忍受。但是海外联赛也没有那么恐怖,它的存在肯定有存在的意义,而且我们是让球员们挑最疯狂的说。尽管海外联赛有许多负面的故事,但是几乎每一位球员都认为自己的海外联赛生涯很有意义。

其中还有些球员认为自己如果没去过海外联赛,最终也不会有机会进入NBA。有些球员还是很感谢海外联赛给了他们不错的报酬,能够养家糊口,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有的球员还表示这也是去世界各地旅游,了解各种各样文化的机会。很多球员都表示他们与其在NBA坐冷板凳,还是更愿意前往海外联赛征战。

最后,这些球员也都一致表示,能够凭自己热爱的运动养活自己是多么幸福的事,虽然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曲折。

原文:Alex Kennedy

编译:晴天

直播吧翻译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