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白髮龜茲,大唐守將的53年青春令人落淚

:兩萬精兵守西域

唐朝的安西都護府,是一個劃時代的機構,管理西域,鎮守西部邊陲功不可沒。在唐朝中期,這裡發生過一篇讓無數後來人敬佩、感動、哽咽的千古史詩。

故事的開頭是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都護府的守將不知何許人也,但是知道有一個副將叫郭昕,此人是郭子儀的侄子,當然,當年郭子儀還是桂州都督府長史,並未有後期聲名顯赫。

安西都護府駐軍兩萬,都是精兵良將,大唐剛經歷過開元盛世,國力強盛,這兩萬守軍足以震懾整個吐蕃西域等國。

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白髮龜茲,大唐守將的53年青春令人落淚

西域唐軍

:安史之亂段音訊

大唐由盛轉衰的事件發生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一發不可收拾,長安洛陽頃刻被攻陷,西域守軍接到命令,主力部隊火速東進馳援李光弼部隊。西域守軍驟減,郭昕臨危受命,帶領這隻幾千人的部隊,暫守待命。大唐風雨飄搖,吐蕃和安祿山合謀,趁機侵入大唐河西和瓜州,使整個西域與朝廷中斷聯繫。郭昕餘部成了斷線的風箏。8年安史之亂,唐朝廷歷經萬難,雖然平定叛亂,但是國力憔悴,再不復盛唐榮光。在此期間,由於吐蕃的秘密封鎖,使當時朝廷,包括郭子儀在內,都以為西域已不復存在,西域的守軍早已陣亡。

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白髮龜茲,大唐守將的53年青春令人落淚

安史之亂時的地圖和龜茲的位置

:五十三年人已老

事實上,郭昕率領西域唐軍殘部,面對吐蕃的侵略,頑強抵抗,從未投降。

只有幾千人的大唐守軍,一方面等待祖國救援,另一方面輾轉抗敵。整整53年,當年的愣頭青小夥們戰士、病死已不只還剩多少人,可是剩下活著的人都不是孬種。據說當時敵我實力非常懸殊,郭昕和他的士兵們和當地的少數民族合作,和回鶻合作,想盡一切辦法抗擊吐蕃。當時孤立無援,郭昕和他的士兵們就地取食,野菜樹皮凡是能吃的,基本上都吃過。

我們如今很難想象,一隊孤軍,一座孤城,他們如何堅持下來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作為大唐男兒,抗擊外敵,保家衛國的家國情懷,作為他們53年的精神支柱。公元808年,他們還剩下最後一個據點,那就是孤城龜茲,吐蕃的國王換了4個了,新國王為了立威,不惜一切代價攻佔龜茲城,大唐老兵們最終不能堅守。當吐蕃的士兵攻入城內時,發現守城的將士早已滿頭白髮,連舉旗的士兵都顫顫巍巍,任然堅持作戰。

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白髮龜茲,大唐守將的53年青春令人落淚

白髮將軍白髮兵

:白髮龜茲人落淚

也許最後一次戰鬥,古稀之年的郭昕,高舉長矛,用他不在洪亮的聲音,號召身邊的老夥計們迎戰。

也許最後一次戰鬥,年邁的弓弩手,舉著年輕時曾經受傷的左臂,熟悉的瞄著目標,可能只是模糊的目標。

也許最後一次戰鬥,滿頭白髮的鼓手,捶打著變形的牛皮破鼓,力度不大,聲音不響,但是足以喚醒龜茲。

也許最後一次戰鬥,長鬚戰士,跟著他們的夥計們,笑迎強敵,因為他們早就想好了結局。

也許最後一次戰鬥,城內一匹剛出生的馬兒,不解的望著城門,也許它以為士兵都是白髮蒼蒼吧。

萬里守孤城,開門白髮兵,誰不憐父母,誰不念朝廷。父母應不在,援軍何時生,我等古稀年,魂斷龜茲城。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