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张守珪城墙摆宴,大胜吐蕃

空城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败战计第二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这句话的意思是兵力空虚之时,故意显示防备空虚的样子,使敌人产生疑惑。这样以柔敌刚的方法对付强大的敌人,是奇计中的奇计。空城计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疑兵之计,用外在的表现让敌人产生错觉。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张守珪城墙摆宴,大胜吐蕃

空城计的名字来源不详,但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空城计确实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在楚文王死后,他的弟弟子元在楚国把持着朝政。子元非常的喜欢自己漂亮的嫂子息夫人,为了讨息夫人欢心,同时又显得自己很有能力,就前去攻打当时的郑国。进展十分的顺利,直逼郑国国都之下。当时郑国都城的兵力有限,打不过楚国,阻挡等待援军又阻挡不了太长时间,于是当时的大臣叔詹分析双方的利弊献出一计。郑国国君听了很高兴,一面按照叔詹的计策行事,一面派人前去向齐国求援。当时郑国的都城一切照旧并且城门大开,摆出一副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国的先锋部队到达之后,看到这一景象不敢妄动。当子元来到的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也觉得奇怪。当他仔细观察的时候,隐约看到了郑国的战旗,和士兵,认为有诈。齐国收到求援信后联合了鲁国和宋国前去搭救郑国。子元听到援军到来的消息之后,立刻命令手下营寨不拆,连夜撤离的命令。第二天早上众人一看楚营空了,也认为是空城计。叔詹一看就说军营中已经没有人了。如果有人营地上空不会有那么多的鸟。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张守珪城墙摆宴,大胜吐蕃

历史中最著名的空城计是诸葛亮摆下的。当时的诸葛亮因为错用马谡而失去了街亭这一战略要地,魏将司马懿率兵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城池冲了过来。诸葛亮呢原本的五千士兵有两千五百人去押运粮草了,将军呢?更是一个都没有,只有一大堆的文官,诸葛亮借助当前的局势布下了空城计。他将四个城门大开,又在每个城门空派了二十假装百姓的士兵,在门前洒扫,同时将城内的所有战旗全都收了起来。诸葛亮自己则带着两个书童在城楼上,弹琴焚香。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后,看到这一景象没敢动,同时通知了司马懿。司马懿一听认为这不可能,当司马懿看到后,也是心中起疑。认为城内有大量的伏兵,因为在他眼里诸葛亮从来不打无把握的杖,就这样诸葛亮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张守珪城墙摆宴,大胜吐蕃

唐朝时期的张守珪所摆下的空城计应该是最大胆的空城计了。当时吐蕃人进攻瓜州,瓜州当时的守将王君涣战死,张守珪被派到瓜州做刺史。张守珪刚到任就让士兵和军民修筑已经打的破破烂烂的城墙,来阻挡敌人的进攻。但是城墙还没有修筑好呢,吐蕃的军队又打过来了,这下可如何是好?张守珪这时就开始使用空城计了。因为当时敌众我寡,武器装备也不多。所以他命令所有的将士在没有修筑好的城墙上摆开宴席,又找来乐工吹拉弹唱。吐蕃人一看心中生疑,认为有埋伏,还没打呢,就跑了。张守珪这时派人追击,将吐蕃人打的大败。他这一计用的比上面的两个人用的都要大胆,居然在所有人在城墙上面摆宴。如果当时使用不当的话,这将是他们人生当中最后一顿饭。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张守珪城墙摆宴,大胜吐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