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與NBA的差距在哪裡?

林色芬

cba和nba的差距可以體現在影響力上,可以體現在人種上,也可以體現在觀賞性上,然而,我認為最大的差距卻是球員自律的問題。



大家應該都知道當今聯盟第一人詹姆斯對於籃球的態度,嚴格的要求自己,每年花150萬保養身體,8年沒吃過豬肉的自律表現,這樣的球員完全就是天賦比你好還比你努力類型的。


但是反觀國內球員,幾乎賽後都是花天酒地的主,抽菸喝酒,垃圾食品都不禁,如此私生活怎麼能保證球場上高效的表現。除了球員本身自律性上的差距,還有國內對於籃球的理念問題。

閔鹿蕾教練就曾表達過庫裡這樣的球員並不入他的法眼,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很雷人?閔鹿蕾:“庫裡投籃確實是準,但是很多投籃有些隨意,首鋼隊不太需要這樣出手方式的外援,這樣的球員再好我們也不要,我們更注重的是團隊配合。”



的確,庫裡的出手是不合理,很隨意,然而正是這樣的不合理隨意,卻投出了單賽季402記三分球!試問,這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作為基礎,在對抗強度遠遠超過CBA的NBA,能打出這樣的成績嗎?不得不說,閔指導確實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了~

以上,就是我對此問題的看法。


一號球

1、體制問題

眾所周知,NBA從最開始就實行職業化的管理方式,經過了幾十年的運營,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極為完整的運營體系。無論是從球員還是球隊,都有著一套完善的管理準則,與電視公司的合作更是讓NBA每年的利潤達到了驚人的數字。而CBA在去年才剛開始實行公司制度,在姚明姚主席的大力推動下,終於讓籃協將CBA聯賽商務權和辦賽權全部交給CBA公司。這樣一來,CBA經營格局以統一經營為主,俱樂部將擁有更多的權利。

2、運動員自身的差距

這點並不單單指的是球員的身體素質上的差距,畢竟NBA聯盟還是以黑人為主,黑人的身體素質和黃種人的差距是巨大的。NBA球員和CBA球員的差距還是在於在平時裡的自律性,從這個賽季歐文開始吃素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億萬富翁在平時是對自身有著極其嚴厲的要求,每日都堅持著訓練和飲食習慣。而CBA的球員,連賽季開始前的例行體側都過的極為艱難。

總之,CBA相比於NBA還會一個很年輕的聯賽,最近CBA的改革也進行的如火如荼。CBA已經成為世界上除了NBA和歐洲聯賽之外最好的籃球聯賽,所以也不必妄自菲薄,CBA會有成長起來的那一天。


只關於籃球

CBA與NBA的差距在哪裡?

CBA與NBA差的實在是太多了,不是一點半點,從身體素質來說,CBA黑人偏少NBA偏多,黑人的身體素質真的是天生的好,單單是這點就影響到了觀賞性,比賽的劇烈程度等等。還有就是制度問題商業化問題,CBA發展不過20年,從覆蓋面,商業化來說,CBA差的實在太多了,NBA年收入可達40億美元,而CBA呢?



體育事業的發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最少也要5年規劃10年規劃這樣,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教育理念問題,還有就是社會環境問題。在美國100米一個大球場,在中國100米兩個大藥房!不是不想玩,有時候真的沒地方玩,硬件設施確實比較落後,比較少。

再者,是訓練問題,美國的訓練比國內的更加科學更加有針對性,姚明,周琦就是很好的例子。

美國很多人都是從小就接受系統的籃球訓練的,我們還在熬夜寫作業呢,別人參加的是籃球社區活動,我們參加興趣興趣補習班。


大禾火

CBA和NBA實在沒什麼可比性,差的是方方面面,球員能力、裁判能力、商業價值等等等等。



體育文化是在國家穩定之後才有可能繁榮起來,兵荒馬亂的誰會沒事看球打球的。老美在ABA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眼於籃球,而CBA職業化也不過二十年,因此從發展時間上就差了一大截子,底蘊自然不如NBA了。

此外,個人認為球員能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球員能力在,觀賞性強,看的人多,商業價值高,並且伴隨著關注度的增加聯盟也好越來越透明,這樣包括硬件設施、裁判能力等等等等也跟著發展起來了。


你郎的號

CBA於NBA的差距不在籃球,更與文化扯不上關係。日韓,歐美的文體娛樂活動之所以引領潮流數十載,始終位於潮流前線,是因為這些國家純屬發達國家行列,民富國強,民生有保障,在口袋充盈,後顧無憂的條件下,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體育或娛樂,都可以玩,想法設法的玩。除了先天體質差異,我們的後天體制相差不止一點點!說白了,民生乃萬源之本,一味大一味強,不解決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民生問題,玩不起來,至少不能如歐美一般,瘋狂的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