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什麼願意讓他跟劉備走?

weiyiserg

且說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具說欲救徐州之事。瓚曰:“曹操與君無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備已許人,不敢失信。”瓚曰:“我借與君馬步軍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趙子龍一行。”瓚許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後,往徐州來。

由此可見,整件事情是劉備要去救陶謙,向公孫瓚借兵借將,因此公孫瓚便借給了劉備二千人馬加上趙子龍。注意,這只是借,不是送給劉備。就是讓趙雲暫時帶著兵去幫劉備打,打完還要回來的。實際上曹操退兵後,趙雲也確實回到公孫瓚那裡了。

至於公孫瓚為什麼要借給劉備兵將,這就更好理解了。劉備在演義中是一個人格魅力很高的人,公孫瓚也是一個豪爽大方的主。再說他倆的關係非常密切,都是盧植的學生,同窗好友。當初劉備打了督郵,是靠公孫瓚的推薦成為平原相;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劉備跟隨公孫瓚,虎牢關前張飛迎戰呂布,救了公孫瓚的性命;磐河之戰的時候公孫瓚被袁紹打敗,又是劉備帶兵前來,扭轉了戰局。從這個意義上,公孫瓚對劉備有恩,劉備對公孫瓚也有恩,兩人感情很深,借一員將領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當然,若是按正史來,曹操進攻陶謙,實際上是當時關東兩大軍閥聯盟之間的對陣。曹操是屬於袁紹、劉表聯盟的,而公孫瓚、陶謙和孔融都是屬於袁術、孫堅聯盟的。這樣的話,公孫瓚派兵幫助劉備就更是合情合理了。只不過,歷史上趙雲並沒有跟隨劉備去徐州,反而很可能在劉備出發之前,就已經離開公孫瓚隱居了。


巴山夜雨涮鍋

同學情誼深似海。劉備與公孫瓚曾共同師事於盧植,所以說,劉備與公孫瓚是同舍,這關係的存在,公孫瓚自然是放心把趙雲借給劉備。


公孫瓚把趙雲借給劉備也不單單是同學關係,更重要的是為了攻打袁紹。當時公孫瓚的手下田楷奉命攻打青州地區,為了增加作戰的成功率,所以派劉備去協助田楷,可是劉備缺了騎兵首領,於是公孫瓚便派趙雲當劉備的主騎。

這樣做還有個原因,就是公孫瓚有點不信任趙雲,因為他是外鄉人。《三國志·趙雲傳》這樣記載到: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所以,公孫瓚對趙雲也是有提防之心,公孫瓚委以重任的往往是幽州人,把他借給劉備正好可以檢驗趙雲對他的忠心,還能賣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當然,還有趙雲能力的原因。雖然演義中把趙雲寫的很厲害,但是趙雲在公孫瓚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功績,公孫瓚沒有給趙雲嶄露頭角的機會。所以,當劉備借趙雲時,公孫瓚並沒有顧忌。

劉備借趙雲比借荊州輕鬆多了,而且趙雲本就與劉備交好,所以當公孫瓚死了,趙雲立即投向劉備。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這個問題首先就是偽命題,因為在亂世,別看你公孫瓚是河北名將,但是不管是勢力還是兵力規模以及聲望都不如袁紹,在此種情況下,為何公孫瓚旗下的白馬戰士只有趙雲一人跟著走了,其餘的人呢?去了哪裡?這個偽命題並不能說明什麼,也不能說明誰怎樣就好,不要忘了三國志記載當中陳道可是在武藝計謀和忠誠上都不輸於趙雲的,陳半坡一站是誰護著就被逃出生天的,是陳道不是他趙雲,夷陵之戰火燒劉備是誰率領白耳兵800壯士死擋著東吳追兵的,陳道,才有了劉備的被趙雲接應別忘了東吳追兵弓箭手可是一直在放箭矢的,而陳道我沒有記錯是劉表賬下的校尉


jsax1

趙雲,常山人士,當時常山是袁紹的勢力範圍,但趙雲一心擁護漢室,所以沒有選擇有狼子野心的袁紹。而此時袁紹正在與公孫瓚交戰,所以趙雲就去投奔公孫瓚了。在公孫瓚處,趙雲被公孫瓚刁難,問:“你為什麼不選擇近在咫尺的袁紹,而來投奔我呢?”



初來乍到的趙雲就被公孫瓚懷疑,再加上公孫瓚任人唯親,大小戰役總是讓親信衝鋒在前,而趙雲只有在後方應援的份,可見趙雲在公孫瓚眼裡是沒有份量的,更不會被重用,可憐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時劉備也在公孫瓚帳下,見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甚至驚奇,劉備十分欣賞趙雲,於是便藉機接觸趙雲。適逢公孫瓚派遣劉備迎擊袁紹,劉備藉機向公孫瓚索要趙雲在帳下效力,公孫瓚正好藉此機會送個順水人情,就把趙雲派去劉備帳下了。其後趙雲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趙雲深感在公孫瓚處得不到重用,就一去不復返了。後機緣巧合之下與劉備重逢,有感劉備知遇之恩,愛惜人才,從此便跟隨劉備南征北戰。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趙雲在劉備帳下屢立戰功,被稱為“常勝將軍”。而那句“常山趙子云是也”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駟馬奔

要歷史的角度來說估計得半天說,但要是從生活中舉個機子你們一下就能明白!

比如有一個你比較賞識的好友,有困難了找你幫忙,雖說有抱負也有能力,但他家中很窮,窮到什麼程度呢?差不多就是要靠借別人的錢才能生存!這一天,他想要找你借200百萬啟動資金去開公司,你借不借?哪好,你說你也有困難一下拿不出來,那行我就在你公司借個人暫時用下可以可以?等把這事辦了的差不多了,就讓他回來!

你說你選那樣?當然借個人他用下嘛!200萬啊!你跟我開玩笑呢?你這麼窮,你要掛逼了,我找誰去啊!何況這個人還是我的,只是借個他用下而已,這樣即抹開了面子,也不用擔心損失200萬!況且劉備還欠下一個人情,他公孫瓚還撈著一個仗義的名聲,一舉多得啊!說不定公孫瓚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心裡樂呵的很呢!

那個時候的劉備四處找人借兵,而且張口就借,說句實話,誰那點家當不心疼是吧!借一個人總比借幾千上萬個人划算吧!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個人哪都是有變數的,都是有自己的志向,跟著劉備過後,久而久之他發現劉備是個英雄,那麼英雄都是惺惺相惜,自然就一直跟著劉備,最後誰知道公孫瓚又被袁紹給滅了,就即使趙雲有那個忠義之心想回去,現在公孫瓚也掛了。那麼趙雲也就自然而然,理所應當欣然的跟著劉備了唄。


人生幾何147324549

公孫瓚和劉備是同學,老師是盧植,關係非常好,而且趙雲在公孫瓚眼裡只是一個棋子,說好聽點是一個普通的將領,公孫瓚根本沒重用趙雲,也不知道趙雲能打(趙雲可能沒大家想的那麼能打,可以去看看我發的視頻,他在劉備那也只是警衛處長),就好比你老同學找你借你覺得微不足道的東西,你當然會借,讓他跟劉備走能賣給老同學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