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在這個春天

我想帶你去看十五朵向日葵

想執起畫筆塗抹自畫像

然後在有烏鴉的麥田做一個夢

醒來看見浩蕩的星空

走吧,走吧,去那個叫大芬村的地方

那裡是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 以藝術油畫為牆體

距離深圳布吉三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一個並不起眼的村落,它的名字叫大芬村。類似雲深不知處的神秘,然而一走進這座佔地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就深深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在這裡,不但可以見到國際上著名油畫家的作品,而且可以瞭解國際油畫市場的走勢。

因為這裡不但云集了全國各地2000多名畫家和畫師,而且200多家畫廊複製的油畫作品都是市場最流行的名畫。這裡是中國梵高的故鄉,被國內外的藝術同行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村落很小,不到2小時就能走完,但是洋溢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它被滿載顏料、油畫、粗細不一的畫筆、各種紙張的商店塞得滿滿當當,在這偏遠的小村展示出另一種別生光彩的西方藝術。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而隨處可見的畫工,就是這一切的創造者。深圳大芬村8000名畫工夜以繼日地趕製著一批批世界名畫,銷往全國各地,他們畫的最多的,是梵高。你很難相信,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擺放在流光溢彩的玻璃櫥窗內的《向日葵》仿作,是出自這樣中國偏僻村莊的畫工之手。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 講述深圳大芬油畫村的農民畫工的紀錄片《中國梵高》

《中國梵高》記錄了大芬畫工轉型的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難、掙扎,絕望與希望,個人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碰撞與妥協。大芬畫工的轉型同時映射了21世紀中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轉型中的複雜與矛盾,也批判了當代主流藝術圈的排他性,和社會賦予藝術價值的荒誕性。

不過如果你去了,可真不能隨便拍,因為很多畫廊的門口都寫著“禁止拍照”,也許是因為防止有人剽竊他們的創意,當然也可能還有另外的隱情。不過也有很多畫家和畫廊老闆會欣然讓你拍照的。如果你要去大芬村旅遊,建議在你拿起相機之前,也徵求一下他們的同意,會讓你的這次大芬之旅,變得更加愉快。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在大芬村轉了幾圈,仔細問了油畫的價格,大部分畫廊的油畫都並沒有那麼昂貴,所以來這裡旅遊,最大的吸引力不僅只是欣賞藝術,而且可以看上你喜歡的油畫,隨手買上幾幅油畫,帶回家,掛在你的書房或者客廳、臥室,甚至是餐廳,可以成為一道養眼的裝飾。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大芬村,一個梵高養活的村莊

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畫,不斷地畫。

他們的筆下,不僅是色彩和顏料,而是濃縮的文明。

而大芬村的背後,也暗含著鄉村經濟轉型的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