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

好母親一定是防患於未然的,在當代信息化社會,人文素質顯得尤為重要,什麼都要求超前意識。所以很多父母還在備孕期就開始學一些相關知識了。

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2.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現在的家庭很多父愛是缺失的,理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在外打拼。所以孩子教育就自然落到了母親的身上。如果母親重視孩子,會經常學習別人家成功的案例,知道自己孩子什麼方面是短板。

我認識一位剛上初中孩子的母親,她也是初中畢業,但是這麼多年學的東西早就忘記了;為了能夠讓孩子注意力集中,每天孩子放學回家,她要求孩子把在學校學的重新教自己一遍,所有的語文和英語的課文都背的滾瓜爛熟,這樣孩子上課就必須好好學習;就這樣,整個初中他們一起學習,孩子的成績也一直位列前茅。

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3.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好的習慣就怪孩子,怪老師,怪學校,其實父母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父母關係的折射,家庭不和諧的象徵。教育好孩子,更多要家庭和諧,有一個溫馨的家。

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4.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關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全社會都有正確的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回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適應。

好成績一方面是老師教出來的,但在應試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好成績越來越傾向於父母投入的精力和汗水。

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5.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孩子一般都會在初高中時期出現叛逆期,很多話聽不進去。尤其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和進入更年期的母親,他們是針尖對麥芒,而優秀的父母會遵守三個原則:

第一,傾聽,聽孩子的訴求,明白孩子的意思;

第二,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分析事情的原委;

第三,建議,給出自己認為合理的建議,或許孩子不會採取,但是要給意見。

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大人做的最差的,因為中國父母一向很強勢,聽父母的話的觀念更強烈一點。

莫言: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養的

其實孩子有好成績是令人高興的,但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品質。在成才之前,首先要成人;意志、胸懷、品德這些因素不是學校老師能夠決定的,可能通過後天學習養成,但是父母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標榜;你什麼樣,孩子很可能什麼樣。

所以,要求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前,大人們,你自己一定要先做一個規範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