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遼瀋戰役紀念館,瞭解那段歷史

2017年4月15日,週六,在興城出差,決定去遼瀋戰役紀念館看看。在興城火車站坐上車,一小時後即到錦州,來之前在網上了解遼瀋戰役,做了些功課。車過塔山時,看著窗外,我就在想,那場阻擊戰,應是這片土地上最熱鬧之時了吧。遼瀋大戰,雙方陳兵上百萬,也是歷史上,在遼瀋大地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了,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出錦州站,走路十多分鐘即到紀念館。一進門,寬大的臺階直通一個高大的戰士衝鋒銅像,臺階兩邊有很長的烈士名錄牆。紀念館9點開門,憑身份證可免費領券,入場參觀。我先在門外轉了轉,看到一個朱瑞雕像,朱瑞是當年的炮兵司令,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沒有之一。紀念館左側有三架飛機展覽,強五、轟五、殲六,以及各種大炮。

參觀遼瀋戰役紀念館,瞭解那段歷史

遼瀋戰役紀念館

紀念館分四個部分:戰史館、支前館、英傑館、全景畫館,我感興趣的是戰史館和全景畫館。有十幾歲的小學生在做講解,我沒有跟著去聽,一個人慢慢地一幅幅仔細看過去。最後的全景畫館還是挺震撼的,據說是國內第一家,360度的巨幅畫面,展現了當年攻克錦州的宏達場面。

參觀遼瀋戰役紀念館,瞭解那段歷史

360度全景畫一角

此行我主要就是想了解那段戰史,至此基本瞭然,簡要記之: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我軍最高領導層果斷決策,調配大批部隊和幹部往東北趕。東北如此重要,毛主席就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即使所有的根據地都丟了,我們只要東北都行,當然不丟就更好了。”

剛入東北處境最是艱難,主要做站穩腳跟的工作,整編土改剿匪,之後就是防守反擊,再往後可以主動進攻了。至遼瀋戰役打響,敵軍已基本被孤立在瀋陽、長春、錦州等幾個大城市,補給甚至需要空運。我覺得,到這個地步,即便大決戰尚未開始,敵軍也是迴天無力,敗局已定了,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打響。

第一階段,包圍錦州。敵軍以錦葫方面組成東進兵團,瀋陽方面組成西進兵團,東西對進,以解圍錦州,東野4縱打的“塔山阻擊戰”尤其艱難。最終攻克錦州,震懾之下,絕望的被圍長春守軍起義,長春解放。

參觀遼瀋戰役紀念館,瞭解那段歷史

錦州攻堅戰,塔山阻擊戰沙盤

第二階段,瀋陽方面的西進兵團繼續西進,東野10縱在黑山、大虎山頑強阻擊,為攻錦部隊北上贏得時間,最終,合圍廖耀湘的西進兵團。西進無望,廖南下營口港,想從海上撤退,被獨二師迎頭攔住,獨二師的重炮讓廖誤以為前方是我軍主力,於是做出“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決定”,掉頭去往瀋陽。十幾萬大軍被圍追堵截,再想掉頭談何容易,立時大亂。我軍也打亂了編制,林彪果斷下令,“不要等命令,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衝,哪裡有敵人就往哪裡打”。亂中取勝,僅兩天時間,全殲廖耀湘十幾萬大軍。

第三階段的收官戰就輕鬆多了。攻克瀋陽、營口等城市,營口逃走幾千敵軍,錦西、葫蘆島的敵軍從海上撤軍,至此,東北全境解放。

遼瀋戰役是敵我雙方實力扭轉的分水嶺,從此,攻守勢異,我軍得天下已是定勢。回顧那段歷史,我有幾點個人看法:

一、相較之下,我軍的領導決策層太英明果斷了。日本投降後,我軍動用一切手段調兵去東北,海陸空佔全了,什麼駐地後勤裝備編制都不管了,幾乎是不管不顧先跑到再說,大部分部隊是晝夜兼程跑過去的。此時,國民黨在幹什麼呢?正在跟美國不緊不慢協調軍艦和運輸機呢!他們好像從沒考慮過跑過去的方案。

二、敵軍幾易主帥,始終沒有和老蔣意見統一過,相互掣肘,戰機盡失。其實,老蔣想要放棄瀋陽長春,集中軍力在錦州,以跟華北呼應,這個計劃若及早實施倒也沒錯。衛立煌為代表的大部分高級將領則認準,部隊一出大城市,在野外肯定得被包餃子,事實證明也很有先見之明。其實,戰機瞬息萬變,有時候,早定戰略,從而能上下一心,反而比耗時商討出一個最佳戰略更重要。

三、敵軍最後的機會,就是我軍剛入東北的困難時期。等我軍站穩了腳跟,佔了廣大農村,贏得了民心,士氣、戰力、人數、後勤保障等方面,就處處碾壓對手了。塔山阻擊戰,敵軍是海陸空立體作戰,我軍一個縱隊就硬生生擋住了敵十幾萬大軍,這仗還怎麼打?

四、調頭回瀋陽,據說是“廖耀湘最大的錯誤決定”,我倒覺得不管其如何決策都於大局無補了。即便是他衝到了營口,至多再逃出個幾萬人,失敗是註定的,當然,廖可免於被生俘的命運。我疑惑的是,廖耀湘兵團被圍,瀋陽的衛立煌離的並不遠,竟不敢出城相救,坐看廖被全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