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總統” 徐世昌的書法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東海、濤齋,晚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東海居士。直隸(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為官居,出生於河南省衛輝府(今衛輝市)府城曹營街寓所。

徐世昌早年中舉人,後中進士。

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就為袁世凱的謀士,併為盟友,互為同道;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軍機大臣。徐世昌頗得袁世凱的器重,在袁世凱稱帝時以沉默遠離之。民國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為國務卿 。

民國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國會選為民國大總統 。他下令對南方停戰,次年召開議和會議 。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通電辭職,退隱天津租界以書畫自娛。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歲 ,先寄葬於天津桃園村原英國公墓,後同夫人一起歸葬於河南省輝縣市百泉鎮蘇門山下。6月8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徐世昌下褒獎令,以頌揚其愛國忠心 。

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安陽袁林的墓碑"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筆。工於山水松竹,如《石門山臨圖帖》等。一生編書、刻書30餘種,如《清儒學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 。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