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阿里巴巴日前宣佈,將通過天貓、盒馬、口碑、餓了麼等多個業態,在全國範圍內打造“新零售之城”。作為全國首都,北京成為阿里新零售佈局和試點的主要陣地之一。

通過阿里新零售業務在北京的逐步落地,未來北京2000多萬市民都將成為新零售的受益者。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而到底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業態具體如何運作的?下面科技君就來揭開這一系列的神秘面紗。

盒馬鮮生,大數據細化品質

消費者只要一踏進盒馬海鮮區,在螃蟹專區旁邊的牆面上,立著一塊寫著“我們的承諾”的牌子。牌子上用大號加粗的字體標出這樣一句話:“所有商品去皮稱重”。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至於店內中餐菜品中所用到的素材,全部來自盒馬正在售賣的生鮮商品。而水餃根據南北差異有不同的slogan,北方叫“媽媽的味道”,而南方是“外婆的味道”。據工作人員透露,這是因為“南方人喜歡吃外婆做的東西”。

盒馬鮮生對每個商品的日期和質量都有著精準的測算,並根據此測算結果來決定商品什麼時候打折,什麼時候不打折。盒馬在倉儲上選擇小庫存管理,有一套完全自主開發的數據系統,依賴此算法,盒馬可以輕易管理SKU。消費者打開盒馬鮮生App,隨機對著一個商品掃描,App界面上立刻出現該商品的詳細信息。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盒馬鮮生有一個特別的生鮮專區叫日日鮮。每份蔬菜和肉類的包裝袋上,都印著一個顯眼的數字——“5”,當天正是星期五。這裡的蔬菜“壽命”都只有一天,不同星期對應相應數字,且以不同顏色做以區分,正所謂“日日鮮”。

日日鮮的蔬菜和肉類,全部採用小規格、精包裝,一份剛好是一到兩天的量。這是為了迎合小家庭“當日餐、當日畢”的需求,保證對生鮮質量有較高追求的消費者,吃到的每一口都是最新鮮的。

“很多消費者說,有了盒馬都不需要冰箱了”,工作人員如是說。在大數據的支持下,細到一包土豆絲,都能準確地根據消費者的行為預判出貨量。

在外送方面,為保證商品在方圓3公里內30分鐘送達,盒馬從揀貨、傳送、包裝,到配送都有一套嚴格的時間限制。前3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必須控制在3分鐘以內,這樣才能留出20分鐘時間來配送。

支付寶“壟斷”菜市,餓了麼送生鮮

在一個完全“支付寶化”的菜市場,每個攤位上都整齊劃一地掛著支付寶收錢碼的藍色牌子。菜市場對於懸掛的廣告牌已做統一規定,一般不允許懸掛自己做的牌子。

在這裡買菜,移動支付無疑是最好的交易方式。無論是誰,哪怕是外國友人,從選菜、稱重到結賬,全程僅依賴一臺手機+一個支付寶APP。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這家菜市場裡還有一個“隱形的主角”——餓了麼。自被阿里收購、併入新零售體系後,餓了麼便開始一系列新零售動作:北京數千家商超便利店在餓了麼上線的同時,也推動了包括北京三源裡菜市場在內的一批商家的品牌化進程。

四季生鮮就是被餓了麼賦能的品牌商之一。很多用戶只知道餓了麼能點外賣,卻不知道還能點蔬菜和水果,四季生鮮就是在做這樣一個嘗試。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在餓了麼平臺上,生鮮的配送範圍是方圓三公里以內,用戶在餓了麼裡下單後,將由餓了麼統一提供配送服務,配送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據商家透露,沒接入餓了麼時,一般來現場購買的客單價只有10多元,接入後能達到60元以上,單量也大幅增長。

口碑商圈,打通全業態

5月中旬,口碑開始在無錫試點APP點單服務,用戶可免排隊手機點單,預約時間後還可到店直接取走,實現“人未到先點單”。事實上,口碑已默默打通了包括北京大悅城在內的餐飲、服裝等全業態體系。

隨機走進大悅城的一家餐廳,服務員大概率不會上前遞上一張菜單,而是指著桌角的二維碼告訴你,掃碼點單即可。完成付款後,菜品便會被陸續端上餐桌。

據一位口碑負責人透露,相比於餓了麼專注“到家”,口碑則專注“到店”,是兩個完全互補的場景。

盒馬、餓了麼、口碑,揭開阿里巴巴新零售真面目

口碑官方表示,口碑將在手機點單業務上持續投入資金,以期形成“點單用口碑,買單用支付寶”的聯動印象。

眼下,阿里正在慢慢覆蓋著生活中幾大線下消費場景,而同時競爭對手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加緊佈局,以求迎頭趕上。可以預測,由阿里創始的新零售業態將慢慢改變群眾的消費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