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手機低端機用4000毫安,中端機反而只用3000毫安電池呢?

問答知識

首先,技術層面來說。旗艦和千元低端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旗艦代表一個手機廠商的同期最高水平,所以旗艦機的功能特別的多,比如旗艦機有紅外,面部識別,指紋識別,NFC,無線充電等等功能,也就是說硬件水平上去了,那麼它需要佔用手機的內部空間較多,留給旗艦機的電池的放置空間也就小了很多了。此外,現在的技術想要大電池必定會讓手機的厚度增加。所以這樣就造成了機身變厚,而商務人士出行更注重外觀細節,所以為了手感更加為了美觀,商家所以只能妥協放電池容量小點兒的電池以保證手感和美觀。

其次,是銷售層面。

從銷售層面上說,一般千元低端機面向的人群,大都是學生,老人以及消費能力不是很強的用戶人群,這類人群對手機電量的要求很高,因為他們不能做到隨時充電,而是儘可能地要求手機電量大,保持續航充足。這方面來說,低端機比中端機更有實用性更強,畢竟對於這些用戶群體來說,能用比硬件好壞更重要。同時,低端機的高性價比也更適合人們買了之後彼此宣傳的口碑效應。因此,立竿見影的電池續航能力更適用。中端機面向的是一些商務人員,比如公司職員,極客愛好者,他們都有時間和條件隨時充電。電池小點無所謂。

當然不是所有的小米中端機都不會加入大電池,近兩年小米中端旗艦機其實也都有了加入大續航電池的動作。


鎂客網

不請自來!

為什麼小米手機低端機用4000毫安,中端機反而只用3000毫安電池呢?因為我沒錢用小電池啊!

我們先聊聊電池的哪些事?

現在手機電池基本上都在使用鋰電池和鎳氫電池(現在很少使用)。它一般由電芯、保護電路和外殼組成,小米電池採用的是索尼,LG,三星的電芯,然後由國內的飛毛腿,得賽,欣旺達等公司封裝。所以,電池的壽命還是蠻不錯的。

不過,一個電池的續航由什麼決定呢?

很多人脫口而出的是電池容量,大容量肯定續航更好啊!這只是一個方面,電池的續航還與手機後臺管理、元件功耗、系統電池策略、軟件優化、基帶、屏幕等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當然題主提到的CPU也是影響的一方面。

電池容量越大是不是續航更好?

鋰電池是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物質組成,它轉化電能是一種氧化反應,因此存在不穩定因素,容量越大的電池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容量越大的手機不非對續航存在決定性的作用,反而我上面提到的諸多因素共同構成。

小米為什麼低端機電池大,中端機電池小呢?

屁大點的地方,我放不下那麼多東西?

中端機自然比低端機要多很多功能,比千元左右的手機多一些功能,多出的功能大多需要多出來一些硬件。我們拿小米6X和紅米5來比較,你會發現一個小米6X集成了那麼多諸如:小愛同學,前置2000萬“治癒系”自拍、後置2000萬 AI 雙攝,還要“楊柳腰”纖薄機身。你再給它加點電池,它“楊柳腰”纖薄機身成楊玉環機身了?

低端機總得給我們些賣點?

中端機了不起啊!旗艦級了不起啊!動不動AI,動不動小愛,動不動驍龍845,沒有預算給我,我哪能賣的出去?我不給自己找點賣點,我混啥?這手機市場本來就是如狼似虎的周遭,我這小白菜不給我多點土,我能吃嗎?大電池怎麼了,就是我賣點!!!

你看紅米NOTE5的廣告詞:一如既往的4000mAh大電量,輕鬆使用一天。

總結:低端機大電池不是因為我有錢,恰恰是我沒錢給我裝其他的功能,我只能用大電池吸引你的注意!中端機小電池,因為投錢搞了其他功能,少點預算,那就少點容量唄!


LeoGo科技

可以肯定的是,低端手機CPU並不會比中端手機耗電。

▲小米手機型號價格和電池容量
低端機找一個紅米4為例,價格799電池容量為4100mAh,中端機找一個小米6為例,價格2499電池容量為3350mAh。紅米4採用的CPU為高通驍龍625,小米6採用的CPU為高通驍龍835。其中835採用10納米工藝、8核心最高頻率2.45ghz,625是14納米工藝,8核心最高主頻2.0ghz。
▲高通驍龍835

理論上來說,採用10納米工藝的835耗能會比較小,但是決定耗能的不單單是工藝,還得看頻率。這就好比汽車發動機的2.0T和1.5L一樣,前者油耗明顯要高於後者,幾乎沒有可比性。

▲小米6內部拆解圖

那麼為什麼低端手機電池容量都比較大呢?

1.成本原因
低端手機出於成本的考慮,在有限的成本內把電池做大,作為一個提升用戶體驗的點,是非常順理成章的行為。
2.針對人群
電池大意味著續航時間長,這就解決了目標群體的一個最大痛點,低端機用戶一般為老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長續航也就成為吸引他們的賣點。
3.工藝問題
高端機需要裝備的零件太多,在有限空間下,既要保證續航又要保證性能,還得保證外觀,工程師會說:臣妾做不到啊!再加上了有了三星NOTE7的前車之鑑,相信沒有其他廠商再去嘗試。而低端機就不用考慮這麼多,做厚一點、元器件少一點也不會有人說,這就給大容量電池留下了足夠且安全的空間。

另外,在現有的電池技術條件下,很多廠商都在尋求突破,三星的冒然突破害得其聲譽掃地,蘋果至今也戰戰兢兢的用著2700mAh,反倒是國產的金立讓其他廠商汗顏!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誰掌握了新的電池技術,勢必會引領一個時代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科技小迷

這個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的,實際是兩者定位不同,高端的定位是旗艦機,追求高性能,高配置,而低端是定位千元機,主打高續航,低價格的,定位不同!

千元機由於價格問題,不能使用高性能的處理器,也沒有什麼旗艦的硬件,普普通通,並且購買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學生啊或者一些業務員等等啊,對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但是卻對著續航有著要求的人,千元機正好滿足了這些要求,因為這些人可以接受手機厚一點,重一點,能接受這普通的配置,這樣千元機就可以增加厚度,並且由於千元機沒有旗艦機那樣密密麻麻的硬件堆砌,所以完全夠放下一塊大電池,這也能成為千元機的賣點,滿足了一部分人的要求!



而旗艦機一般電池都是在3000毫安左右的,其實旗艦機也
不是不想放一塊4000毫安的大電池的,是因為旗艦機主打人群大都是發燒友或者是遊戲黨,這些人對著手機性能,配置,還有厚度重量有著較大的要求,所以一般旗艦機厚度重量都是比較合理的,比千元機薄很多還輕很多,並且由於旗艦機內部堆砌的硬件比較多,留給電池的空間也都所剩無幾了,所以只能使用小容量的電池,但是這小容量的電池也並不亞於千元機那塊4000毫安的大電池,它是一塊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並且也很耐用,壽命比千元機的要長,損耗要比千元機的低不少,當然價格也貴了許多,所以高端機之所以使用3000毫安左右的小電池,是因為手機厚度還有重量,還有內部結構所致的,低端機使用是因為其厚度重量可以接受,也是其賣點之一!

我是極客小芯,悟空問答長期更新,喜歡的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

歡迎大家在下方發佈自己的觀點,你寧願犧牲厚度重量換取大電池,還是犧牲大電池獲取更輕薄的手感?


極客GEK

其實不僅僅是小米這樣,絕大多數手機品牌的高端機的電池容量反而比低端機的電池容量小,這和二者的CPU並無較大聯繫,而是二者本身的定位就不同。


1、從用戶群需求來看

一般低端機主要面向學生,基層工作人員、老年人等,這類人群更加側重手機的通話、短信、拍照等基礎功能及電池續航能力。而中高端機主要面向一些商務人員,此類人員更加註重手機的一些手機的工業設計、黑科技技能、手機的各項操作性能等,但對於手機續航能力則沒有那麼側重。


2、從技術層面來看

一般低端機和中高端機的主要差別除了外觀手感、拍照體驗,就是手機的各項功能了。而中高端機的紅外,面部識別,指紋識別,NFC,無線充電等功能的實現都需要靠硬件支持的,此類硬件會和電池爭佔放置空間。所以相對來說,中高端機給電池的防止空間遠小於低端機。


3、從機身尺寸限制來看

大家對於中高端機的外觀手感更為重視,而尤其現在的智能機的機身厚度基本上要控制在8mm以下,這就有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電池的容量。

總的來看,中高端機和低端機的電池容量與CPU並無關聯,這源於二者的定位差別。


環球科技視界

不僅僅是小米這樣,很多千元低端機都是這樣,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有技術方面也有銷售方面的因素,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簡單地解讀這個問題。

技術層面

首先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大家可以看到千元機低端機和旗艦機的區別就是旗艦機的功能特別的多,比如旗艦機有紅外,面部識別,指紋識別,NFC,無線充電等等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都是靠硬件支持的,所以它需要佔用手機的內部空間較多,那麼留給旗艦機的電池的放置空間就小了很多了,所以說旗艦機的電池容量小就是這個原因。


再加上旗艦機有的屏幕尺寸也小,電池容量就更沒法做大。

那麼低端機來說,考慮到成本的原因,他就不需要這麼多功能,什麼NFC,面部識別,無線充電,虹膜識別什麼的統統沒有,所以在手機內部空間上,給電池留下的空間非常大,而且低端機的屏幕也是很大的,那麼電池容量就當然做得很大了。另外千元機也很少有快充的功能,對手機充電速度上來說,還不如配一個大電量的電池。

銷售層面

從銷售層面上說,一般千元低端機面向的人群,大都是學生,老人以及消費能力不是很強的用戶人群,這類人群對手機電量的要求很高,因為他們不能做到隨時充電,而是儘可能地要求手機電量大,保持續航充足,能夠使用就可以。這方面來說,也對低端機大電量的趨勢有著促進的作用。

另外,手機最近很新興全面屏,那麼對屏幕要求來說就會盡可能地大,把手機屏幕做大,機身也就變大了,留給電池的放置空間就會更充足了。

關於這件事,你認為是怎樣的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小淮數碼新知

首先,舉例來說,小米於2018年3月16日推出的千元機——紅米note5,其電池容量為4000mAh。與此相對應的是,小米在2017年秋季推出的中端機型——小米MIX2,其電池容量為3400mAh。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紅米4X、紅米4的電池容量均達到了4100毫安,而小米6的電池容量卻只有3350毫安。造成這一情況的第一個原因,就是二者的針對人群不一樣。對於紅米旗下的千元機,主要目標用戶就是中老年人群和快遞員等工人,對於這部分用戶,手機的續航能力是自己選擇機型的主要參考因素。

其次,對於小米6、小米MIX2等中高端智能手機,目標用戶則是對硬件配置、手機性能、外觀顏值等具有較高要求的年輕用戶。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電池續航能力僅僅是自己購買手機的一個參考因素,而且算不上主要的參考因素。比如很多大學生之所以選擇小米6、小米MIX2這些手機,就是看重這些硬件配置較高,例如搭載了高通驍龍835處理器或者採用了比較流行的全面屏造型等。由此,對於雷軍創立的小米手機,自然不需要刻意擴大這些中端手機的電池容量。

再者,對於紅米旗下的千元機和入門機,因為售價往往在千元左右甚至只有幾百元,這意味著這些手機的成本自然相對較低。所以,在有限的成本下,採用較高的處理器、內存很可能導致手機成本的超出。在此基礎上,紅米最優的選擇就是將電池容量擴大到4000毫安左右,以此滿足相應目標用戶的使用需求。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小米6、小米MIX2等小米旗下的中高端智能手機,成本雖然相對提高了,但是,因為選擇了高通驍龍835等配置較高的處理器,所以好鋼用在刀刃上,自然不會再在電池容量上增加成本了。

最後,對於智能手機市場來說,將手機做的更加輕薄是一個重要的趨勢。為了使用這一趨勢,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廠商幾乎都採用了一體機的設計,也即不再選擇可拆卸電池。在此基礎上,中高端智能手機因為需要搭載的零件較多,又要保持手機的輕薄特點,所以不會將電池容量設計的太大,以免影響手機的外觀。與此相對應的是,售價較低的低端機,用戶本來也沒有對外形就太高的要求,所以將電池容量做大一點,手機厚度提高一點,實際的影響並不大。


YY胡

最近幾年我用了3個小米手機了,困擾我的問題一直是它的耗電量,若是我有錢,我一定買個其他品牌的高端機用用,哈哈。

第一個手機是小米2S,現在評價它應該屬於小米的經典機型把,是我用獎學金買的,哈哈。其實在質保期內我都已經發現這個手機耗電異常嚴重,但我懶沒去檢測,等我實在忍受不了的時候,檢測說我的小米2S主板漏電,已經過了質保期了,換個主板得好幾百大洋,我沒換,湊合著用吧,附當時的截屏

第二手機是小米5S(4G,128G版本的),同樣的問題也在半年後開始出現,耗電量非常嚴重,充電器不離手,走在哪都是先找插座充電,沒有檢測手機,檢測出來有問題又能如何,修修指定又得幾百大洋,不值當,現在這個手機一年半了,還在用,附耗電量截圖:

由於實在忍受不了手機耗電量太嚴重的問題,於是開始選手機,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電池續航一定要給力,網上搜索結合網友建議,於過年前幾天買了第三個小米手機,紅米NOTE 4X 淺藍版,4000毫安的電池容量,目前用了2個月了,總體續航滿意,一天一充甚至有時候不用充,以前的截圖沒有找到,臨時截一個屏,

貌似,我回答問題偏題了...


wo也曾憧憬過

高端和低端在目前手機電池發展遇到瓶頸這個時期與手機電池容量並沒有什麼關聯。並不是說電池大就代表高端,電池小就是低端。

高端機之所以稱為高端是在關鍵性指標上傲視群雄,次關關鍵指標不拖後腿。小米的高端機也不例外,高端處理器,高端屏幕,高端相機,這些都為了突出賣點。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高端的設計,顏值對於手機來說可謂是非常重要,如果因為電池容量誇大1000而把機身變厚兩毫米,未嘗不有些得不償失,用戶不會為你3000mAh的電池說什麼,相反肯定會吐槽你把手機做的那麼的厚,相當於你用顏值丟掉的十分換來了續航加上來的一分,這個賬,很簡單。



還有就是內部空間,可能4000毫安的小米中端手機並沒有比高端手機厚多少,但是內部的構造卻大不一樣。相比於中端,就用即將發佈的小米7來說,無線充電,NFC等等這些都會先用內部空間,一共就那麼大的空間,電池自然也就做不大。


還有就是對於高端手機來說都配備快充,這一點中低端手機是不具備的,所以說快充可以對小電池進行補充,電池容量低一些也沒有問題,而中端機由於成本的限制,增加1000毫安電池可比配備快充省錢多了,成本降下來對於本來就不掙錢的中端手機來說十分重要。

還有一點就是品牌買點,手機需要有買點,這就是特色,要不消費者不會買賬,在宣傳海報上宣傳大電池對於中端手機購買者來說很有吸引力。

喜歡的點個關注,歡迎評論,謝謝!


衣谷談測

主要是設計和成本考慮吧!

手機設計指標不一樣:

  • 作為中端機就要有中端機的標準,看起來不錯外觀,使用主流的技術,比較薄的設計。
  • 低端機外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耐用,使用是成熟的技術,做厚一點也沒人有意見。
  • 低端機做厚一點,用戶不會有大的意見,畢竟整個市場都這樣,沒有槽點。

電池成本不一樣

  • 兩種手機使用電池不一樣,中端機售價比較高,可以考慮使用聚合電池,那麼體積就會小很多,如果定製形狀的就會更小了,但是成本高。中高端是先設計手機再放電池。

  • 低端機使用是業內最通用的的電池,也就是低端機先有電池再設計手機的。這樣成本就可以控制到最低了。而且用戶體驗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