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對於區塊鏈你有哪些理解?

天淨沙51416476

注:此文需要大約30分鐘閱讀,請收藏後詳細閱讀!

“只有額頭流汗,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才是真正的利潤——我的信念就這麼單純。所以在鉅額暴利的引誘面前,我能告誡自己不起貪念。我的內心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著名商業家 稻盛和夫

引言

早在3年前,就有一位技術大咖給我講過區塊鏈,比特幣的事情,還建議這種技術是解決跨境支付及很多金融行業現有問題的辦法。但當時沒怎麼上心,主要因為從事金融的人一般比較保守,同時也可能真的是沒聽懂。

2015年3月,CDS(Cross Default Swap)的發明人Blythe Master離職了。對,就是引起08年金融海嘯的金融衍生品CDS的發明者,在JP Morgan服務了27年之後離職,聯合創立了家名不見經傳的區塊鏈公司:數字資產控股(Digital Asset Holdings)。這在當時成為又一則引爆區塊鏈的新聞。

時至最近,比特幣突然大躁。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其中包括有專業的金融機構,也在參與到一項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募資活動中,讓我著實感受到了此種新興事物的超級火爆程度。

2017年8月14日,頂級投行高盛的一名分析員表示:“比特幣的價格還可能攀升至創下4800美元的歷史新高”。

圖1 比特幣價格走勢

但是,我想是大多數朋友對此持懷疑態度,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區塊鏈、以太坊、比特幣、以太幣、ICO?他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對我們生活有著什麼樣的衝擊和影響呢?

針對這些問題,覓羅寶將分兩期(區塊鏈及ICO)來為大家分析。如果你只是對這些新興事物感興趣,並沒有深入學習的打算,本系列應該算是一個還可以的“導讀”。本期第一期的主題是:區塊鏈,你到底是個神馬東西?下一期的主題是:ICO憑什麼那麼火?是顛覆性的風口還是一地雞毛?

一.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 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電腦),把一段時間系統內全部信息交流的數據,通過密碼學算法計算和記錄到一個數據塊(block),並且生成該數據塊的指紋用於鏈接(chain)下個數據塊和校驗,系統所有參與節點來共同認定記錄是否為真。

區塊鏈的概念首次於2008 年 11 月 1 日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作者為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個人(或團體)。

上面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這樣表達會不會好點: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具體來講:一個隨機哈希算法的結果,它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獲得一些輸入然後進行計算,並得到一串64位的隨機數字和字母的字符串,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幣網絡交易有效確認信息,區塊鏈就是由一連串、不重複、的數據塊組成的。例如:000000000000084b6550604bf21ad8a955b945a0f78c3408c5002af3cdcc14f5

什麼是中心化?

你要在淘寶上買一臺電腦,交易流程是:你將錢打給支付寶-支付寶收款後通知賣家發貨-賣家發貨-你確認收貨-支付寶把錢打給賣家。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你是在和賣家交易,但是這筆交易還牽扯到了除了你和賣家的第三方,即支付寶,你和賣家的交易都是圍繞支付寶展開。因此,如果支付寶系統出了問題便會造成這筆交易的失敗,因此考慮極端情況,如果支付寶跑路了或者是拿了錢不卻不承認你的交易或者是支付寶所在的城市因為開G20把所有人都趕走了,那麼就。。。

在金融領域中,中心化的例子就更多了:

1、銀行作為中心平臺嫁接借貸雙方

2、交易所作為中心平臺嫁接投資人和上市公司

3、SWIFT作為中心平臺嫁接A國家的支付機構和B國家的支付機構

這樣不是挺好的嘛?為啥要去中心化?

為什麼要去中心化?

(1)高效。去中心化的處理方式就要顯得簡單很多,就拿你在淘寶上買電腦的事情舉例,你只需要和賣家交換錢和電腦,然後雙方都聲稱完成了這筆交易,結束。其實如果只考慮兩個人的交易並不能把去中心化的好處完全展示出來,設想如果有成千上萬筆交易在進行,去中心化的處理方式會節約很多資源,使得整個交易自主化、簡單化。

(2)安全可靠。在區塊鏈系統中,整個網絡沒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機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3)去信任化,公開透明。傳統的交易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儘管信任中心平臺獲取了大量信息,但是從中流出的、披露的信息卻極為有限,導致大量數據被浪費和隱藏。參與區塊鏈系統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則無需互相信任。在區塊鏈系統中,因為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是透明的,所有的數據內容也是公開的,因此在系統指定的規則範圍和時間範圍內,節點之間不能也無法相互欺騙。

(4)集體維護,降低成本。在中心化網絡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

等平臺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則構建了一整套協議機制,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的。這些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5)排除了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風險。

圖2

誰還可以依靠?

此問題是由萊斯利·蘭伯特提出的點對點通信中的基本問題,含義是在存在消息丟失的不可靠信息通道上試圖通過消息傳遞的方式達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對一致性的研究一般假設信息通道是可靠的,或不存在本問題,但實際上,信息通道往往是不可靠的, 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簡單答案就是“群眾一起監管”但是群眾監管怎麼來實現呢?

舉個“栗子”

我們先來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借貸系統:

1、如果A借了B 100塊錢,這個時候,A在人群中大喊“我是A,我借給了B 100塊錢!”,B也在人群中大喊“我是B,A借給了我100塊錢!”,此時路人甲乙丙丁都聽到了這些消息,因此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記下了“A借給了B100塊錢”。請注意:這個時候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就建立起來了,這個系統中不需要銀行,也不需要借貸協議和收據,嚴格來說,甚至不需要人與人長久的信任關係(比如B突然又改口說“我不欠A錢!”,這個時候群眾就會站出來說“不對,我的小本本上記錄了你某天借了A100塊錢!”)。

2、在上述的模型中,所謂的“100塊錢”已經不重要了。換句話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在這個模型中交換,甚至A可以憑空創造一個東西,只要大家承認,A就可以讓這個東西流通。比如:A在人群中高喊一聲“我創造了50個DX!”,A甚至不需要知道DX是什麼,也不需要關心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DX,只要大家都聽到,然後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記下“A有50個DX”,於是A就真的有50個DX了。從此以後,A便可以聲稱A給了某人1個DX,只要路人甲乙丙丁都收到並且承認了這一信息,那A就算完成了這次交易,哪怕世界上沒有DX。你現在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了三個字——“比特幣”

3、假設過了很長一段時間,A憑空創造的DX已經在這個系統中流通了起來,大家都開始認可了DX。但是這個系統中一共就只有50個DX,於是有人動了壞心思,他在人群中高呼“我有10個DX!”怎麼辦?大家是直接在本本上記下他有10個DX麼,這樣不是人人都可以偽造DX了麼?

4、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A決定在A創造DX的時候打上標記(更準確地說,A是給A喊的那句“我創造了50個DX”打上標記,比如標記為001),這樣以後在每一筆交易的時候,A在高喊“A給了某某1個DX!”的時候,會附加上額外的一句話:“這1個DX的來源是記為001的那條記錄,A的這句話標記為002!”。我們再抽象一點,某人喊話的內容的格式就變成了:“這句話編號xxx,上一句話的編號是yyy,再上句話編號是zzz...我給了某某1個DX!”,這樣就解決了偽造的問題。其實上述模型就變成一個簡化的中本聰第一版比特幣區塊鏈協議。 也就是說在群中的監督下,交易發生並且不可被逆轉。但是為什麼群眾願意幫忙記錄呢?

5、為什麼群眾會聽話記賬?

為了激勵群眾幫A傳話和記賬,A決定給第一個聽到他喊話並且記錄在小本本上的人獎勵:1個DX,這個DX是整個系統對你幸苦記賬的報酬,而你記錄了這句話之後,要馬上告訴其它人你已經記錄好了,讓別人放棄繼續記錄這句話,並給你自己的記錄編號讓別人有據可查,然後你再把A的話加上你的記錄編號一起喊出來,供下一個人記賬。當這個規則定下以後,這個系統中一定會出現一批人,他們開始豎著耳朵監聽周圍發出的聲音,以搶佔第一個記賬的權利。對的,你腦海中是不是又浮現出了“比特幣挖礦”的字眼?

6、群眾聽誰的?

在這個系統中,如果A和另一個人C幾乎同時地喊出一句:“我看到了!”。由於聽眾所處的位置不同,一定會有人先聽到A說的那句話,而另外一些人則先聽到C的那句話,如果我們規定只能有一個人說出這句話,那到底這句話是誰說的?

如果不加任何條件,那麼上述的情況一定會這樣發展:一部分人認為這句話是A說的,在聽到這句話之後開始記賬,之後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基於這個事實,並且隨著這個信息一次次的傳下去,這條信息鏈會越來越深;而另外一群認為是C先說這句話的人,也會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這樣,原本是一條唯一的信息鏈,在我們喊出“我看到了”這句話之後,就分叉了!?

這會導致怎樣的情況呢?按照我們的設想,應該每個人的小本本上記錄的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條可以把所有信息串聯起來的鏈條。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小本本上記錄的東西不一樣了!這還怎麼玩?以後還怎麼確定交易和信息的真實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又追加了新的規則:每個人在記錄小本本的時候,需要脫鞋然後用腳拿筆,在小本本上用正楷體書寫(即加入:工作量證明Prove of Work,一種哈希算法)!有了這個規定,由於用腳寫字難度很大,每個人至少需要10分鐘才能寫完,而且由於每個人用腳寫字的熟練度不通,寫完這句話所用的時間也不同,因此一定會有人先寫完然後高呼“我寫完了!那句話是A喊的!”,這樣其它正在寫這句話的人便會停筆,然後在小本本上重新開始寫“那句話是A寫的,上一句的編號是xxx...”,然後系統繼續週而復始重複此動作。

下面是一個有趣的比喻:

“群眾聽誰的”——中本聰破解“拜占庭將軍問題”的算法

“在小本本上記錄”——比特幣挖礦

“脫鞋用腳寫字”——比特幣挖礦難度

“脫鞋寫字速度”——算力

“脫鞋子鞋子規則”——工作量證明鏈

如果我們把數據庫想象成是一個賬本:比如支付寶就是很典型的賬本,任何數據的改變就是記賬型的。數據庫的維護我們可以認為是很簡單的記賬方式。在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選擇十秒鐘內,也可能十分鐘,選出這段時間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他會把這段時間數據庫的變化和賬本的變化記在一個區塊(block)中,我們可以把這個區塊想象成一頁紙上,系統在確認記錄正確後,會把過去賬本的數據鏈接(chain)在這張紙上,然後把這張紙發給整個系統裡面其他的所有人。然後週而復始,系統會尋找下一個記賬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統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獲得整個賬本的副本。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系統每一個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這種技術,我們就稱之為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也稱為分佈式賬本技術。

由於每個人(計算機)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並且每個人(計算機)都有著完全相等的權利,因此不會由於單個人(計算機)失去聯繫或宕機,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既然有一模一樣的賬本,就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人可以看到每一個賬戶上到底有什麼數字變化。它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其中的數據無法篡改。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節點。如果整個系統節點只有五個、十個節點也許還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有上萬個甚至上十萬個,並且還分佈在互聯網上的任何角落,除非某個人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太可能篡改這樣大型的區塊鏈。

因此,區塊鏈解決的核心問題不是“數字貨幣”,而是在信息不對稱、不確定的環境下,如何建立滿足經濟活動賴以發生、發展的“信任”生態體系。

二.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

隨著技術成熟度提高和行業應用經濟效益逐步體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當中。

此類企業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是依託原有信息技術優勢的科技企業,大力開發區塊鏈底層技術,優先佈局(如 IBM 與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銀行合作完成的區塊鏈項目概念驗證、騰訊打造的提供企業級服務的“騰訊區塊鏈”解決方案);

二是部分創業公司憑藉獨有的區塊鏈應用想法和邏輯獲得投資,促使原型落地,開拓新的領域(如提供基於區塊鏈個人身份解決方案的公司 Blockstack、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正品防偽識別和透明供應鏈管理平臺唯鏈)。

圖3 區塊鏈主要應用領域

當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主要應用於以下四個細分領域:

(1)信息安全行業。現行的數據管理方案(特別是關於個人賬戶數據的管理)裡高度

中心化的系統的失敗率很高,也會帶來被黑客攻擊的風險。與此相反,分佈式賬本天生就很難去攻擊。因為它沒有用單一的數據庫去存儲記錄,而是保留了同一個數據庫的多個共享副本,因此黑客攻擊必須同時針對所有的副本才能生效。另外,這種技術用於維護信息安全及更新信息的方法意味著參與者可以共享數據,並確保賬本的所有副本在任何時候都是與其它副本一致的。

(2)票據業務領域。現階段票據市場面臨幾大問題:首先,票據的真實性有待商榷,假票、克隆票層出不窮;其次,劃款不夠及時,票據到期後,承兌人未能及時地將資金劃入持票人的賬戶;再次,由於票據的審驗成本及監管對銀行時點資產規模的要求,市場上催生了眾多的票據掮客、中介,使得不透明、高槓杆錯配、違規交易等現象並不少見。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時間戳和全網公開的特性能夠有效防範傳統票據市場“一票多賣”、“打款背書不同步”等問題,降低系統中心化帶來的運營和操作風險,還能借助數據透明特性促進市場交易價格對資金需求反映的真實性,控制市場風險。目前區塊鏈票據產品可以實現的功能包括供需撮合、信用評級、分佈式監管、數據存證和智能交易等。

圖4 基於區塊鏈的票據電子化

(3)支付結算業務。消費和支付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經濟行為,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

最早和最為成熟的領域。區塊鏈技術在資金轉移(尤其在跨境消費和支付結算業務)上的潛在優勢格外突出。在跨國買賣方和收付款人之間建立直接交互、簡化處理流程、實現實時結算、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業務成本,有助於推動跨境微支付等商業模式的發展。

圖5 區塊鏈可用於身份認證

三. 政策相繼落地

(一)全球政府陸續重視,國際標準化進程開啟

區塊鏈應用價值獲得認同,政策規劃紛紛出臺:2015 年,部分國家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巨大應用前景,開始從國家發展層面考慮區塊鏈的發展道路,“區塊鏈”成為全球各大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及商業機構爭相研究討論的對象。整體上看,各大金融機構普遍對區塊鏈技術在改善其中後端流程效率及降低運作成本的可能性上有著較為積極的態度。部分國家政府改變過去對比特幣所持的反對態度,對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也較為積極,區塊鏈開始在各國迅速發展。

圖6 各國政策發展

國際組織啟動標準化工作:2016 年以來,隨著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區塊鏈標準化已經引起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啟動區塊鏈標準化相關工作,各大區塊鏈聯盟也紛紛加速推進區塊鏈標準的制定進程。

圖7 國際標準化進程

(二)國內政策進程

2015 年 12 月,區塊鏈研究聯盟、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成立;2016 年 2 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成立;2016 年 2 月,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數字貨幣必由央行發行,區塊鏈是可選技術;2016 年 4 月,中國分佈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宣佈成立。2017年 2 月,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國內區塊鏈標準和技術不斷完善,應用場景也由金融支付拓展到其它服務領域,但其發展程度還落後於發達國家。

圖8 國內區塊鏈研究發展情況

目前,國內區塊鏈政策趨於明晰化,行業政策指導文件主要有 2016 年 10 月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 年 12 月國務院發佈的《十三五國家信息規劃》以及 2017 年 5 月 16 日工信部發布的《區塊鏈參考架構》。

白皮書首提標準化路線圖,區塊鏈寫入“十三五”規劃。我國區塊鏈標準化工作於2016 年有序開展。2016 年 10 月,工信部發布區塊鏈第一個官方指導文件《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給予行業發展政策指引。白皮書總結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包含金融、供應鏈、文化娛樂、智能製造、社會公益、教育就業等多個應用場景的技術應用,指出區塊鏈的核心技術路徑,首次提出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與標準框架體系。

圖9 區塊鏈技術架構

2017 年 5 月 16 日,國內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參考架構》正式發佈,區塊鏈基礎性標準確立。標準內容可分為八個部分,包括範圍、術語和縮略語、概述、參考架構、用戶視圖、功能視圖、用戶視圖和功能視圖的關係、附錄,系統性描述了區塊鏈的生態系統,對行業的參與者和核心功能組件進行了詳細規定。

該架構重點在於解決四大問題:

(1)達成共識,對區塊鏈定義和術語給予明確解釋說明;

(2)明確組件集成,使得行業對技術組件運用有清晰認知;

(3)規範行業,通過視圖傳遞相關的功能信息規範行業標準;

(4)生態整合,在用戶視圖中將不同視角的用戶引入區塊鏈生態中。

圖10 《區塊鏈參考架構》解決的問題

圖11 《區塊鏈參考架構》定義用戶視圖

圖12《區塊鏈參考架構》定義功能視圖

四. 國內外區塊鏈實際應用

圖13 BAT 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佈局

阿里:

在 2016 年 10 月召開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金融雲聯合易誠互動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積分商城——雲優商城,為銀行提供基於區塊鏈的積分及消費金融分期場景。另外,阿里雲郵箱還聯合“法大大”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郵箱存證產品。2017 年 3 月 24 日阿里巴巴與普華永道達成合作,宣佈將用區塊鏈技術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創建更安全的食品市場。此外,馬雲投資的恆生電子於 2017 年 5 月 5 日以 400 萬美元投資智能合約公司 Symbiont。

騰訊:

區塊鏈方面,2016 年 5 月 31 日,微眾銀行發起的聚焦於區塊鏈在金融方面應用的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鍊盟)正式成立。2016 年 6 月,微眾銀行推出基於騰訊雲的聯盟鏈雲服務(BaaS)。2016 年 9 月底,微眾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宣佈共同開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上線試運行。騰訊發佈區塊鏈白皮書,旨在構建共贏生態。

2017 年 4 月,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髮展趨勢,對區塊鏈在金融、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做出概括,系統介紹了騰訊區塊鏈方案的設計原則、目標、整體架構、技術特色和優勢、行業應用場景等。基於“開放分享”的理念,騰訊將搭建區塊鏈基礎設施,並開放內部能力,與全國企業共享,共同推動可信互聯網的發展,打造區塊鏈的共贏生態。

融應用線聯合騰訊研究院正式發佈《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詳細闡述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區塊鏈在金融、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做出概括,系統介紹了騰訊區塊鏈方案的設計原則、目標、整體架構、技術特色和優勢、行業應用場景等。基於“開放分享”的理念,騰訊將搭建區塊鏈基礎設施,並開放內部能力,與全國企業共享,共同推動可信互聯網的發展,打造區塊鏈的共贏生態。

圖14 騰訊區塊鏈整體架構

圖15 騰訊區塊鏈應用場景

納斯達克:上線 Linq 區塊鏈私人股權管理和交易平臺

納斯達克是較早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服務公司,其上線的Nasdaq Linq區塊鏈私人股權管理和交易平臺通過區塊鏈憑證管理替代人工紙質操作流程,讓發行公司和投資者能更高效安全地跟蹤和管理股權信息。早在 2015 年中,納斯達克就與區塊鏈創業公司 Chain 合作,針對 IPO 前期市場發展了一個分佈式賬本市場。2016 年 2 月,納斯達克在愛沙尼亞股票市場測試了一項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投票系統原型。2017 年 1 月,納斯達克一項報告中稱,他們認為,這次測試成功地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在市場交易以外的場景中得到應用。

以太坊:運行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平臺

以太坊是一種比較新的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開發項目,其目的在於實現全球去中心化且能夠利用無所有權的數字技術來執行點對點合約,可以理解為運行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平臺

圖16 以太坊發展歷史

比特幣可以稱之為“全球賬簿”,技術上更側重的是比特幣交易的全部賬單。以太坊可以被看作一臺“全球計算機”,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上傳和執行應用程序,並且程序的有效執行能得到保證,這種保證依賴的正是以太坊系統中去中心化的並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組成的共識網絡。本質上,以太坊的目標就是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開放、和安全特點引入到幾乎所有能被計算的領域。

圖17 以太坊與傳統方案相比的優勢

2017 年 3 月 1 日,全球企業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成立,旨在創建一個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共同開發產業標準。企業以太坊聯盟由埃森哲(Accenture)、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BlockApps、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Group)、ConsenSys、英特爾、摩根大通(J.P. Morgan)、微軟(Microsoft)等聯合成立,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荷蘭銀行(ING)、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瑞銀(UBS)與 Wipro 等機構也加入其中。

圖18 EEA 聯盟參與企業


MILOBAL

最近幾天,很多人對於區塊鏈這個詞聽出了繭子,貌似懂了,但看到區塊鏈在各行各業應用的介紹,依舊會雲裡霧裡,歸根結底,並沒有真正明白區塊鏈的價值。關於區塊鏈的價值,很多文章用“去中心化、去信任、難篡改”等特徵詞彙泛泛介紹,也難怪講不清楚。

價值,是通過對比得出的。舉個例子,之所以講電力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與蒸汽機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比較而來的。蒸汽機離不開鍋爐,整個裝置既笨重又龐大,熱效率低且能量傳輸方式不能實現遠距離傳輸,隨著工業的發展,蒸汽機作為社會主要的能源產生者,逐步便成為了工業發展的制約條件。相比之下,電能可以通過發電廠和電網實現集中生產、分散使用,便於傳輸和分配,從根本上改變了工業能源的生產和傳遞方式,也就可以從根本上重塑工業生產,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生。

同樣的,當前基於互聯網的主流數據庫技術架構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這個架構之上,我們永遠無法解決價值的轉移和信任問題,尤其是“跨境信任”領域尤其如此。而信任問題又是社會經濟轉運的基石,我們只好通過複雜的流程設計和協議安排來緩解這一問題,複雜的流程和協議本身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再來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價值,就比較清楚了。區塊鏈採用“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約等全新的底層核心技術,可以用於構建信任鏈接器,在信息不確定、部隊稱的環境下建立滿足經濟活動賴以運轉的“信任”生態體系,在各行各業中,自然都有廣闊的應用空間,重塑現有流程、完成行業的脫胎換骨式轉變。

瞭解區塊鏈的價值之後,再來看看什麼是區塊鏈。


那麼,何為區塊鏈呢,區塊鏈是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組成的,這個數據塊叫做區塊,每個區塊裡面都封裝了一些很難被篡改的信息,具體是什麼信息呢?看區塊鏈用於什麼領域,如果用於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那就是比特幣的交易和發行信息;如果是跨境支付,那就是跨境支付的相關信息。至於區塊鏈裡面的共識機制、智能合約抑或閃電網絡、側鏈技術等,感興趣的同學還可逐一去研究學習。


薛洪言

給你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你就可以很快的認識什麼是區塊鏈:

一個村子裡,A花了3000塊買了B的一頭牛,這筆帳目怎麼記呢?

於是,A和B找了個共同信任的C來記錄這筆帳,但是後來A和C串通一氣,不承認A買了B的牛,於是這筆交易就粗問題了,糾紛不斷。

再後來,B又有頭牛,當然這次不賣給A了,因為A太沒信用了,於是就給了D。這一次他們不找找證人了,而是在交易後到全村去吼,B說王二花3000元買了我一頭牛,D也去全村喊我花了3000元買了B一頭牛,這樣村裡就有很多人記錄這筆交易。這樣就不會壞賬了,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

那麼問題來啦!

你吼了村民就願意給你記賬嗎,就因為你臉大?

所以,第一個準確記錄的人,就會得到一些比特幣的獎勵。

有人問了,如果兩個人同時第一個記錄完畢怎麼辦?

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就要設置規則,比如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或者記錄的時候要用腳記錄,而且必須特麼是正楷寫的才行,設置一系列規則,就不會出現諸多第一。

網絡中,每天都會有很多交易在進行,同樣有很多人在記錄,最終得到比特幣的獎勵,這個過程就是傳說中的挖礦。

挖礦對設備的要求很高,這些挖礦的電腦設備,我們就叫做礦機。

如此記賬,所有的流程就一個幾張系統,系統會每10分鐘對數據進行封裝,形成一個裝滿數據的箱子,我們稱之為區塊。

區塊的不斷產生,鏈接到一起形成區塊鏈。


政商參閱

那麼什麼是區塊鏈呢?

首先,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賬本,包含不斷增長的記錄列表,稱為區塊,使用加密技術鏈接和保護。所謂的計算“節點”網絡組成了區塊鏈。其次,節點共同管理記錄所有的交易數據庫。這個網絡沒有中介或中心管理者的參與。最後,新產生的區塊包含以前所有交易的記錄,並在網絡上同步,通過在網絡上存儲數據,區塊鏈消除了數據集中儲存記賬存在的風險。

區塊鏈都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微博的尿性大家都知道,有一天黃毅清的微博被封了,所有內容被刪除不可見。PG1和李xx最開心了,證據沒有了,我們又可以出來騙錢了。

這怎麼辦呀?這個時候站出來1000個人,他們各自偷偷保存了1M的內容數據, 這1000個人偷偷保存的內容拼接起來正好能夠還原內容,為了不讓皮璐二人洗白,這1000個人決定聯合把內容聯合起來,構成了一個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的所有內容是不可以修改、複製和刪除的,並且這個數據庫沒有單一的管理者,這1000個人都是管理者,好了,現在事件還原,大家又都能看到皮X事件的真相了。

皮璐二人心想這樣不行啊,以後還怎麼撈錢。於是二人找到了這1000中的G,說我們花1000萬,你是管理者,你把我們這檔子事修改一下,洗白。G說好嘞,您放心吧。但區塊鏈數據不存儲在任何單一位置,它存儲在鏈上的所有節點上。不存在集中化的信息供黑客所破壞。數以百萬計的計算機同時託管,其數據可供互聯網上任何人使用。對標到皮X事件就是,這個G把內容改了,不好意思改不了,因為一旦修改,其他999個數據庫會立刻把數據還原,並且G修改數據這件事也會被記錄在所有的數據庫中。

這就是區塊鏈技術中不可篡改的技術優勢,比特幣就是如此,每一個比特幣都是獨特、單一且不可修改的。

過了沒多久,黃毅清又公佈了新的內容,內容也有1000M!他把數據又分散給了新的1000個人,並且把數據聯通,形成新的區塊鏈。還沒完,現在這2000個人把自己那份數據庫名額拿出來賣,開始沒人買不值錢,結果黃毅清公佈的事情越來越勁爆,大家都想看,然後有人拿10塊買了一份,第二個人拿100買了一份,隨後價格慢慢上漲起來了,這就是皮璐蘇幣。

大家發現原來皮璐蘇事件這麼值錢啊,都紛紛去找黃毅清要剩下2000M的數據(挖礦),所以比特幣現在還在一直增加(黃毅清慢慢公佈),但數量最多隻有2100萬(事情開始就說了,只有4000M)。

目前這種脫虛入實的應用,現在主要有迅雷的玩客雲等。。。

以區塊鏈這種革命性的技術,肯定會出現幾家獨角獸類公司,並有可能顛覆現有的大公司,但至於是誰,什麼時候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什麼是區塊鏈呢?先來看這張圖:

如上可知,區塊鏈本身是分佈式的記賬方式,具有多中心、難篡改的特點。因為數據分佈於各個中心,因此不大可能造假,同時,每一組數據可以根據之前的數據形成過程來追溯、核對,因此每個環節都能高度透明。


根據範圍和互動關係,區塊鏈可以分三個層面來看,一是私有鏈,有一個數據中心,各種數據都報到這個數據中心記錄下來。二是聯盟鏈,幾個中心彼此記賬,形成一個可以比對的鏈條。三是公有鏈。所有參與者都可以記賬,但是真正有價值的賬,是所有人都認可的——這就是比特幣的來源。

那麼,區塊鏈的價值在哪裡呢?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可以建立信任關係。鏈上的數據都是經過多次比對產生的,各個機構向鏈上上傳數據,數據如果不一致,就留不下來。此外,區塊鏈還可以提高安全性,萬一一箇中心的數據毀損了,其他中心可以馬上幫助其恢復。


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區塊鏈的意義幾乎是革命性的。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比方說一家公司要上市,要提交一大堆的材料,其中有律師的、會計師、評估師做的各種材料,經常有造假。以後區塊鏈技術普及了以後,每一份合同、每一次交易紀錄、進貨、退貨全都在網上,律師、會計師、評估師全都把資料傳到鏈上,造假就將無法匹配——根本不需要證監會再審了。利用這個技術,就可以大大提高上市的效率,提升股票的價值。

因此,我們看到美國已經開始以區塊鏈為基礎發行了證券。未來,這個技術或許也會在中國金融界掀起革命性的進步。


林海

從技術上講,區塊鏈是區塊的鏈表,區塊是一組有序的交易。如果你不理解最後一句話,可以將區塊鏈視為數據庫的一個子集,並帶有一些附加屬性。將區塊鏈與普通數據庫區分開來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關於如何將數據放入數據庫的特定規則。也就是說,它不能與已經存在於數據庫中的其他一些數據相沖突(一致),只能追加(不可變),並且數據本身鎖定給所有者(可擁有的),它可以複製並且可用。最後,每個人都同意沒有中央黨派(分散),數據庫中事物的狀態(規範)。

不受任何一方控制的不可變審計線索當然是有用的,但創建這樣一個系統的成本很高。我們來看看一些問題。創建一個可證明一致的系統並非易事。一個小錯誤可能會破壞整個數據庫或導致一些數據庫與其他數據庫不同。當然,損壞或拆分的數據庫不再有任何一致性保證。此外,所有這些系統必須從一開始就設計為一致。區塊鏈中沒有“快速移動並破壞事物”。如果你破壞了一些東西,你會失去一致性,區塊鏈變得腐敗,毫無價值。

添加正確的激勵結構並確保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不會濫用或損壞數據庫同樣是一個很大的考慮因素。區塊鏈可能是一致的,但如果它存在大量無用的無用數據,那麼它就不是非常有用,因為將數據放入數據的成本非常低。如果幾乎沒有數據,那麼它們都不是一個有用的區塊鏈,因為將數據放入數據的成本非常高。


硅發佈

相信大家對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概念已經有所理解了,感覺陌生的同學,請參考文末的名詞解析。從這些概念出發,我們有四個基本判斷:

一、區塊鏈的顛覆之處,在於它解決了“信任”這個人性的問題,僅僅從技術角度出發,無法理解它的強大。

一些原本彼此並不信任的人或者團體,各自出一臺服務器,在大家彼此監督,大多數人遵守共識協議的情況下,能維護一份公認的記錄——這就足以打開無窮的想象空間。

【區塊鏈】一系列數據塊(即區塊)連接而成的鏈條,連接的方式是:其中第N+1個區塊中,包含第N個區塊的哈希值。而且這樣的數據塊的鏈條,同時被分佈廣泛、數量巨大的服務器節點所存儲和維護,每個服務器節點都擁有一份區塊鏈的完整拷貝(即區塊鏈數據的存儲是高度冗餘的)

【哈希值】哈希值又叫“數字指紋”,無論多大的數據,經過一番計算後,都可以得到一個固定長度(例如256比特)的哈希值;數據的內容不同,哈希值必然不同,就像人和人不會有相同的指紋。

二、區塊鏈對生產力的改造存在被高估的傾向。拋開能夠實現價值流動的“幣”,僅僅考慮區塊鏈對生產力的改造,其創新程度遠遠比不上人工智能。

區塊鏈其實就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 每個區塊中保存的內容,相當於數據庫中的表格,它和傳統的分佈式數據庫的區別在於:

(1) 參與者可以任意地加入,不需要許可;任意地離開,不影響系統運行

(2) 數據庫的內容對所有參與者公開

(3) 以往的所有交易數據——即數據庫的日誌——永不刪除

(4) 高度冗餘,高度可靠

(5) 低效,需要多個確認,才能認為交易真的完成了

那麼數字數字貨幣的優勢在哪裡?在於它們實現了比特世界中價值的低摩擦力流動。法幣在比特世界中流動起來有非常大的摩擦力,發送方和接收方都要和公民的身份相綁定,有各種各樣的限額,而且跨境流動非常困難。與之相比,多等幾個確認的時間真是細枝末節的小事了。如梁斌博士所言:“財富的自由流動,不受限的自由流動是很多富人的終極需求,我想這是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貨幣最核心的價值。”

但在數字貨幣的應用之外,作為純粹可信數據庫的區塊鏈技術,目前看來,最先落地的應用很可能是“溯源”。

例如天貓國際的全球溯源計劃,主要是通過區塊鏈、藥監碼等技術,運用大數據跟蹤進口商品全鏈路,實現集生產、通關、運輸等各方面信息於一身的目的,以期為各個跨境商品添加“身份證”。

這類應用,傳統的、中心化的、高可靠的數據庫一樣可以搞定,因此從生產力角度來看,區塊鏈只提供增量式的進步,想象空間不大。

三、區塊鏈真正的想象力是對生產關係的“去中心化”改造。

生產關係的“去中心化”有兩種路線,一種是“無政府主義”,一種是“去中介化”。後面將從區塊鏈的具體應用中展開討論。

【去中心化(服務器)系統】

數量巨大的服務器節點彼此平等,靠某種事先達成的協議來保證大家擁有數據是完全相同的拷貝,它們就構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系統。而在一箇中心化系統中,某個中心節點擁有更高的權力,它負責更新數據,所有其它節點從它那裡獲得更新後的數據。

四、和任何技術一樣,區塊鏈本身是中性的,它有可能用於作惡,也有可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歷史上講,黃賭毒騙還有遊戲,經常是最先應用新技術的領域。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加密數字貨幣,就被走私軍火、從事毒品、人口販賣的暗網作為交易貨幣。

另一個歷史規律是,遏制新技術的發展從來不是解決負面應用真正有效的方法。在區塊鏈技術已經興起,大量資本和人才湧入的情況下,只有花更多力氣發展有益應用,才能避免有害應用的流行。

從整個人類歷史的高度來看,如同鄭淵潔所說:“某些高科技首先是為了軍事目的而研製的,爾後才轉為民用。說白了,就是先殺人,再養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通過死,求得生存。通過戰爭,求得和平。”

如果區塊鏈技術真的如大家想象的那麼偉大,那它未來會帶來多少美好,眼下就可能帶來多少混亂。或者說,

它眼下帶來多少混亂,說明它未來就有潛力帶來多少美好,想想核武器吧。


全天候科技

徐小平喊話進入區塊鏈革命,你還不知道區塊鏈?你又要錯過新的投資風口嗎?

樂觀派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說: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希望大家立即行動起來,在自足自身業務,做好現有規模的同時,瞭解區塊鏈、理解ICO,進入區塊鏈時代。

謹慎派的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澤金卻說:區塊鏈真正的潛在應用空間還很巨大,尚需時日慢慢挖掘,短期內看尚不具備大規模落地條件。

眾說紛紜中,你對區塊鏈瞭解多少?這麼好的區塊鏈,為什麼謹慎派卻說短時期內無法大規模應用?我在這兒就幫大家捋一捋。

1.什麼是區塊鏈

自說自話字話的理論解釋可以繞暈人,今天給大家用流程圖講述清楚,保準大家一定搞懂區塊鏈。概括來說: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數據庫賬本。

2.區塊鏈產生的特徵及意義

去中心化:數據分散儲存,按時間戳廣播,記錄所有行為,無法修改、破壞數據源或造假。

去信任化:由於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扮演“監督者”身份,因此不用擔心欺詐問題。

可拓展:可以實現各類拓展和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應用。

匿名化:網絡中的節點無須知道彼此的身份和個人信息即可進行數據交換。

安全可靠:某一節點受到攻擊和篡改,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健康運作。

3.區塊鏈無法快速普及的原因

第一是效率低。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例如比特幣,當前產生的交易有效性受網絡傳輸影響,比特幣交易每次的確實時間大約10分鐘,6次確認的話需要一個小時。因此區塊鏈的交易數據是有延遲性的。

第二是能耗問題。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

第三是博弈問題。區塊鏈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點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在監管無法觸達的情況下一些,市場的逐利等特性會導致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非法領域,為黑色產業提供了庇護所。


懂財帝

區塊鏈技術是運用密碼學中的ECDSA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技術;該技術方案將一段時間內全部信息交流的數據通過ECDSA算法計算並記錄到每一個區塊中;與此同時,每一個區塊都會生成相應的數字簽名,用於驗證信息的有效性;所有的區塊連接起來即成為一個共享的數據網絡-區塊鏈。

區塊鏈是以共識機制為基礎並且在互聯網上所建立的共享的分佈式賬戶,它的核心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擁有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結構

與傳統的金融數據庫技術高度中心化以及對軟硬件設施的高度依賴性相比,區塊鏈採用分佈式的核算與存儲技術,任何一個區塊或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等的,系統中的數據信息由所有的區塊或節點來共同維護。

(二)系統高度透明、開放

除了用戶的私人信息被加密不可訪問,用戶可以通過相關數據接口訪問區塊鏈的任何數據信息而不受限制,整個系統的數據信息高度透明。

(三)用戶個人隱私具有匿名性

由於數據信息之間的交換以純數字密碼作為背書,無需交易雙方的身份信息作為信用擔保,因而市場參與者的隱私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

(四)數據信息不可篡改

數據信息一旦通過驗證,就會被區塊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黑客能夠控制整個區塊鏈系統超過50%的節點,否則想通過單個節點來修改區塊中存儲的數據信息是不可能的。

(五)系統運行高效、低成本

由於整個區塊鏈系統具有高度的透明性,而用戶私人信息具有匿名性;因而在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時,不需要任何的信用背書,交易的相關成本低;金融資產的價值交換通過互聯網進行,大幅度的簡化了相關的金融服務流程,節省了交易的時間,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升級更新,它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到金融領域;2015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宣佈投資比特幣交易平臺Coinbase;同年,高盛投資比特幣消費公司Circle,而大型貿易公司DRW也宣佈旗下子公司正在嘗試加密貨幣的交易。同年6月24日,納斯達克宣佈與比特幣公司Chain,進行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合作;12月30日納斯達克通過區塊鏈平臺完成了首個證券交易。

2016年1月20日,區塊鏈財團R3CEV發佈了首個分佈式賬本實驗,使用了以太坊與微軟的區塊鏈服務,同時連接了包括巴克萊銀行、BMO銀行金融集團、瑞士信貸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匯豐銀行、法國外貿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道明銀行、瑞士聯合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以及富國銀行等11家國際大型金融機構;截至目前,R3CEV區塊鏈聯盟已經涵蓋了全球40多家國際銀行機構,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塊鏈聯盟。同年5月24日,中國平安銀行正式加入區塊鏈聯盟R3CEV,成為首個加入國際區塊鏈聯盟的中國金融機構;中國平安銀行的加入,不僅為R3區塊鏈聯盟帶來了銀行業、保險、投資以及網絡技術方面的前沿創新成果,同時也為中國在區塊鏈行業中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決定了中國將會在未來的區塊鏈行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李虹含

區塊鏈成了一種信仰。

我認識中國青年天使會的創始會長楊寧,跟他單獨請教過好多次。5、6年前,他說天使投資的機會在於人工智能領域;這兩年人人在喊人工智能的時候,他說,那已經不是天使投資人的機會了。也就是說,也不太是初創企業的機會了。

他關注過一段時間文化影視後。僅僅這半年多,他又充當起區塊鏈的鼓吹手角色呢。

最後一把大火,由徐小平老師點著了。

似乎一夜間,大家都在談區塊鏈革命。

先進行基本的概念普及吧。

1、很多人都認為區塊鏈毫無價值,是龐氏騙局。主流的投資人也不怎麼碰區塊鏈,即便大家宣稱把區塊鏈作為方向,也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

2、但是。區塊鏈有顛覆性。比如對貨幣、金融的顛覆。

全球貨幣體系的本質是一堆excel表。這個體系非常繁瑣、冗長、混亂,效率也低。當世界上有那麼多貨幣,都要兌在一起時,會發現這個系統太古老、低效了。

未來的金融體系裡,股權投資,PE的模式會被區塊鏈徹底改變。沒有幣的區塊鏈不是真的區塊鏈,區塊鏈一定要有幣,幣是區塊鏈必要的組成部分。

3、區塊鏈是信仰

最早就是比特幣,後來又出現萊特幣,主流的大概有20多種,各種類型多達幾百種,包括最近的玩客幣、暴風幣。但99%的都是沒有什麼價值,和互聯網的網站一樣,有價值的很少,但它們一定會冒出來。

監管層開始擔心,2017年9月開始一刀切,不允許交易,不允許ICO發幣。但是,區域中心化的結果是隻要一個國家允許數字貨幣的發行,這個東西就終止不了。因為服務器、交易都是在那個國家做的。你也終止不了這種幣的交易。

區域塊鏈是個信仰,現在的貨幣體系其實也是信仰。只要有一個國家還在做,就會波及到其他國家,全球一體,總有越來越多的人擁抱它,這就是趨勢,勢不可擋。


(我寫的書有《創業大浪潮》《創業第二課》《這個星球不配我死》《淘寶創業英雄》《總裁的第一份工作》《入埃及記》《趙曙明:我的人生感悟與管理觀》《偉大的小習慣》等,曾任職中國青年天使會、《中國企業家》雜誌,《中國投資》雜誌等。近三年與百餘名創業者有一對一溝通。關注真格、洪泰、英諾、樂搏等天使投資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