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極簡史

清明時節採新茶

茶在中國,源遠流長

前段時間

在西漢景帝陽陵外藏坑裡

就出土了距今2150年的茶葉

歷朝歷代,愛茶者也不計其數

飲茶極簡史

三國時候

吳國末代君主孫皓是個暴君

經常通宵達旦地開宴會逼人喝酒

凡在座必須喝下七升酒

唯獨韋曜例外

韋曜是吳國的左國史

負責掌休國史,秉筆春秋

孫皓想給自己的父親孫和作“紀”

但只有做過皇帝的人才有本紀

而孫和最高職位是太子

於是孫皓各種討好韋曜

宴會喝不下七升酒?

沒關係,皇帝親自幫作弊!

孫皓偷偷把韋曜的酒換成茶

這便是最早的“以茶代酒”

飲茶極簡史

“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

——《三國志·吳書》

魏晉時候,士人以飲茶標榜節儉

東晉名士陸納以儉德稱名

有一天,謝安要來拜訪他

陸納的侄子陸俶覺得自家大人會怠慢客人

於是偷偷地準備了十幾人的大餐

謝安來了之後,陸納果然只用茶果招待

陸俶很驕傲地端出盛饌珍羞

感覺替叔叔補足了面子

沒想到等謝安走後

陸納抄起大杖便揍熊孩子

邊揍邊斥:

“你小子丟自己的臉也就算了,

居然玷汙你叔叔我的清名?”

飲茶極簡史

“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

——《晉中興書》

但是以茶待客這個事情吧

有人是節儉,有人是小氣

東晉任瞻是個很懂茶的人

但自從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後

好茶不易

有一天有人請任瞻喝茶

任瞻就問:“此為茶為茗?”

主人臉色瞬間不太好

因為當時所謂“茶”是指早茶

“茗”指的是晚茶

二者的市價差異很大

主人顯然是用便宜的“茗”來招待

場面瞬間尷尬

雖然主人是誰史書記載不明

但顯然不是任瞻能得罪的

強烈的求生欲促使任瞻趕忙申明:

“我剛才是問喝熱茶還是冷茶呢!”

飲茶極簡史

“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人云:‘此為茶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分明雲:‘向問飲為熱為冷?’”

——《太平御覽》

南北朝時候的王肅原本是南朝齊的臣子

因父兄被蕭賾所害叛至北魏

王肅原本好茗飲蓴羹

到了北魏幾年又好北方的羊肉酪漿

北魏皇帝拓跋宏就調侃他:

“茗何如酪?”

王肅回答說:

“茗不堪與酪為奴。”

眾人大笑

彭城王元勰插嘴說:

“那你明天來我家,我請你吃‘酪奴’。”

由此北魏人又把茗飲戲稱為酪奴

稱學南朝士人飲茶的人

“海上逐臭之夫”“學顰之婦”

自是北方朝貴宴會雖設茗飲

皆恥不復食

飲茶極簡史

“勰復謂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邾、莒之餐,亦有酪奴。’因此復號茗取飲為酪奴。”

——《洛陽伽藍記》

不過有人不愛喝茶也情有可原

西漢至六朝的飲茶方式比較粗放

採用的是“粥茶法”

加各種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

煮茶跟煮菜粥差不多

這麼刺激的一杯喝下去

勝似生灌藿香正氣水

飲茶極簡史

飲茶之風重新在南北兩地風靡

還要感謝一位絕頂大師

唐開元年間

靈巖寺有位老和尚

佛法高深,徒弟很多

大師對自己要求很嚴格

修行起來廢寢忘食

晚上不僅不吃飯而且不睡覺

全靠喝茶提神

於是大家都學著老和尚喝茶

從此轉相仿效,逐成風俗

但老和尚真要是有這般影響力的話

想來會更情願用在宣揚佛法上

飲茶極簡史

“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太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逐成風俗。”

——《封氏聞見錄》

陸羽《茶經》的完稿

才是唐以後飲茶之風重興的推手

這位才是飲茶的絕頂大師

飲茶極簡史

當時賣茶的人把陸羽稱作“茶仙”

奉為神來祭祀

每買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陸羽瓷像

宋代梅堯臣曾作詩云: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

飲茶極簡史

▲陸羽瓷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陸羽一生嗜茶,潛心鑽研

寫就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

盡言茶之原、之法、之具

自此之後,天下益知飲茶矣

他在書中摒棄粥茶法

大力提倡“煎茶”

即把以茶餅碾成粉末的“末茶”倒入沸水

對茶末粗細的要求不高

“屑如細米”便是上品

到了晚唐

蘇廙提出了“點茶”

與煎茶不同

點茶是向茶盞中的茶末注入沸水

一邊注水一邊擊拂

即用勺筷或竹筅環回攪拌

使茶末與水溶解並泛起細小的泡沫

飲茶極簡史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局部,小販正在點茶

宋時在點茶的基礎上,“鬥茶”興起

一驗水痕二斗茶色——

茶盞杯壁上沒有茶末水痕

茶湯顏色青白

方是一盞好茶

點湯時,越細的茶末愈易溶解

因此細茶末備受重視

時人謂之“瑟瑟塵”“飛雪輕”

飲茶極簡史

蘇軾曾特意為茶作傳

以《茶經》開篇的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為題

化用為《葉嘉傳》

化茶為人

蘇軾筆下的葉嘉先生

有血有肉,個性鮮明

著書立說,不在話下

蘇東坡先生真不愧

擬人文圈最早的寫手巨巨

飲茶極簡史

有大大定下風雅的調性

茶是拿來做賭也極盡風雅

談起戀愛來也是風雅地虐狗

宋代的趙明誠與李清照

夫妻二人均博學強識

每天吃完飯就烹上茶

指著故紙堆

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

猜贏了的人先喝

每次兩口子也不知是如何逗趣兒

不好好猜,淨是笑

笑到茶水灑得滿身都是

單身狗不禁默默舉起了火把

飲茶極簡史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金石錄後序》

懂得愛情美好的清代納蘭性德

則心甘情願吃下這碗狗糧

惆悵地嘆道: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飲茶極簡史

從此說起茶來便是詩意

哪怕不好茶

也否決不了千年來寫到茶裡的氣質

如果俞飛鴻電影《愛有來生》裡

把那句令看官潸然淚下的經典臺詞

“茶涼了,我去給你續上”

換成

“可樂熱了,我去給你冰上”

Emmm……

飲茶極簡史

清明茶韻醉乾坤

今年的春天

不妨就從一壺好茶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