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業的領路人

電商產業的領路人

  時尚的髮型,高挑的身材,清秀的外表,今年28歲的陳俊璋雖年紀輕輕,但本事不小。

  3年前,他創辦了天祝縣首家電商企業——甘肅金農商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網絡平臺把家鄉100多種土特產賣到了全國各地。3年來,他的企業持續領跑天祝電商產業,2017年實現銷售總額近3000萬元,超過全縣電商交易總額。

  不僅如此,作為天祝第一個電商人,他毫不保留地傳授經驗,帶領家鄉人民發展電商產業。3年來,由他幫助開辦的網店多達200多個,受過他培訓的學員有3400多人,他還和商務部門聯手建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個、鄉鎮電商服務站12個、村級電商服務點42個……

  他的目標是和天祝商務局繼續攜手,讓電商覆蓋天祝縣每一個鄉鎮和行政村,惠及更多的父老鄉親。

白手起家的創業路

  幾張親戚朋友淘汰的桌椅板凳,兩臺從二手市場“淘”來的老式電腦,一套租賃的破舊樓房,其中不足20平方米的客廳算是辦公室,3間臥室既是休息室也是倉庫……陳俊璋的創業路完全是白手起家。

  陳俊璋說,創業初期店裡只有兩個人,開網店、拍圖片、接訂單、取貨、包裝、發貨、售後……兩人忙得不可開交,吃飯休息沒有固定時間,餓了多是吃方便麵,實在困得不行了,就到臥室休息會。

  吃苦陳俊璋不怕,但缺資金成為他發展的瓶頸。

  正在陳俊璋為此犯愁時,天祝縣政府和商務局給了他大力支持。“當時縣上計劃發展電商產業,陳俊璋又走在了全縣最前列,於是縣上提出了‘政府+企業’推動模式,支持電商企業發展。”天祝縣商務局局長張國宏說。

  2015年,天祝縣商務局為陳俊璋協調了50萬元貸款,提供了面積42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建成了天祝縣電商服務中心。陳俊璋由此獲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有了寬敞的辦公場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陳俊璋的事業順風順水。3年來,企業辦公設施由簡陋破舊升級為統一“高配”,企業員工由兩人增加到了15人,網店由1家增加到了4家,供貨、包裝、營銷、接單、發貨、售後等各個環節也由當初的一人包辦發展到獨立運行,公司現已設立視覺部、產品研發部、物料採購部、客服部、運營部等8個機構……現在,公司已經與20多家供貨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出售的特色農產品已經達到17個大類100多種產品,年銷售總額更是從最初的51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2979萬元。

不忘初心 回饋社會

  在甘肅金農商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整齊擺放著20套嶄新的電腦,中間陳列著一臺投影儀,這是陳俊璋為回饋社會,出資10多萬元建立的電子商務培訓基地。

  3年前,作為天祝縣第一個獲得電子商務高級講師資格的人,陳俊璋被天祝縣聘為電子商務高級講師,經常免費講課。為讓更多學員學到電商知識,他手把手指導5名員工拿得了電子商務高級講師證書,並建立了培訓基地。在培訓基地,他和5名員工免費舉辦20多期培訓,培訓學員達3400多人。

  陳俊璋還手把手教學員開網店。2015年,由他指導開辦的網店有147家,家住安遠鎮的李斌就是其中一位。李斌因患小兒麻痺落下殘疾,雖懂得家電維修,但生意一般。2014年,李斌參加了電子商務培訓班,認識了陳俊璋,後來在他的指導下,開起了網店。“現在我每月能有5000多元收入,主要賣酥油等當地特產。”李斌說。

  陳俊璋還和天祝縣商務局聯手,建立了12個鄉鎮電商服務站、42個村級電商服務點,並按照“村訂單+鎮運轉+縣發貨”模式,幫助各點代銷農特產品。在陳俊璋的帶動下,天祝縣電商人才不斷增加,農村產品迅速“e化”。2017年,天祝縣電商網店達到280多個,累計交易額4500萬元。

探索永無止境

  陳俊璋喜歡探索。

  2015年,他在“京東眾籌”平臺發起了天祝首個電商眾籌項目——“天山雪域紅提電商扶貧”眾籌公益項目。短短一個月,51688元資金迅速彙集,祁連鄉天山村4000多斤紅提葡萄全部售出,解決了種植戶“賣難”問題。幾天後,他又發起“烏鞘嶺腳下的天祝藏羊”等電商眾籌項目,電商業務在天祝風生水起。

  “未來,我計劃將電商業務推向旅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等多個方面。”陳俊璋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