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业的领路人

电商产业的领路人

  时尚的发型,高挑的身材,清秀的外表,今年28岁的陈俊璋虽年纪轻轻,但本事不小。

  3年前,他创办了天祝县首家电商企业——甘肃金农商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网络平台把家乡100多种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3年来,他的企业持续领跑天祝电商产业,2017年实现销售总额近3000万元,超过全县电商交易总额。

  不仅如此,作为天祝第一个电商人,他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带领家乡人民发展电商产业。3年来,由他帮助开办的网店多达200多个,受过他培训的学员有3400多人,他还和商务部门联手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42个……

  他的目标是和天祝商务局继续携手,让电商覆盖天祝县每一个乡镇和行政村,惠及更多的父老乡亲。

白手起家的创业路

  几张亲戚朋友淘汰的桌椅板凳,两台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老式电脑,一套租赁的破旧楼房,其中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算是办公室,3间卧室既是休息室也是仓库……陈俊璋的创业路完全是白手起家。

  陈俊璋说,创业初期店里只有两个人,开网店、拍图片、接订单、取货、包装、发货、售后……两人忙得不可开交,吃饭休息没有固定时间,饿了多是吃方便面,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到卧室休息会。

  吃苦陈俊璋不怕,但缺资金成为他发展的瓶颈。

  正在陈俊璋为此犯愁时,天祝县政府和商务局给了他大力支持。“当时县上计划发展电商产业,陈俊璋又走在了全县最前列,于是县上提出了‘政府+企业’推动模式,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天祝县商务局局长张国宏说。

  2015年,天祝县商务局为陈俊璋协调了50万元贷款,提供了面积42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建成了天祝县电商服务中心。陈俊璋由此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有了宽敞的办公场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俊璋的事业顺风顺水。3年来,企业办公设施由简陋破旧升级为统一“高配”,企业员工由两人增加到了15人,网店由1家增加到了4家,供货、包装、营销、接单、发货、售后等各个环节也由当初的一人包办发展到独立运行,公司现已设立视觉部、产品研发部、物料采购部、客服部、运营部等8个机构……现在,公司已经与20多家供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出售的特色农产品已经达到17个大类100多种产品,年销售总额更是从最初的51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979万元。

不忘初心 回馈社会

  在甘肃金农商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整齐摆放着20套崭新的电脑,中间陈列着一台投影仪,这是陈俊璋为回馈社会,出资10多万元建立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

  3年前,作为天祝县第一个获得电子商务高级讲师资格的人,陈俊璋被天祝县聘为电子商务高级讲师,经常免费讲课。为让更多学员学到电商知识,他手把手指导5名员工拿得了电子商务高级讲师证书,并建立了培训基地。在培训基地,他和5名员工免费举办20多期培训,培训学员达3400多人。

  陈俊璋还手把手教学员开网店。2015年,由他指导开办的网店有147家,家住安远镇的李斌就是其中一位。李斌因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虽懂得家电维修,但生意一般。2014年,李斌参加了电子商务培训班,认识了陈俊璋,后来在他的指导下,开起了网店。“现在我每月能有5000多元收入,主要卖酥油等当地特产。”李斌说。

  陈俊璋还和天祝县商务局联手,建立了1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4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并按照“村订单+镇运转+县发货”模式,帮助各点代销农特产品。在陈俊璋的带动下,天祝县电商人才不断增加,农村产品迅速“e化”。2017年,天祝县电商网店达到280多个,累计交易额4500万元。

探索永无止境

  陈俊璋喜欢探索。

  2015年,他在“京东众筹”平台发起了天祝首个电商众筹项目——“天山雪域红提电商扶贫”众筹公益项目。短短一个月,51688元资金迅速汇集,祁连乡天山村4000多斤红提葡萄全部售出,解决了种植户“卖难”问题。几天后,他又发起“乌鞘岭脚下的天祝藏羊”等电商众筹项目,电商业务在天祝风生水起。

  “未来,我计划将电商业务推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多个方面。”陈俊璋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