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補齊河北科技創新“短板”

5月30日上午,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暨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大會在石家莊舉行。王東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快補齊河北科技創新短板,在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加快創新型河北建設步伐。(2018年5月31日《河北日報》)

加快补齐河北科技创新“短板”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如果科技創新問題解決不好,發展動力不加快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很難做到。長期以來,產業結構不合理一直是困擾河北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鋼鐵、水泥、玻璃等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產業和產品大多處於中低端,受市場波動衝擊大,附加值低、效益差,以前傳統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實際上,這恰恰是河北科技創新“短板”的直接體現。為此,我們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儘快走上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解決的根本出路要靠科技創新。從河北情況看,科技創新是最大的短板,特別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與京津相比,產業層次落差很大,我們必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認真組織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實施產業技術創新,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支撐河北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加快补齐河北科技创新“短板”

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推進科技創新,不僅要夯實科技基礎、加強科技供給、深化改革創新,還要有載體、有平臺、有抓手,特別是要大力培育發展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創造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使其成為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對於河北而言,未來發展關鍵在創新、出路在創新、潛力在創新,這就需要我們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讓創新主體“動”起來,科技成果“轉”起來,創新團隊“富”起來,創新能力“強”起來,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面對新一輪的全球科技革命,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我們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紮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好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高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推進京津科技創新要素向河北聚集,形成產業鏈和創新鏈高度銜接、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同步推進的良性發展態勢,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開創創新型河北建設新局面。(劉鳳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