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翻身嗎?

2月26日,三星新一代 Galaxy S 系列機型亮相西班牙巴塞羅那 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3月6日,GalaxyS9/S9+在廣州向中國市場發佈,3月16日正式上市首銷。發佈會當天,三星官網和京東三星手機官方旗艦店都開啟了預售活動。

從大張旗鼓的造勢來看,三星對Galaxy S9寄予厚望,但S9+不到2000臺的預售成績顯然不如人意。且不說蘋果預售時萬人空巷的盛況,即便是國產機華為、小米、OPPO、vivo也能秒殺這個成績。

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翻身嗎?

丟失中國市場,原因何在?

根據IDC數據,三星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3.173億,市場份額21.6%,在全球市場遙遙領先。雖然全球銷量第一,但在中國市場,三星存在感越來越低,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去年四季度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擁有1.7%的份額,年銷量降至1090萬臺,只有2016年2360萬臺的一半還不到。

從2012年開始三星幾乎“稱霸”中國手機市場,但短短几年時間,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便從2013年的19.7%降到2017年的2.2%。

三星在中國市場真的已“日薄西山”?昔日霸主為何陷入頹勢?

1.“爆炸門”背後的信任缺失

2014年推出Galaxy S5,由於這款手機低於消費者預期,三星在中國的份額開始下降,但真正將三星推向風口浪尖的是Galaxy Note 7“爆炸門”事件。

2016年8月,Galaxy Note 7一經面世便吸引眾人矚目,大賣可期。但一個月後,全球發生了三十幾起電池爆炸事件。

電池事故被曝光後,三星被迫大規模召回。此次召回中並不包括中國市場,三星多次向中國消費者發佈公告強調,由於不同的電池供應商所以在中國市場發售的Note 7國行版本不存在問題。但是,9月18號凌晨曝出的國行Note 7“首爆”卻再次將三星置於千夫所指的境地。

當事態不斷髮酵,“爆炸門”從科技新聞上升到社會民生新聞時,三星官方的表現顯得極為不專業,事故發生15小時後才回應,指出該國行手機爆炸與電池無關,系外部加熱所致,暗示存在人為破壞的可能。

甩鍋給消費者的行為讓三星的形象大打折扣,“爆炸門”重創了Note 7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同時信任缺失也使三星徹底失去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佛羅里達大學金融學教授傑·裡特在接受《財經》採訪時評價到:“如果第一次召回,三星精準找出問題所在,就能快速止血,Note7也不會被全部召回甚至銷燬。”。

2. 被國產手機“群毆”

IDC 統計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共出貨 4.4 億臺。其中華為、OPPO、vivo 位列前三,佔中國市場53.9% 的市場份額。

2014年開始,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就目前來看,華為坐穩了國產手機第一廠商的寶座,2017年發佈多款手機,涵蓋了高中低多條產品線。OPPO和vivo憑藉獨特的營銷手法,通過大量資金投放電視廣告、綜藝冠名、明星代言等手段,抓住年輕消費者,逐漸擺脫低端印象,開始在中高端領域擁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市場整體下滑的形勢下小米逆市高速增長,在銷量上取得了世界排名第四的好成績。

無論國產手機憑藉何種方式崛起,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被壓縮是毋庸置疑的。同時,由於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增長趨緩,國產手機開始大力佈局海外市場,三星手機在海內外都將遭遇國產手機的 “群毆”。

3. 性能配不上價格

Galaxy S9的售價從低配5799元到S9+高配7599元,跨度較大,這個價格區間已比肩蘋果。對消費者而言,中國市場變化快,選擇空間大,除了手機性能,還要考慮性價比。向來因為系統被詬病的三星對標蘋果顯然並不明智,高昂的價格將更大可能地把消費者推向蘋果以及性價比更高的國產機。

4. 高端路線難走

根據調研機構賽諾的統計,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1月的3.82%攀升到了12月的5.59%。由此可見,在高端市場上,三星並不慘淡。之所以在整個中國市場銷量乏善可陳,主要是由於它近幾年來逐漸轉變策略,著力進攻中、高端市場。這樣的策略強化了三星的品牌形象,卻對銷量增長幫助不大。

押寶高端產品,讓三星在中國市場並無太大的迴旋餘地。

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翻身嗎?

三星正在“討好”中國市場

儘管有分析師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以趨於飽和,利潤增長空間變小,但中國市場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三星最近的舉動頗有討好中國消費者的意味。

1. 明星代言

三星手機這兩年在中國市場沒有明星代言人,此次S9發佈會前一天,三星宣佈井柏然成為三星手機中國區品牌代言人,朱亞文成為三星手機“首席AI官”,華晨宇也通過VCR祝願S9系列大賣,並透露未來會與三星有更令人期待的合作。

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翻身嗎?

從幾位代言人的人設來看,他們倒是非常符合三星主打的高端白領人士。三星此舉,瞄準的可能也是年輕的女性消費群體,而且後續還會有朱亞文的特定語音,照顧到了大批的“聲控粉絲”。

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翻身嗎?

當然,這一策略是否奏效目前還很難說,畢竟全明星陣容的招數OPPO與vivo已經輕車熟路,而且這兩家的代言人與井柏然與朱亞文相比都是更加炙手可熱的大流量明星,有明顯的“帶貨”優勢。

2. 本土化服務優化

或許是因為三星手機系統過度關注了歐美用戶的使用習慣,中國用戶的使用需求普遍沒被照顧到。例如,沒有美顏功能;在遊戲運作方面問題頗多等等。

Galaxy S9的發佈證明了三星想要改變並非說說而已:在遊戲方面,聯合騰訊打造了AI遊戲引擎;交通方面,三星Pay交通卡將新增深圳通、吉林通、武漢通等城市;手機支付方面,銀行卡的支持量預計會提升到100種,在現有基礎上陸續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寶主掃支付;生活助手方面,深度融合京東等50家本地合作伙伴……

“三星始終高度重視中國市場、中國的合作伙伴以及廣大用戶們。自始至終,每一個‘三星人’都在努力傾聽中國用戶的心聲,並將竭盡全力,想‘你’所想。”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表示。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馮恩在發佈會現場表示,三星為中國用戶提供了更多專屬管家服務,並且提供參加以舊換新的服務,最高可以補貼600元三星積分。

三星電子想要憑藉Galaxy S9扭轉頹勢的意圖很明顯,但單憑一款旗艦機+明星代言模式就想衝出困境看起來並不現實。目前來看,三星手機還是風光無限的,但如果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或許手機銷量排行榜榜首將會易主。

所以,三星“討好”中國消費者的舉措可能還得持續一段時間。

三星翻身,且看未來

毋庸置疑,三星想要重新挽回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道阻且長,“爆炸門”事件陰影在前,三星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傲慢的形象也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三星正在不遺餘力地謀求恢復其往日在中國市場的輝煌。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上臺後對中國三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從區域來看如今已經調整成為23個分公司,並且其中有14位分公司負責人都是中國人,除了手機以外,家電領域全國有21個分公司並且負責人都是中國人。跟去年相比,零售、運營的能力有了非常穩定的發展,實際覆蓋率擴大了30%,另外營銷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在搜狐IT的報道中,權桂賢如是說。

三星想要在中國翻身註定是一場硬仗,正如權桂賢所言,三星在中國的品牌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今年能否在業績和銷量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成為三星在中國翻身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