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處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何為圈子?圈子即是人脈,人脈決定錢脈,人脈決定命脈。

一根稻草是沒有多少價值的,可它綁在大白菜上就是大白菜的價值,綁在大閘蟹上就是大閘蟹的價值,品牌就是兩個字——捆綁。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站在一起。

你身處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秀才與鐵匠

古時,一位秀才正欲赴省城大考,考慮妻子隨時可能臨盆,留她一人在家實在不放心,遂帶著妻子同行。一路,秀才祈禱,希望妻子到省城後再生產。然而,由於一路的舟車勞頓,妻子的肚子竟在半途痛了起來。眼看就要生產了,沿途住家卻十分稀少,勉強前行了一段路,才找到一處人家,秀才急忙上前敲門。算來也是秀才運氣好,這戶人家以打鐵為生,鐵匠的老婆恰好也正要生產,有現成的接生婆在那,便順道幫秀才的妻子接生了。

很快,秀才的妻子和鐵匠的老婆安然產下兩子,母子俱平安。

16年後,秀才的兒子長大了,也繼承父業,考上了秀才。老秀才大喜之餘,想起當年與自己兒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鐵匠家的兒子,想來此時必定也是個秀才了。感念當年收容妻子臨盆之恩,秀才便立刻備了四個禮物,專程趕往鐵匠家中,欲向他道賀兒子高中之喜。等到了鐵匠家中,只見老鐵匠坐在門口吸著旱菸,屋內一個年輕後生,精赤上身正忙著打鐵。秀才將禮物呈上,並問老鐵匠的兒子哪裡去了。

老鐵匠指了指門內,說道:“喏,不就在那兒。哪裡也沒去啊!”

秀才詫異道:“是他,這可奇怪了。按命理說來,你兒子和我兒子生辰時刻相同,八字也一樣,理應此際也該是個秀才方是,境遇怎麼會相差那麼大?”

鐵匠大笑:“什麼秀才,這小子從小跟著我打鐵,大字也識不得一個,拿什麼去考秀才啊!”

老秀才至此方才大悟,生辰命理做不得準,全因處於不同環境的際遇,自然也大不相同矣!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決定我們一生成就的重要因素,並不是所謂的命運,而是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所謂“跟著蒼蠅找廁所,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富翁掙百萬,跟著乞丐會要飯”。環境不同,所面臨的人和事也不同,成就自然不一樣。而我們所理解的環境,即所謂的圈子!

一個人的高度是由他所在的圈子的高度來決定的!那麼,何為圈子?圈子即人脈,圈子即關係,圈子即平臺。

你身處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1. 人脈

血脈是一個人的生理生命,人脈是一個人的社會生命。根據詞典裡的說法,人脈的解釋為“經由人際關係而形成的人際脈絡”,經常用於政治或商業的領域。但其實不論做什麼行業,人人都會使用人脈。因為,人脈決定錢脈,人脈決定命脈。

常言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說,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脈網絡和人脈支持系統。誠如世界人際關係專家卡耐基所言,成功來自於85%的人脈關係,15%的專業知識。

“人脈王”汪涵

汪涵,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也是中國內地著名娛樂節目主持人。懂得全國各地多種方言。他睿智、儒雅、能說會道,時常會在主持節目中爆出金句。有人稱汪涵是一本行走在路上的百科全書,通曉古今。但稍微對他有些瞭解的人就知道,他不僅僅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他更是名人圈裡當之無愧的“人脈王”。

文中有一處描述:2015年12月,劉濤一個裝有400多萬首飾的保險箱在丹麥的酒店失竊,焦急萬分,可身在異國他鄉,只能靠發微博求助。微博發出不久後,網友紛紛支招去找汪涵,說他跟丹麥總理很熟。果然,汪涵得知此事後,火速致電丹麥駐華大使館,在短短的20小時內,便抓獲竊賊。事後,中國駐丹麥使館大使還親自前來慰問劉濤。

汪涵在丹麥拍攝“天天向上·遊學季”時還獲得丹麥外交部長、丹麥王子以及丹麥女首相的接見。他還幫自己的好兄弟歐弟在布拉格洛克維茲宮舉辦了婚禮,捷克駐中國總領事親自擔任證婚人,而布拉格洛克維茲宮原本是一座不對外開放的古城堡。

汪涵好友有馬雲、陳道明、崔永元、陳丹青、梁文道以及丹麥外交部長馬丁·利澤,甚至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等。這其中有商人、文人、政客等,幾乎是遍佈了各行各業。是以,大批網友紛紛驚歎於汪涵的神通廣大。繼“救場帝”後,汪涵又多了一個外號“人脈王”。

人脈是金,卻比黃金更珍貴,因為黃金有價,人脈無價。世界頂尖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說:“人生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因為它能為你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你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貢獻社會。”可見,人脈資源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是一種潛在的財富。

2. 關係

現在流行一個說法,叫做社交的“六人原則”。即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不認識的人,通過六個人的關係,都能聯繫起來。不管你認識的人和你需要找的人有沒有直接關係,只要認識一個人,再通過這個人認識另一個人,直至第六個人,肯定可以找到你要找的人。生命就是關係,關係是互動的結果,互動的頻率決定了關係的深淺。

常言道,分開的沙子和水泥比比皆是,不足為貴,但它們混在一起就是舉足輕重的混凝土;大米和汽油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可謂彌足珍貴,但它們混在一起,就成了一堆廢物。可見,你本身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3. 平臺

如果職業人生是一場大戲,那麼老闆便是導演,員工便是演員,公司便是舞臺。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無法拋下舞臺後還能上演一場饕餮盛宴。所以,一個企業的領袖,不但要成為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導演,更要成為一個平臺的構建者。

一個脫離了平臺的人,能展現於他人的便只有自身的長短。一個離開了平臺的人,也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關於平臺的重要性,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你身處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兩次下山的驢

山上的寺院裡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裡辛苦拉磨,日子一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有多好啊!不久,機會終於來了,有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它興奮不已。

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後牽著它返回寺院。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一開始,驢大惑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何要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

當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揚地站在馬路中間,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腰桿子瞬間直了起來!回到寺院裡,驢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只願意接受人們的跪拜。

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

驢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夥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於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抽打它……

驢倉皇逃回到寺裡,奄奄一息,它憤憤不平地告訴僧人:“原來人心險惡啊,第一次下山時,人們對我頂禮膜拜,可是今天他們竟對我狠下毒手……”

僧人嘆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不是你啊!”

平臺於人而言,是眺望的高地,是翱翔的藍天,是遠行的列車,亦是渡河的帆船。如《荀子》首篇《勸學》中寫道:“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楫舟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認識自己。離開位子,才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