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化巨頭下滑!

又一日化巨頭業績尷尬!竟因為它……

在全球日化行業中,它是絕對的領軍。

2015年,全球最賺4大日化巨頭中,年業績唯一超4000億人民幣的是它——寶潔(2015年時,四大巨頭業績——寶潔4522億人民幣,聯合利華3869億人民幣,歐萊雅、1833億人民幣,強生約890億人民幣)。

目前,唯一可以和寶潔業績一較高下的只有聯合利華(它也超過4000億人民幣)。不過,寶潔還是一度保持全球日化行業“一哥”地位。

可是,最近幾年這個全球日化巨頭的業績卻有些尷尬。

  • 2012-2015年間,寶潔營收長期處在停滯增長的狀態,且淨利潤大部分時候處於下滑。

  • 2016年財年,寶潔總共實現淨銷售額6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29億元,同比上一年下滑7.7%。

  • 2017財年,寶潔公司淨銷售額6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78.30億元),與去年(2016財年)同期基本持平。

  • 2018財年第二季度,寶潔銷售額173.95億美元,同比上升3.2%,不過淨利潤再次遭遇下滑。

這個擁有181年曆史的巨頭企業業績尷尬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說寶潔所面對的問題,是很多企業常見的問題?

又一日化巨頭下滑!

2013年,寶潔公司發展史上第12位CEO麥睿博,因寶潔淨利潤增長率持續走低,甚至一度出現負增長的不佳業績而卸任。

於是,曾兩度執掌寶潔的傳奇老帥、已66歲的老帥雷富禮重新出山(曾在2000—2009年擔任CEO、董事長,扭轉了頹勢,9年實現營收翻倍、淨利潤增長3倍的傳奇、被譽為“管理之王”),可見這個百年曆史的傳奇巨頭一時間所面臨的艱難境況。

寶潔一直以來被視為日化標杆,為何出現業績尷尬?

這其中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大市場環境不景氣(近幾年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營銷環境變化(互聯網帶來的傳播途徑和銷售途徑的延伸),消費變化帶來的產品佈局不足(比如面對中高端市場、以及個性話消費),新的競爭對手的崛起……等。

但是,寶潔真的不行了嗎?對這個新時代應變緩慢了嗎?就此衰敗了嗎?

並非如此,今天寶潔的運作依然是業內的標杆,來自寶潔的人才一直都是業內爭搶的對象(如京東劉強東就一直偏愛寶潔出來的人才),而且寶潔也是傳統大佬中比較早開始進行互聯網媒體進行投放的,2013年在就已經把媒體投放的資金放大到25%—35%,都是業內比早的。

此前曾有文章宣稱“寶潔必然衰敗、並且永不復蘇”,實際上言過其實了!

寶潔並沒有陷入萬劫不復的衰敗困境,它在2015年的營收達到4522億人民幣(這一數字甚至領先當時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近600億),它在2017財年、以及2018財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營收上仍實現了小幅增長!

一個4000億以上規模的全球日化巨頭、領軍,營收未見大幅下滑,談何必然衰敗?談何萬劫不復?

今天,寶潔依然是全球日化的超級巨頭,絕對的領軍者!

事實上,寶潔下滑的原因,除了環境因素、市場佈局不足、新的對手崛起之外,最主要的是一個商界常見問題——巨頭困局。

又一日化巨頭下滑!

巨頭困局規模太大、增速放緩;做巨頭太久,消費者審美疲勞

首先,巨頭級企業大到一定程度,會增速放緩。

其次,巨頭做太久了,在消費者眼裡,會產生疲勞,外加品牌老化。

實際上,寶潔所面臨的問題,是一些巨頭級企業共有的困局:巨頭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面對巨頭的苦惱,今天的寶潔、可口可樂、麥當勞等巨頭企業都會面臨下面這些問題:

首先,規模體量過大、增速放緩

隨著企業體量過大,基數變大,企業不可能永遠像以往那樣高速增長。

這是所有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巨頭級的企業越明顯——開始企業體量小的時候,一年實現百分之幾十的增長,甚至超過100%的增長都有可能。但是,隨著企業體量擴大,在一個高級別的基礎、基數上,再實現百分之幾十的增長很困難,就像漸近線一樣,越來越低,開始是高速增長、後面增長不斷放緩,越往後越低。

而且,因為企業體量過大,在一些領域會進入飽和狀態,也會導致企業的上升空間受阻。

其次,做巨頭時間久了,會陷入品牌老化

消費者會產生疲勞,缺乏新意,以及需求多樣化得不到滿足。

同時,因為巨頭們長期佔據市場,時間久了,消費者會產生疲勞,認為缺乏新意。

特別在中國市場,隨著中國消費者進入理性時代,不再像當年外資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的大一統的消費特點(大家都消費相同的產品、品牌)。今天,對於很多中國消費者而言,無論是消費水平、還是消費意識都在發生變化。

① 中產消費群及高端消費群崛起,以及本土概念的元素,都在改變原有市場格局。

如漢方、本草等消費概念的興起,這些需求的未能滿足,就會導致巨頭們的原有市場流失。如同中國的飲料市場上,當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碳酸飲料在中國市場幾乎一統天下,而今天茶飲料、涼茶飲料等本土特點的產品崛起,都切去了碳酸飲料的市場,這一情況同樣在日化領域上演,漢方、本草產品興起,就是在切割寶潔原有的市場。

同時,中國市場中產消費群、高端消費群的興起,對中高檔產品消費的需求增加,也分流了寶潔的部分市場。

② 在一些年輕的消費者眼裡,會認為巨頭老品牌有點老了,不夠酷、不夠潮,而選擇其它的產品。

例如:寶潔的一些日化產品,面臨品牌老化的危機,被許多80後、90後消費者認為是媽媽的牌子,就失去了一些消費者,而就給了一些新生品牌機會。

這些,無論是消費者的審美疲勞,還是消費意識的變化、年輕人認為品牌老化、不夠酷,都會導致巨頭們的產品會失去一部分消費者,它們曾經佔據一大批人、一代人,但是當新一代人成長之後,他們就會下滑。

新陳代謝、新老交替的自然規律,在商界上同樣存在

事實上,新陳代謝、新老交替、生生不息也是行業正常的自然規律,在新陳代謝中、技術會不斷前進。

而且,也正是因為消費者喜新厭舊,市場才能不能形成永久的壟斷,才會不斷地有新的企業崛起,市場格局從而進行重構。

但是,因為上面兩個原因,就會這樣就導致了一個結果:

一方面,因為體量過大,增速放緩、上升空間有限。

另一方面,中產消費群、高端消費群的興起,消費者喜新厭舊,需求多樣性的變化,特別年輕消費者傾向於更新、更潮的產品消費,就會切割它一部分市場,導致下滑。

上升空間有限,而同時又會失去一部分消費者,於是會出現下滑。

除了上述兩種困境外,還有一種常見困境——自滿和思維跟不上,但這種困境,目前寶潔身上沒有!

除了這上面的兩種困境之外,一般巨頭還會遭遇一種困境——在一定高度之後的自滿,和思維跟不上,很多巨頭到達一定巔峰之後,企業決策者,會陷入一定的自滿,膨脹,乃至於慢慢的和市場脫節,會把企業的輝煌葬送,乃至最終走向潰敗。

但是這種問題在寶潔身上還是沒有,作為一個已經181年曆史(寶潔成立於1837年)的巨頭企業,先後攀登了一個巔峰又一個巔峰,始終沒有被淘汰,說明了其危機意識和與時俱進的能力,它長期屹立行業潮頭,而且寶潔就現在而言,無論是其品牌管理,還是對於新媒體的重視,都是業內領先的。

相對而言,寶潔所要面臨的主要是——巨頭到達一定程度後,量級太大,增速放緩,而同時遭遇品牌老化、消費者喜新厭舊,是其主要問題。

又一日化巨頭下滑!

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個性化消費越來越強,消費者比以往更加“喜新厭舊”

目前,社會進入了一個“快”時代——快速變化的時代,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消費也同時進入了一個快速變換的時代,而且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越來越強,消費者比以往更容易喜新厭舊。

今天,消費特點不再是以前大家都大一統的消費習慣,例如上世紀中國人可能習慣於穿一樣的服裝、留一樣的髮型,如當年娛樂圈的四大天王出來後,大家都留著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的髮型一樣,但是今天這種情況很難,而是追求適合自己的個性化。

如我們上面提到的,當年有一段時間,人們習慣於喝一樣的飲料,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習慣於把去肯德基、麥當勞消費視為一種潮流,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飲料市場甚至呈現出壓倒性優勢,幾乎不存在其他產品的立足機會,但是今天這種狀況已不復存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不再是大一統的優勢。

而在這個變的時代,不僅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樣的老品牌,即使是康師傅這樣的後來的飲料巨頭,在近兩年也遭遇了尷尬,在兩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之後、康師傅曾經接過旭日升的茶飲料大旗、並把它發揚光大,但是這兩年,特別是2015年傳統的冰紅茶、綠茶飲料的銷量都受到了衝擊,統一2015年主推的個性新品小茗同學取得了不俗的業績,這場風波直接引發了2016年的個性化新品潮流、和包裝更換潮流,讓自己保持新鮮感,而不是讓消費者覺得是過去時代的產品。

品牌老化是個商界常見問題,寶潔“品牌保鮮”已經算是做的不錯的了

品牌老化是個持久的問題,是商界上常見的問題,也是每個企業都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即使再新的品牌,都會隨著時間,變成老品牌。

特別是隨著年輕消費者有了別的拋棄,隨著他們的長大、成為消費主力,就會帶去更多變化,如果沒有對年輕消費者佔領,在十幾年後,這些年輕人長大,品牌就將失去很大市場。

我們可以看到,多少上個世紀曾經輝煌的品牌現在都消失了,這其中除了他們在一些方面沒有跟上時代有關,另一方面也跟他們的品牌老化、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有關。

我們可以看到跨國巨頭企業,都是相對品牌保鮮做的比較成功的企業,例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寶潔這些企業,都是跨越了百年。

可口可樂成立於1886年、百事可樂(19世紀90年代製造,1903年註冊成商標)、寶潔成立於1837年、聯合利華成立於(19世紀90年代、即1900年之前問世,1929年英國Lever公司與荷蘭Margarine Unie簽訂協議,組建聯合利華 公司)。

這些公司無一不是成立百年,在這百年中經歷了多少“新秀”產品、企業的衝擊,其中很多已經消失在歷史中了,而這些百年巨頭卻屹立不倒,依然是行業領軍,足見其能力。

例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品牌保鮮做的非常成功,依然能給人年輕、活力的印象,雖然它們已經是誕生100多年的產品、品牌了,而寶潔已經有近181年曆史了,一個足以產生文物的時間了,卻依然站在日化之巔。

雖然寶潔近兩年業績下滑,面臨新對手的衝擊,但是沒必要對寶潔過度悲觀,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畢竟它在2015年的業績高達4522億,仍是當之無愧的巨頭。

實際上,這些新生力量也有軟肋,而這些穿越歷史屹立不倒的老品牌也有它的經驗。

又一日化巨頭下滑!

新生力量,後面發展容易遇到天花板,最後真正成為大佬的還是少數

每次當一些新生力量嶄露頭角的時候,都會說巨頭不行了、垮了。但是,實際上卻是很多新生的力量在前幾年體量、基數比較小的時候,一度快速發展。例如,當初一批淘品牌興起的時候,一片熱捧,似乎就要把傳統的服裝品牌顛覆了。可是,隨著體量變大、時間發展,它們卻很少有持續的輝煌。

今天,再看那些品牌,很多要麼已經沒了,要麼已經賣了(如瑪薩瑪索、七格格等都曾風靡一時),最後真正成為大佬的還是少數,真正形成致命衝擊的也還是少數。

一方面,企業成長有很多關檻,新生企業能否順利通過這些檻,還是未知!

企業成長髮展本身就是一個有無數個關檻的過程,每個級別的發展,都一個檻,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十幾億、幾十億、上百億。

在初期,級別比較低的時候,能有快速發展,但是越往後發展難度很大,企業會在天花板上困住,過去了就倒了一個新的階段,過不去究竟陷入了瓶頸,新生企業能否過這些關,是個未知數。

很多新生企業在初期曾一度風光無限,但是達到一定規模後,就再也上不去了。而穿越時間、幾十年仍是巨頭的企業,能夠才更加強大。

另一方面,再新的企業,也會變成老,它也會遇到“老化”這些問題。

同時,無論是多新的企業,都會遇到品牌老化的問題。

在某一個時期,一個新生的品牌,因為“新”、新鮮感,吸引消費者注意,而在市場佔據優勢,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曾經再新的品牌都會變成“老”品牌,過去它曾佔據相當的市場份額和消費者,但是隨著新生代消費者的成長、變化,它們會失去曾經的新鮮感。

能否過這個品牌老化關也是考驗。

無論是發展規模關、還是品牌老化關,都不容易解決,因此,最終成為巨頭的是少數。

而老品牌也有“老”的經驗,寶潔有180年曆史,有豐富品牌保鮮經驗

而寶潔這樣的百年曆史的企業,也有它的經驗,無論是規模關,還是品牌保鮮上,都有豐富的經驗。

一方面,他們都是經過了很多規模檻。

企業發展的每個臺階都是一個關檻,所有上升的企業都會有遇到。

像寶潔他們些巨頭,千萬、億級、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幾千億的關先後過了,可以說闖了很多關,過了很多檻,打破了很多天花板,可以說無論是運作,還是管理上,都有豐富的經驗。

另一方面,他們有相對豐富的品牌保鮮經驗。

如我們前面所說,在時間的長河中,很多品牌都因為過於老化而消失了,像寶潔、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些依然屹立潮頭,是非常不容易,而且依然站在巔峰。在品牌保險上有豐富的經驗。

消費者“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這對企業而言既是危險,也是機會。

這又是個很好的時代,消費者變化和喜新厭舊,會創造一些機會

正是因為消費者喜新厭舊,才有了市場機會和空白,才讓新生企業有了可以把握的機會,可以操作的空間,才有發展、崛起的機會。

當然,消費者的變化和喜新厭舊,對與老牌企業而言卻又是一個危機。

消費者的流失,直接帶來的就是銷售份額和業績的改變,不是每個企業都願意看到的,因此需要開發新的消費者,並努力做好老客戶的維護,減免老客戶流失,是個難度很大的工作。

企業要時刻對品牌保鮮、對消費變化密切關注,讓產品時刻升級,保持新意,且夠酷、夠潮

行業總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十年一劇變,就會產生格局的變化。新陳代謝,是行業常有的事情,也是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

寶潔所面臨的問題,也會是很多企業所要面臨的問題。

因此,企業要時刻做好“品牌保鮮”工作,對消費者狀況的變化,無論是消費意識、還是消費態度、消費需求的變化都密切關注,同時時刻做好產品上升級、開發新產品,並讓形象升級,保持新意、夠酷、夠潮,從而長久屹立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