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的是玉米,旱天趟地好還是不趟地好?

超139565

回答你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正在地裡鋤玉米。就你提出的問題,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鋤玉米的好處:

1、除掉雜草。雜草過於旺盛,與玉米爭奪養料,水份和陽光。

2、除掉板結,疏鬆土壤。植物生長的三大要素是空氣,水份和陽光。鋤地可以使土壤中空氣流通,利於植物根系發達生長。

3、可以保持水份。人常說,鋤頭有水,杈頭有火。土地板結,龜裂,龜裂多深幹多深。鬆土後一層鬆土覆蓋表面,防止水份蒸發。

二、鋤玉米的時間:

1、看苗情。第一遍應在苗高二十公分左右。第二遍應在苗高一米左右。

2,看草情。草的高度在三公分以下。這時候草的根系不發達,極易除掉。

3、看墒情。地表面花皮乾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鋤禾日當午,地表西乾躁利於雜草死亡。

三:鋤玉米的方法。俗語說,頭遍淺,二遍深,三遍順著地皮推。

1、第一遍耍淺,以除掉雜草為目的。

2、第二遍要深,可以從行取土培到玉米根部。這樣做可以一定程度的防止玉米倒伏。

3、第三遍可用可不用,主要看草情。如果草很旺盛,順地皮除掉草即可。因為這時玉米毛細根系已佈滿地皮,千萬不要傷及根部。

現在大多數人使用除草劑。我們知道化肥,農藥,除草劑都是化學制品,有毒,危害環境和身體健康。為綠色產品計,儘量少用或不用。

看到這篇文章,你知道該怎樣做了吧?




西瓜小品笑

我種的是玉米,旱天趟地好還是不趟地好?


三農廣訊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為啥這麼說呢?趟,地更容易乾旱,不趟,不利於玉米根系的生長。所以說,綜合各方面的優缺點,暫時先不趟地,等玉米地乾旱後再趟。

編者家裡是玉米專業種植戶,種植玉米、小麥的經驗近40年,如今畝產玉米在1600斤左右,春季剛剛出手去年豐收的玉米,一斤0.93元,一畝地收入1480元,自我感覺是不錯的玉米畝收入。

為啥這麼說呢?

家裡在種植玉米前,土地最佳的種植條件是溼潤的疏鬆土地,如果下完雨涼幾天最佳,沒有降水建議噴灌的方式。因為下雨之後或者在澆地後,地皮剛乾時,就要松地表的土以保持水份。然後用機械化作業種植玉米,一畝地收費70元錢,機械種植比人工種植效率高,每一排玉米整齊且玉米苗間距合理400-450mm。

編者是華北地區的農村,種植玉米的季節是10月上旬、中旬。每年的5月低、6月初收穫。

說說玉米的特性:

1、玉米屬於旱地類的農作物,非常適合北方地區的少雨水地域種植,村裡的農戶在這些地裡種植玉米畝產量一直在1300-1700斤之間,畝產量有差距是因為年份天氣原因造成的。

2、如果種植玉米,土地太乾旱,種植之後不利於玉米的發芽、生長、發育,從而導致玉米會減產的情況;

編者有一個最佳的種植玉米的方式:

1、澆水點種的方式:先用手工將坑挖好,然後在坑裡澆水,再將玉米種子點播種植在坑裡,最後將土覆蓋上。

這個方式效果理想,進過家裡人的玉米種植彙總,如果在這個方式上種植玉米畝產量在1300-1400斤左右,與玉米畝產量高的地塊差距並不大。


小希時間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一般來說,天旱了,還是把地趟一下好,無論是苞米、高糧,還是穀子、大豆,都要趟。趟地的作用是保墒,和鏟地的作用是一樣的。除保墒外,還能除去雜草。

為什麼說趟地和鏟地能保墒呢?因為莊稼壟經過日曬,形成了無數個蒸汽孔,水分會不斷從蒸汽孔中被蒸發掉,從而越來越旱。通過鏟、趟,可以破壞掉和覆蓋住這些蒸汽孔,阻擋水分蒸發,從而起到保墒的作用。

如果已經旱到象圖裡的程度,趟、鏟都沒用了,最好是改種其它生長期短(早熟)的作物,如粘苞米、蕎麥等。

就是這樣。



王寶山10


就半工半農

你說的趟地大概就是過去的鋤地、耘地吧?土地乾旱的時侯沒有人去耘地,因為土質板結,會掀起大塊土塊,會傷及玉米幼苗的根系。除非是灌溉了,在地剛想幹皮的時候耘一下,即不長雜草,也能保住水分不蒸發。

現在種地很省力了,那還有鋤草耘地的。一遍除草劑,只要不缺水肥,比過去天天折騰雜草和鬆土都強,玉米產量更是過去無法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