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恐怖 視覺文化的緣起、瓶頸與發展

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

託德·布朗寧電影《畸形人》(1932)劇照

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

《驚魂記》(1960)海報

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
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
现代恐怖 视觉文化的缘起、瓶颈与发展

隨著攝影和電影的發明,現代社會迅速進入視覺文明時代,原先只能在文學中找尋刺激的讀者發現電影院成為新的探險之地。這便是恐怖電影的緣起:作為視覺文明最重要的代表,電影自然而然從文學手中接下了傳達恐怖的任務。但恐怖電影作為好萊塢電影的一個特殊類型,其誕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吸取其他藝術門類提供故事、風格和手法的基礎上綜合而成。

人造人、吸血鬼、瘋狂科學家

從文學中繼承的三種形象

歐洲文學有其源遠流長的恐怖傳統,其中以奇詭的哥特文學對恐怖電影產生的影響最為深遠。“哥特”原用來指稱盛行於歐洲中世紀的某類建築風格,因其高聳的尖頂、厚重的石壁、 狹窄的窗戶,再加上內部幽暗、陰森的地道,在那些崇尚古希臘羅馬文明的文藝復興思想家看來,哥特建築代表著黑暗、落後、野蠻的中世紀。直到1764年,沃波爾出版了《奧托蘭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這本小說的副標題是“一個哥特故事” ,哥特文學正式誕生。

哥特文學多以中世紀陰森神秘的城堡為背景,充滿神秘、怪誕的色彩。時值英國浪漫主義興盛時期,浪漫主義文學反對理性主義、重視情感,喜歡到中世紀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對哥特文學的誕生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是隨著感傷主義詩歌和“墓園派”詩歌將浪漫主義文學的情感基調由積極轉變為消極,哥特小說產生和接受的條件進一步確立。當時幾乎所有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像司各特、雪萊、濟慈、勃朗特姐妹等,都曾創造過哥特故事或借用過哥特手法。

其中以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創作的《弗蘭肯斯坦》(1818)最為著名,講述生物學家弗蘭肯斯坦用屍體碎片拼湊出一個人體進而發生一系列詭異命案,《弗蘭肯斯坦》也被認為是最早的科幻小說。其後具有典型哥特風格、並對恐怖電影的誕生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小說還有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庫拉》和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這三部小說確定了之後恐怖電影中將反覆出現的三類形象:人造人、吸血鬼、瘋狂的科學家,再加上民間傳說中各類恐怖角色,好萊塢恐怖電影在上世紀30年代異軍突起時需要的題材已經準備完畢。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為恐怖電影提供影像美學和技法

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為好萊塢恐怖電影提供了影像美學和電影技法上的基礎。表現主義電影受表現主義繪畫的影響,基本理念是將外部景觀當作角色內心的投射,從而使電影人能夠通過影像展現角色內心陰暗、可怖的心理。其中最著名的是羅伯特·維內導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通過一個精神病患者夢魘般的回憶,講述了身兼心理學博士和殺人狂雙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還包括F·W·茂瑙導演的 《諾斯費拉圖》(1922),改編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庫拉伯爵》,這是歷史上第一部吸血鬼電影。影片中的吸血鬼諾斯費拉圖被塑造成齜牙、尖爪的怪物形象,這個形象也成為此後所有恐怖電影中吸血鬼的樣板。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於1921年在美國上映,引發了震驚與撼動。一方面是當時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剛不久,美國公然引進一部德國電影引發了公民抵制;另一方面則是影片新穎奇特的藝術手法獲得了壓倒性讚譽,與當時好萊塢保守、陳腐的風格形成鮮明對照。尤其是在視覺表現上,《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特意將環境做傾斜和扭曲的處理,在地面和牆壁繪製影子而不是自然光源投射的效果:這一切都是為了通過外部世界來呈現人物內心世界的狀況。

除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出口產生了影響外,另一個因素是,德國表現主義時期的許多電影人因德國經濟的衰退和納粹勢力瘋長帶來的戰爭威脅,紛紛跑到好萊塢,其中包括拍攝過《大都會》的弗裡茨·朗、比利·懷爾德、奧托·普雷明格等。他們為好萊塢帶去了歐洲的先鋒理念和先進技術,特別是表現主義布光方法,對日後恐怖電影的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

恐怖電影奠基人託德·布朗寧

將馬戲團元素成功融入電影

嘉年華和馬戲團等餘興活動,也是早期恐怖電影借鑑、學習的重要元素。這裡不得不提及一位在恐怖電影草創時期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物,即被後世視為恐怖電影奠基人的託德·布朗寧。布朗寧出身於優渥的家庭,16歲時因愛上馬戲團舞女成為一名小丑和雜技演員。在馬戲團表演中,布朗寧目睹了畸形人和侏儒,學會了化妝實驗和活死人的表演,從而將這些元素成功融入到後來的電影創作中,電影於是在他手上變成了“一個充滿恐怖和陰影的電影馬戲團”。

託德·布朗寧與搭檔“千面人”朗·錢尼合作了多部成功作品。以託德·布朗寧自身經歷為背景拍攝的《三個邪惡的人》,票房非常成功。1927年的《午夜後的倫敦》作為第一部吸血鬼題材的電影,後因一場大火遺失。託德·布朗寧最有名的電影是1931年的《德古拉》和1932年的《畸形人》,後者由真實的畸形人出演,由於過於挑戰觀眾的生理極限使得票房慘敗,也直接導致託德·布朗寧的電影事業一落千丈,自此再沒導過電影。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加入到恐怖片的拍攝中,觀眾對“恐怖”的接受程度呈現越發開放的姿態。因此,當《畸形人》在1962年於威尼斯電影節重映時,這部電影重新收穫了讚譽,並最終成為恐怖電影的經典之作。

這說明觀眾的視覺接受能力在不斷變化。如今,當我們觀看《畸形人》時,已很難再感受到當時觀眾的恐怖心理,也無法理解這部電影在上映後為何“受到了天主教利益集團的攻擊,將它視作一部道德淪喪的作品”。現代觀眾長時間浸淫和接受暴力、血腥的鏡頭,“畸形人”已喚不起他們的驚懼。這不僅是視覺敏感度降低的問題,恐怖電影最終需要從“恐怖”走出尋求轉型,同樣也說明了影像的泛濫將以何種方式導致想象力的匱乏——當下大多數恐怖電影在形象創造上已失去早期恐怖電影的創造力,這也是為何有些恐怖電影其實並不恐怖的原因。

上世紀50年代進入黃金期

希區柯克奠定“驚悚”的基礎

隨著《德古拉》和《科學怪人》在上世紀30年代獲得巨大收益,好萊塢的大製片廠紛紛加入拍攝恐怖電影的行列,恐怖電影正式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重要類型。這一時期,在大製片廠製作恐怖電影的同時,也有獨立製片人開始嘗試拍攝低成本的B級片。隨著拍攝數量的增多、題材的拓展,好萊塢恐怖電影迎來黃金時代。科學怪人、幽靈、吸血鬼、殭屍、人形動物等悉數亮相,形成穩定的類型模式。

待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恐怖電影的題材從表現哥特文學或傳說中超自然的幽靈和神怪中超脫出來,開始將目光投向現實生活,表現日常生活的恐懼。尤其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讓世界人民見識了核武器的殺傷力,再加上兩極格局的建立、美蘇冷戰的行程,一系列表現末日恐怖情緒的電影開始形成,從而催生了恐怖與科幻結合的電影,比如《哥斯拉》(1954)和《天外魔花》(1956)。

上世紀60年代,對恐怖電影發展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人是希區柯克。希區柯克幾乎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恐怖電影的進程,成功將懸疑和驚悚的元素加入到恐怖電影中,從而為這一類型的電影在世紀末的突破奠定了基礎。希區柯克拍攝的一系列電影中,以《驚魂記》最為著名。與以往各類鬼怪、瘋狂的科學家、幽默、外星生物都不同,這部電影轉向了對人內心的挖掘,可以說開啟了現代恐怖片的大門。

《驚魂記》講述了一個變態殺人魔的故事,故事在一家汽車旅館展開,主人公諾曼在發現母親與人私通後殺死了他們,這使得諾曼陷入痛苦,精神發生裂變。其中以浴室殺人場景最為恐怖,但希區柯克有意迴避了殘忍血腥的場面,僅僅通過剪輯和音效間接展示謀殺的細節,讓觀眾的內在產生恐懼。《驚魂記》表現的人類扭曲的精神世界影響了一批電影,恐怖電影從正邪對立的傳統模式進入描摹角色內在心理的嶄新形式,這也為恐怖電影從恐怖慢慢轉入驚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現代恐怖片

解構一切固定的價值觀

由此,恐怖電影轉入後現代發展進程,時間標誌是1968年。當時整個世界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陷入動盪,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以反傳統、反中心、拒絕意義的後現代主義思潮登場。在此背景下,恐怖電影迎來“後現代”時期。其中以喬治·A·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1968)為代表,這部影片毫無節制地展現血腥和暴力,將人類禁忌當作娛樂元素進行表現,比如兇殺、食人的細節,解構了一切固定的價值觀,瓦解了人本主義意義上人之尊嚴。《得州電鋸殺人狂》(1978)《萬聖節前夜》(1978)等血腥恐怖片都在此影響下誕生。

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1973)成為另一個後現代恐怖片的典範。故事講述的是12歲的小女孩被邪魔附身後,由兩位虔誠的教士採用驅魔術驅趕魔鬼的故事。電影超出了傳統恐怖片單純嚇人的目的,刻意模糊了影片內在的價值觀,觀眾看不出來這是一個有因果關係的驅魔故事:觀眾並不知道附著在女孩身上的邪魔從何而來,而電影展現的正是人的潛意識裡不敢正視的恐怖。

進入90年代後,恐怖電影的題材和內容擴展到了社會各個領域,電影技術的發展和圓熟,使恐怖電影的類型特徵越發模糊,各類型間相互融合,產生了許多具有創新意識的亞類型,如愛情恐怖片(《驚情四百年》)、喜劇恐怖片(《殭屍肖恩》)、偵探恐怖片(《七宗罪》)等。這些電影征服了全世界影迷,將好萊塢電影的霸權地位推至極點。

傳統的恐怖電影仍然尋求一種正邪對立、正必勝邪的價值觀,給現代文明帶來破壞的異常之物,最後都會被清理出去,生活重現復歸常態;後現代恐怖電影則將生與死、正常與非正常、人類與異己、善與惡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有時甚至讓人難以分辨,與經典恐怖片相比,後現代恐怖電影解構意義、雜糅類型,將恐怖注入當代日常生活的世界中,這為20世紀末恐怖電影走向驚悚化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日本恐怖電影異軍突起

獨具地域特色的恐怖類型蓬勃發展

恐怖電影從最為日常普通的生活入手,從慣常的生活場景中找到恐怖元素,這突破了外在視覺的刺激,轉而進入對驚悚效果的追求。毫無疑問,那些看不見、無法猜透的神秘元素才是更恐怖的東西。這也是希區柯克電影為恐怖電影在20世紀末發生轉變留下的遺產,可以說,希區柯克的電影預見到了傳統恐怖電影的式微和新類型的崛起。

可以想象,全世界的影迷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見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奇詭圖像,一方面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景觀社會對視覺造成了轟炸效應,另一方面則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恐怖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已超過了電影的恐怖程度。在此情況下,恐怖電影不得不進行轉型,從對恐怖場景的直接呈現轉為對內在恐怖心理的引導和呈現。

20世紀末,日本恐怖電影之所以能異軍突起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觀眾認為日本恐怖電影比好萊塢的更“恐怖”,其原因就是,日本恐怖電影的元素大多是幽靈,與歐美的吸血鬼、變異人等不同,後者尚有人的軀體,只不過在這個軀體上進行了變形,而前者則是一種看得見卻摸不著的靈異類物質,再加上日本恐怖電影受到傳統神道教“萬物有靈論”的影響,幽靈也被有意塑造為讓人不寒而慄的莊嚴形象。

日本電影的厲害之處在於表現日常生活的細膩質感,日本恐怖電影同樣如此,且不借助血腥鏡頭,僅僅通過剪輯和聲效等手法營造驚悚的氛圍。試想一下,當影像不斷預示恐怖的到來,但恐怖卻一直不來,觀眾的心理閥值不斷緊繃著,等恐怖元素真的出來了,這些強烈的情緒瞬間得到紓解和釋放。這種類似於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所說的“淨化”作用,不斷吸引著恐怖電影愛好者投身於“自虐”:一方面極害怕恐怖場景,另一方面又抵抗不住觀看恐怖場景帶來的刺激。恐怖電影歷經百年仍然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電影類型之一,原因正在於此。

當下的恐怖電影呈現多元發展態勢,以日本恐怖電影為頭陣的亞洲恐怖電影,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像中國香港恐怖片,韓國恐怖片和泰國恐怖片都在各自文化中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類型。一些電影人為了尋求臨場的真實性和觀眾的代入感,“偽紀錄片”式的恐怖片越發多樣,比如中國的《中邪》,有的甚至通過借鑑新的觀看模式,來創新恐怖片類型,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直播式恐怖片《昆池巖》。對恐怖電影的各類探索還在繼續。

吸血鬼的進化史

恐怖小說創造了許多驚悚形象,吸血鬼是最具代表性並被長期沿用的一個。在這份圖表中,通過吸血鬼在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的形象演變,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發展脈絡:它越來越近似社會人類,並從恐怖之物走向文化符號。

1901年

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伯爵》中,首次出現吸血鬼的插畫。從圖中可以看出,德拉庫拉伯爵從外貌到行為都明顯不屬於人類。

1922年

電影《諾斯費拉圖》改編自《德拉庫拉伯爵》,1922年於德國上映,是第一部吸血鬼題材的恐怖片。此時的吸血鬼形象充滿人類對恐怖的幻象,面目可憎。

1958年

在電影《恐怖德古拉》中,吸血鬼依然猙獰,但總體形象已更貼近人類,恐怖感不是源自畸形的外觀,而是表情及其表達的情緒。

1989年

在小說《魔鬼在你身後》序言中,丹·西蒙斯宣稱“德古拉和吸血鬼都是無稽之談,但精神吸血鬼是的確存在的”。他為吸血鬼帶來了一次本質上的轉型,他們吸取的不再是血液,而是人類的自我精神,他們可以通過對人的心靈控制而製造謀殺或自殺。

2008年

21世紀,吸血鬼已經變成愛情故事的主角,能與人類和睦共處,外表也變得十分英俊。吸血鬼已經不會讓任何觀眾感到恐怖。

□把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