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從何而來

上帝之鞭從何而來

公元5世紀,一群被稱為匈人(Huns)的蠻族,突然從東歐邊緣的草原地帶入侵了歐洲腹地,他們像一陣颶風一樣,很快掃蕩了整個東歐和中歐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活動區域,併入侵了羅馬帝國的疆域,引發了當時整個歐洲民族的大遷徙和大動盪。

匈人和其他“蠻族”對羅馬帝國的入侵

上帝之鞭從何而來

歐洲人視這群從外貌長相到風俗習慣都與他們有明顯區別的騎馬民族為惡魔,稱呼他們的首領阿提拉為“上帝之鞭”。但匈人消失的就像他們來時一樣的突然,當阿提拉在迎娶一名日耳曼新娘時突然暴死,此後不久,他所建立的匈人帝國就分崩離析,殘餘的匈人部分融入了當地人群中,部分退回了東歐草原他們來的地方。這個民族就此消失。

歐洲文獻中對阿提拉的描繪是矮個子、寬胸部、碩大的頭顱、小而深的眼睛、寬鼻樑、黝黑的皮膚、留著稀疏的鬍鬚。後世有人根據這樣的描繪給這個上帝之鞭畫了一幅像:

上帝之鞭從何而來

而阿提拉帶領的那些匈人騎士,被描繪為:身體粗壯、手臂巨長,不合比例的大頭,像野獸般的生活,吃生肉,常年遊牧,從小騎馬以至於可以在馬上睡覺等等。這些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在13世紀再次入侵歐洲的蒙古人。所以在19世紀歐洲畫家筆下的匈人形象,就完全是典型的亞洲遊牧人群形象:

上帝之鞭從何而來

關於匈人的來源和族屬,近100多年來中外歷史學者們眾說紛紜,早在18世紀,法國學者德.奎尼就提出了匈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的說法。不過從這個論點開始,史學界就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匈人就是當年戰敗後被迫西遷的北匈奴殘部,這種觀點為大部分中國學者所接受,另一種則認為匈人跟匈奴毫無關係,只是偶然的名稱近似或者冒名而已。因為匈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和史書留下,所以這些爭論到最後往往演化為口水戰,誰都說服不了誰。出土的古代匈人骨骼樣本,在體質人類學測量的視角下,也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特徵,有些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有些又具有高加索人種的特徵,而更多的則體現出了兩者的混合,這也讓相關的研究很難理清頭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