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投1000萬刀 他讓66國VR發燒友變身“頭號玩家” 1年出貨1萬臺

獲投1000萬刀 他讓66國VR發燒友變身“頭號玩家” 1年出貨1萬臺

17歲上大學之後,張道寧再沒有向家裡拿過一分錢。他說本科和研究生時期的創業經歷培養了他的商賈情結。

從一家專注於空間定位的技術公司,轉變為VR交互設備研發商。張道寧用產品銷售量回答當初的選擇。2017年6月至今年年中,張道寧及其團隊開發的產品NOLO CV1已經銷往全球66個國家,出貨1萬餘臺。並與Nibiru、小派、OSVR等幾十家企業建立合作。這款NOLO CV1設備,可以和市面上絕大多數移動VR頭顯搭配,在移動端實現6-DoF的全沉浸式VR體驗,並可接入PC暢玩主機VR才具備的SteamVR遊戲。今年5月,公司獲得藍馳創投1000萬美金投資。同時,公司即將推出6-DoF移動VR內容平臺“NOLO HOME”。 注:張道寧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加入VR賽道創業一年,張道寧又來到十字路口。相比於2016年年初決定創業時的選擇,這一次選項更多:動作捕捉、機器人室內導航、無人機末端制導、VR交互和3D全息投影……他要為團隊開發的空間定位技術“PolarTraq”,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

張道寧攥在手中的這套核心技術,由團隊耗時一年完成。

它是一種融合了超聲波、激光和無線電混合的三維空間定位技術。能夠在以定位基站為原點,FOV(可視角度,或稱視場角)100度,半徑5米的錐形區域內實現毫米級的空間定位。這項技術可運用在多項領域。彼時,VR項目興起,市面上開始出現眾多VR/AR公司和產品,並迅速獲得融資,如HTC Vive、Oculus、暴風魔鏡等。

不過,在接觸了幾家公司產品後,張道寧並不看好這股VR浪潮。市面上的VR設備目前分為主機VR和移動VR。張道寧介紹,主機VR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實現6-DoF(頭部與雙手均擁有姿態數據和位置追蹤)級別的沉浸式體驗,但是售價太貴(一般7000~8000元/臺),必須在室內特定場景下娛樂(因為輸入設備功耗大,需要接入交流電)。

而移動VR設備則十分方便,可以隨身攜帶,但是劣勢也很明顯:只能擁有3-DoF級別體驗,用戶在真實世界中的位移無法反饋到虛擬世界裡,容易產生眩暈感(動暈症)。產品主要用於看360度觀影,交互功能弱。

包括國外市場在內,市面上沒有一款產品能把雙方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能實現便攜性,又能滿足強交互特點。

但是張道寧認為自己手中的技術恰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NOLO團隊的空間定位技術方案PolarTraq,不同於攝像頭方案,團隊的產品不需要使用高性能計算芯片,同時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按照張道寧及其團隊的設計,原本需要接入220V交流電的VR輸入設備,現在只需要內置很小的一塊鋰電池,就能夠在無線模式下運行超過4個小時。不需要再受電源限制。

另外,摒棄了攝像頭方案,也可以排除光線對於定位的干擾(攝像頭捕捉用戶動作會受到強光影響),滿足用戶戶外使用設備的條件。

張道寧算了一筆賬,目前主流主機VR的零售價是7000餘元。而移動VR頭盔搭載NOLO CV1輸入設備,售價共計2000元左右(NOLO CV1設備1000餘元,移動VR頭盔等輸出設備1000餘元)。在體驗上,卻與主機VR無異。

降低成本和功耗,讓開發便捷的VR輸入設備成為可能。2016年4月,張道寧將團隊從一個專注於空間定位技術研發的公司,轉型為開發VR硬件的產品型公司。

俘獲66國VR發燒友

去年年初,在美國CES展會上,張道寧接待了谷歌、三星、HTC、Oculus等行業內知名的VR設備開發商。他向參觀者和開發商展示了公司研發的NOLO CV1樣機。

獲投1000萬刀 他讓66國VR發燒友變身“頭號玩家” 1年出貨1萬臺

這款樣機由兩個手柄和一個頭盔定位器組成,內置自主研發的核心空間定位技術“PolarTraq”,能夠適用於全球絕大多數VR頭盔。據張道寧介紹,NOLO CV1與絕大多數移動VR頭盔(Cardboard頭盔、Gear VR頭盔、VR一體機等)結合,讓原本只能用於360度全景觀影的移動VR設備,可以實現頭部與雙手6-DoF的全沉浸式VR體驗,並可連接PC暢玩PC VR才具備的Steam VR遊戲。

“PS VR、Oculus、微軟MR和HTC Vive,這四款主機產品才能實現的體驗,移動VR設備都能依靠NOLO CV1實現。”

如NOLO和主打高分辨率VR頭盔的小派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了一款全沉浸式PC VR設備。其整套售價2000餘元,能夠達到“7000~8000元/臺的主機VR設備的體驗”。

NOLO HOME 6-DoF VR內容平臺“用戶還沒試玩,便把NOLO的包裝盒上傳到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臺。有的還自制試玩視頻上傳到網上。”張道寧講起用戶反饋,認為至少證明“自己確實解決了一個問題”。

不過剛剛起步的VR生態和他設想中的場景卻還相去甚遠。

張道寧介紹,目前NOLO的技術方案已經可以讓用戶在手機端上玩VR遊戲。但是實際情況仍停留在看電影階段,玩遊戲還得與PC連接。雖然比使用PC VR設備便捷許多,但是仍不能做到“隨時隨地”遊戲的需求。

其根本原因在於,手機端目前只有VR視頻內容,而遊戲內容尚未開發。他不滿足於僅僅製作一款交互設備。今年年初,公司開始開發6-DoF移動VR內容平臺“NOLO HOME”。這款基於手機端的6-DoF移動VR內容平臺—NOLO HOME,配合硬件設備NOLO CV1打造的6-DoF移動VR生態,可為用戶提供6-DoF遊戲體驗。據悉,正式版NOLO HOME將於近期上線。

截至今年年中,一年時間NOLO CV1交互設備已在全球銷售1萬餘臺,其中50%以上銷往北美。該產品在北美市場定價199美金/臺,國內定價1299元/臺。

張道寧的市場策略是先主攻北美、國內的技術極客和智能硬件愛好者。再俘獲這批發燒友之後,逐漸向泛科技愛好者和普通用戶輻射。

另外,公司國內的主要銷售渠道以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線下渠道商、合作廠商(如與大朋、小派產品捆綁銷售)和部分行業應用為主。

NOLO VR成立於2015年。核心團隊由畢業於中科院、清華、北郵、中傳媒的碩士博士以及來自IBM、三星、華為、樂視、完美世界、暴風科技等企業的成員組成。

今年5月,公司獲得藍馳創投1000萬美金的A輪投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渠道合作和“NOLO HOME”內容生態的建設。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