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洛南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洛南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屬商洛市。地處華山之南,周設華陽池,秦置華陽郡。距西安108公里。東與河南盧氏、靈寶毗連;南與丹鳳、商州交界;西與華縣、藍田接壤;北與華陰、潼關為鄰,素有陝西“東南門戶”之稱,是商洛市唯一黃河流域縣,是中國“十大金牌核桃縣”。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洛南是華夏漢字故里,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建制沿革

陝西省洛南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洛南縣

唐虞(約公元前26世紀~前21世紀初)夏商(約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時期,洛南均屬梁州。據《範志》載:“唐虞之間,契封於商。舜之子均九人,亦封於商,號為十商。洛在當時為諸商分壤。”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時,洛南原系梁州,後改梁州合於雍州,又合為豫州,屬華陽地,稱為“上洛”。當時周武王“縱馬於華山之陽”,“華山之陽”即指洛南。

東周(前770~前256年)時,洛南屬豫州華陽地,春秋屬晉,戰國屬秦。

秦時,洛南隸屬內史地南境,稱為“京畿之地”。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置上洛縣,治所設在今商州境,轄今洛南縣和商州市,屬弘農郡。東漢建武十五年(39)屬京兆尹,三國時屬魏弘農郡。自西漢元鼎四年(前113)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的554年中,洛南境內均屬上洛。

西晉泰始二年(266),分京兆尹南部置上洛郡,領上洛縣。泰始三年(267),分上洛縣北另設拒陽縣,不久即廢。時拒陽縣隸屬上洛郡所轄。南北朝時,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在縣東40裡的武谷川(今古城川)又設置拒陽縣,隸屬洛州上洛郡。北周宣政元年(578)設立拒陽郡,領拒陽一縣,仍屬洛州。後周改洛州為商州,拒陽縣又屬商州。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制而設置州縣,以州統縣,實行州、縣二級制。在廢止拒陽郡時改拒陽縣為洛南縣,屬商州所轄。大業十一年(615),縣治由武谷川移到今址。

唐代(618~907),地方行政機構始設道制,下設州、府、縣,而基本建制仍為州、縣二級制。洛南當時隸關內道,屬商州。

五代十國(907~960)時,廢除道一級建制,實行以州統縣二級制。當時洛南縣原屬華州,後周時又割屬商州。

北宋(960~1127),仿唐代道制,不久改道為路。初分境內為15路,後有分有合,分合不一,下仍沿州、縣制。當時洛南縣屬永興軍路,屬商州所轄。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秦檜割商之半給予金人。《陝西通志》載:“商之半即洛南縣境。”

金(1115~1234)時,仍沿用宋代的路制,分境內為19路。洛南縣仍屬商州,先隸屬京兆府路,後又改屬河南路。金宣宗貞祐年間(1213~1216)曾改隸陝州,興定二年(1218)復隸屬商州。元(1271~1368)時,仍沿用路制,洛南縣先屬安西路,後改為奉元路,仍隸屬商州。後改行省制,另設行中書省,洛南當時屬陝西行中書省管轄。

明(1368~1644)時,降商州為縣。洪武七年(1374)洛南縣改屬華州轄。洪武九年(1376)後,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1426 ̄1435)以後,全國的州、府、縣等分屬兩京及十三個布政使司,洛南縣又屬陝西布政使司。成化十三年(1477),升商縣為州,洛南又隸屬於商州。泰昌元年(1620),為避光宗(朱常洛)諱,將原“洛”字改為“雒”字,洛南遂改為“雒南”。

清(1644~1911)時,仍沿明制,雒南先隸屬西安府。雍正二年(1724)專隸商州,由陝西省管轄。

民國(1912~1949)時期,初沿用省制,省下設道,雒南縣屬關中道。民國16年(1927),撤銷道制,隸屬陝西省所轄。民國24年(1935),在商縣設立第四行政專員公署督察區(系十九綏靖區),雒南屬其轄縣之一。

陝西省洛南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洛南縣1949年5月,雒南縣城解放,隸屬陝南區商雒專員公署領導,10月,隸屬陝南區商雒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商雒區專員公署)領導。1955年4月為陝西商雒專員公署領導。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經國務院批准改“雒”為“洛”,遂複名“洛南”。1968年9月,隸屬商洛專區(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1978年6月,隸屬商洛地區行政公署領導至今。

地理環境

摺疊位置

陝西省洛南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洛南縣洛南縣位於陝西省東南,秦嶺東段南麓,洛河上游。介於北緯33°52′00"~34°25′58″、東經109°44′10″~110°40′06″之間。北依秦嶺與華陰、潼關縣相鄰,南憑蟒嶺與商州市、丹鳳縣毗連,東與河南省靈寶、盧氏縣接壤,西同華縣、藍田縣、商州市交界。東部有近百里長的省界線,延伸於秦豫邊陲。縣城與相鄰縣距離為:西經葡萄嶺距商州市區72公里,西南經胡河妗子溝距商州市區45公里,南經楊洞距丹鳳縣城71公里,北經黑彰距潼關縣城72公里,東南經箭桿嶺距河南省盧氏縣城135公里,西距西安市155公里,東北經河南道距首都北京1200公里、經山西道距北京1100公里。

旅遊

摺疊饅頭山生態園

洛南縣饅頭山位於陝西省洛南縣城對面。饅頭山生態園始建於公元2005年,其規模東起幹河,西至川口,南到黃塬,北屹縣河,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1.5公里,總面積4.2平方公里,該園依託饅頭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承襲洛南豐厚的文化底蘊,順應民眾健身娛樂的需要,以山門、山頂廣場、雲燕樓、倉頡園等為主要景觀。饅頭山山門是一座四柱牌坊、整體風格為仿明代建築,斗拱飛簷、紅柱彩梁、高寬均為9米,取“九九歸一”之意。

摺疊草鏈嶺

草鏈嶺為秦嶺東段山脈,位於洛源鎮與華縣交界處,主峰海拔2465米,與西嶽華山遙呼相望,比華山海波高出300餘米(華山海拔為2154.9米)。因其嶺上數峰相連猶如鏈條(西高東低),加之佈滿高山草甸,遠處仰望宛如一條青草編織的鏈帶擺放在東部秦嶺之上而得名,為洛南海拔最高的山峰。草鏈嶺北麓水源流入渭河,南麓水源匯入洛河,是洛河的源頭之一。草鏈嶺植被密佈,南麓植被林木保持最好,隨海拔高低不同植物種類分佈各異,底部多為原始次生林,其與灌木混交,併兼有部分高大櫟樹林,往上逐步以闊葉雜交林遍佈山麓,常有紅樺樹分佈其中,升至海拔兩千米以上還有華山松構成的針葉林遍佈,嶺下方有大面積高山杜鵑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