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持物联网,阿里野心要撬动百亿连接

文|杨剑勇

自物联网这一概念提出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时间,然而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因物联网产业链过于庞大,几乎覆盖所有领域,但在运营商、芯片厂商、通信企业,以及亚马逊、谷歌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下,物联网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看来,巨头们纷纷把物联网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将推动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巨头加持物联网,阿里野心要撬动百亿连接

阿里云加码物联网,IoT+AI驱动万物智能

今天,驱动数字中国2018年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再次强调全面进军物联网,这将是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物联网成为阿里核心战略之一。如今的阿里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巨头,而是一家技术创新企业,每年投入数以百亿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也走了全球最前端,去年更是高调成立达摩院,投入千亿资金推动前沿科技技术发展。

在谈及阿里云物联网核心价值时,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要去解决行业三个问题,即提供开放、便捷的IoT连接平台;提高强大的AI的能力;实现云、边、端一体的协同计算。

在深圳举行的云栖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各垂直行业合作伙伴集中展示了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庭和智能汽车等众多细分应用领域,而支撑物联网产业落地背后所依托阿里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成为产业幕后推动者,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巨头加持物联网,阿里野心要撬动百亿连接

在杨剑勇看来,尽管阿里在物联网这条道路上并不是特别长的时间,但看到了所聚拢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并利用IoT和AI融合下,通过IoT+AI驱动万物智能,为整个物联网产业注入活力。

阿里云的野心:连接100亿物联网设备,撬动万亿美元市场

物联网各个玩家策略有所不同,取决于玩家对物联网的理解和各自的优势,不过有些厂商以连接协议来撬开智能家居大门,利用开放协议希望更多产业链伙伴加入,以此实现跨平台、跨品牌的互联互通,实现人们的智慧生活,但寄望于开放协议抢占智能家居产业链主导权过于理想化。

当然,也有透过资本,大肆投资以此培育生态体系的玩家,但在笔者看来,阿里相比其他玩家显得更为务实,基于渠道、技术和平台等诸多优势,做伙伴背后的赋能者,借此希望众多伙伴和开发者加入,包括今天看到了包括英特尔、美的和高德等众多产业链优势资源合作加持下,阿里的物联网策略推进显然更为稳妥,并将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基于所聚拢的核心产业链伙伴、基于IoT开放平台、基于AIioS系统、基于AI能力,阿里云成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并撬动百亿物联网连接规模,撬开具有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大门,计划未来五年内连接100亿台设备,推动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能转变,使得万物具有感知能力。

巨头加持物联网,阿里野心要撬动百亿连接

未来几年内,将有数以百亿智能设备连接到网络,在这个大连接时代下,扎根垂直行业应用的企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发展,特别在各垂直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之后,驱动社会变革,能帮助企业洞悉未来商业经济,甚至能帮助国家和城市巩固区域经济,而阿里搭平台,建生态聚朋友圈,并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看到了阿里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物联网格局有望再创神话。

赋能产业,让物联网充满无限可能

今天,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看到了阿里云一系列合作案例,让我们也看到了物联网无限可能,例如阿里云赋能浙江政务云,各单位数据数据打通,让百姓最多跑一次。还有雄安合作,打造数字中国样板,跟人工智能结合,跟IoT结合,跟云计算结合,让科技为城市重新赋能。再有帮助首都机场为停机提供最优的决策,让机场的停机坪效率提升10%。

同时为工业企业提供了转型动力,在光伏组件供应商天合光能这个案例上,采集它的数据,并且通过阿里云工业大脑,通过AI技术去提升它的A品率,已经提升了7%。在基因领域,多年前和华大基因合作,希望到2020年阿里云-华大基因-英特尔共同对人类全量基因检测在24小时内完成,这一目标且有望提前实现。在农业领域,和海升集团一起合作打造现代化农业,能够帮助它每年大约节省2000万人民币的成本。在养殖领域,和四川的特驱集团合作,通过新型的科技养好猪,能够把它的效能进一步提升。

巨头加持物联网,阿里野心要撬动百亿连接

在这个物联网产业应用中,阿里定位成赋能者,为各行业利用科技进行变革,提升效率,继而形成社会效应,继而推动经济转型,为全行业树立样板标杆,就如同在全球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物联网领域,但在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看来,要进入这个市场必须要具备几个能力,首先是人工智能能力,其次是云的能力,再次边缘的能力,在当下的中国市场,阿里云具备这三者能力,不论是AWS,还是微软,还是谷歌,都在发布自己的IoT解决方案,中国也有很多的机构在发布,但是如此完整性的、系统性的,把三者融在一起发布解决方案,阿里云目前是第一家。

最后

在万物互联大背景下,随着传感器应用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在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广泛应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从新零售到智慧零售,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工厂、从智能交通到智慧交通、从智能汽车到无人驾驶等,透过物联网平台对所产生海量数据,并在云端大脑平台上利用AI 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通过平台。

在IoT+AI的驱动下,将会改变各行各业并加速物联网的普及,我们处在了一个万物互联的好时代,也将会催生新一代巨无霸企业,例如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趋势下,成为市值一度超过四千亿,在人工智能赋能下,蚂蚁金服作为金融科技的代表,估值更是高达750亿美元(约4700亿人民币),一大批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成为独角兽企业。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高级顾问、网易2017年度最佳签约作者,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