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今天微醫君要和大家說說關於衛生的那些事兒。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人體的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呢?微醫君隨機問了幾個身邊的朋友,得到了以下的回答:

小A:手吧,畢竟手的用處多,接觸的細菌也多。(有道理......)

小B:臉!我覺得是臉,臉上有蟎蟲......(可怕,忍不住摸了一下臉)

小C:耳朵,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猜的。(猜的,你說得這麼理直氣壯!)

小D:難道是那裡?嗯?(那裡是哪裡?別開車啊喂.......)

......

講真,問了8個人,都沒說到正確答案。那到底人體的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呢?往下看吧~

人體哪個部位細菌最多?

那麼,微醫君來揭曉答案啦,

人身體上真菌、細菌等微生物最多的部位其實是腳!

腳部真菌多,但多數不致病

人的腳後跟、腳趾和趾蹼上的真菌種類可以說是最多了,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腳後跟的真菌雖然多,但多數都不會引起人發病。

致病性微生物喜歡藏在縫隙處

腳部的多數真菌不致病,那致病真菌藏在哪裡呢?其實真正致病的真菌是藏在腳趾縫裡,汗腺發達的人腳一出汗,這些真菌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就很容易成長為菌絲,變成對人有威脅的病菌。

此外,手指縫、腋窩、大腿窩等皺褶地方也是重點部位。我們身體上有褶皺的地方因為愛出汗、又不好透氣,很容易滿足這些致病微生物生長的條件。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遠離交叉感染,這6類東西不應該共用!

要知道我們身體上有這麼多致病性微生物,它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傳播,比如常見的各種生活用品。而現在很多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共用某些生活用品的現象,這樣其實並不好。以下這些東西並不適合共用:

頭部用品:帽子、梳子等

帽子和梳子都是直接接觸頭部的,共用就有可能會傳播真菌。此外,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頭部還會接觸枕頭、床單等的物品,可能會沾染蟎蟲,共用頭部用品就容易交叉感染。

修剪工具:指甲刀、剃鬚刀等

剪指甲時,如果不小心弄破皮膚,那共用指甲刀就可能造成細菌、真菌、病毒的交叉感染。此外,通過血液傳染的病菌,也有通過指甲刀交叉感染的風險。剃鬚刀也是一樣,這類使用過程中不小心會見血的物品都不宜共用,最好使用後消毒。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腳部用品:拖鞋、襪子等

前面我們說到腳上真菌較多,致病的真菌是藏在腳趾縫裡。說到這點,想必大家對腳部用品不能共用有一定理解了吧。這裡微醫君還要重點說一下拖鞋,腳與鞋子接觸時間長了,容易出汗,而拖鞋這類用品清洗頻率並沒有這麼高,因此很容易滋生細菌,使用後可能會導致腳臭、腳氣等,如果共用,後果可想而知。

耳部用品:耳機、耳環等

耳機長期使用很容易沾染細菌,共用就會讓細菌耳耳相傳。而耳環等飾品,如果在耳洞乾燥的情況下戴一般沒問題,但摘下時可能劃破耳洞,沾染血液,再借給他人的話,易通過血液傳播各種病毒。因此,耳環取下後要定期清洗消毒,保證清潔。

口腔用品:牙刷、牙膏等

個人專用牙刷,哪怕細菌再多,也是源於自己口腔,只要身體免疫力正常,一般不會導致疾病。而牙刷共用就不同了,容易交叉感染。同樣擠牙膏時,牙膏管口往往會與牙刷產生了接觸。如果家中有成員感冒了,殘留在牙刷上的病毒和細菌也免不了沾到牙膏上,等於全家人“共享”這些病毒和細菌。部分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牙齦炎)也可能通過這個方式傳播。

清潔用品:毛巾、香皂等

毛巾應該3~4天就要洗滌消毒一次,否則可能會攜帶各種細菌。而香皂通常較溼,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研究發現,香皂上的細菌可在不同使用者間交叉傳染。所以,對於毛巾、香皂這類清洗用品來說,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對抗細菌、病毒,我們要養成這些好習慣!

很多人說,即使我身邊也有這麼多細菌病毒,我也沒生病呀?那是因為你有強大的免疫系統,然而很多疾病也是防不勝防的,就像最近肆虐的流感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讓自己遠離細菌病毒。

1、勤洗手

洗手是容易忽略的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洗手當然不是簡單的用水衝一衝就好了。今天微醫君給大家科普一個【洗手六步法】

準備物品:抗菌洗手液、水龍頭

具體步驟:擠適量洗手液在掌心,按照以下方法揉搓雙手,揉搓16秒後,再用流動的水沖洗乾淨。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人身上哪個部位細菌最多?家裡這7類東西就別共用了!

當然,實際在洗手時不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順序來,確保手上每個部位都搓洗到,才是最重要的!

2、每天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都說“病從口入”,所以刷牙這件小事,沒做好就會變成身體的大事。正確選擇牙刷,正確選擇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時間至少持續2分鐘,這是每個人每天應該做到的事。

3、定期洗澡、洗頭

對於洗澡這件事,很多人習慣每天洗澡,這是很好的一個衛生習慣,不過冬天是個例外,冬季洗澡建議每週洗2~3次即可,洗得過勤反而容易造成皮膚乾燥、瘙癢等情況。洗頭也是如此,如果你是特別愛出油的髮質,那可以每天洗一次。如果你是中性或者乾性髮質,那每2~3天洗一次就行。

4、勤換衣物,定期換新

對於穿著的各類衣物,我們也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貼身穿的內衣內褲等等。內衣一般可以在2~3次穿著後清洗,一天一洗更佳。而內褲則應該保持每天換洗,而且不建議隔夜洗。此外,床單、被套等日常用品也要定期清洗、日曬。

-------------------------------------

工作太忙,忘記關心身體?

小病小痛,不想排隊掛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