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孩子在成績退步之前,一定會表現出一些蛛絲馬跡!

期中考試,家長在看完成績單後,才知道孩子成績退步厲害,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其實,孩子在成績退步之前,一定會表現出一些蛛絲馬跡的,若是發現孩子有以下5種表現,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出針對措施。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喜歡和不愛學習的孩子一塊玩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通常愛學習的孩子,喜歡和積極上進的學生交往;整天不寫作業不聽講、無所事事的學生會聚在一起成為“死黨”。

並不是說不讓孩子和差生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缺點,學人之長,避人之短,才能不斷進步。

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和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一起,家長就要當心了。

學生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如果孩子經常喜歡和不學習的孩子交往,容易禁不住誘惑,變得不求上進,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

應對措施

注意留意孩子的日常言行。尤其是瞭解孩子經常和哪些同學一起上學或放學,週末喜歡和誰一起外出玩耍。

如果是和不愛學習的學生一起玩,家長不要一味的禁止,那樣會讓孩子叛逆和反感,要多從正面引導,教會孩子明辨是非,正確認識該同學身上的優點和不足,做出正確判斷和選擇。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偏科現象嚴重

孩子一旦出現偏科現象,如果不能及時引導,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總成績落後,被列為差生行列。

應對措施

孩子出現偏科,家長不要心急,要多給孩子自信,給予孩子更多的學習關注,當孩子有進步時,就應給予鼓勵和表揚。

孩子出現偏科,往往是對該科目沒有興趣。家長可以配合老師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

對於孩子不感興趣的學科,做題時要講究方法,不要上來就做難題,不但會浪費孩子的時間,還會使孩子更加厭惡這門學科罷了。所以,家長要先確保孩子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識後,再逐步提高難度。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玩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

玩手機是拉低孩子成績的最直接方式。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佔用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

孩子的學習時間非常寶貴,尤其是對於中學生來說。逛逛聊天室、看看短視頻、打一會兒衝關遊戲......不知不覺間以至深夜,而作業還原封未動。硬著頭皮胡亂寫一通,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 昏昏欲睡。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破壞孩子的學習力。

手機帶來愉悅感和滿足感會讓孩子逐漸沉迷其中,而不願意做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需要在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完成作業、思考問題等。

久而久之,會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無法自拔,逐漸喪失上進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學習。這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是致命的。

給家長的建議是:

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讓孩子使用手機,先從源頭上切斷。制訂手機使用規則,不要讓孩子把手機帶到學校、或在寫作業時使用手機,嚴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家長要堅持原則,別讓規定成為一紙空文。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完成作業時間長

如果老師佈置作業較多,孩子寫的晚正常。如果作業並不多,大多數孩子完成得並不晚,而你的孩子完成作業時間較長,家長要當心了。

作業寫的晚,可能是孩子不會利用和規劃時間,也可能是孩子白天上課聽講不專注,對老師講授的知識一知半解,完成作業自然會感到困難。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孩子會越學越吃力,學習自然會退步。

給家長的建議是:

如果是孩子做事磨蹭,不會規劃和利用時間,家長可以幫孩子制定學習時間安排表,當天有哪些作業,什麼時段完成哪項學習任務,每天的學習時間有沒有浪費,家長要做好督促和提醒,逐步幫孩子養成合理規劃時間的良好習慣。

如果是孩子的學習吃力,可能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家長要提醒孩子做好預習和複習,力爭當天知識當天消化,對孩子學習上的知識漏洞,要及時想辦法彌補,不要讓問題越積越多,否則孩子越學越吃力,最後會因為學習跟不上而厭學。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喜歡在家長面前抱怨老師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比較感性,易受情緒左右,把對老師的喜好和對該科的學習掛鉤。孩子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愛上某科的學習,也會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厭惡該科的學習。

如果孩子對某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微詞,喜歡在家長面前抱怨該老師,家長要當心,這可能是該科成績下降的一個信號。

應對措施

有時孩子出於自我保護本能和情緒影響,對事實的描述未必客觀,家長要多方面瞭解事實的真相,不要偏聽偏信,同時注意從正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進行引導,教會孩子理解老師、感恩老師,把不良情緒有效化解。

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有益的。否則,孩子會因為不喜歡該老師而影響該學科的學習,吃虧的是孩子自己。

這5大跡象表明孩子成績在退步!早發現早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