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鎮作為祁縣縣治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古城牆在上世紀被陸續拆除,但“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四十大院”的格局基本保存了下來。

老城的東、西、南、北四條主街比太谷和平遙老城街道都顯得寬些,十字交叉口上也沒有常見的鼓樓一類建築。問了些當地朋友,箇中原因仍不得而知。

站在街心,一覽無餘,直望到街盡頭翻新的「牌坊」,視野極佳。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從統一的保護建築牌到統一式樣的路燈,可以看出祁縣老街在逐步完善文物保護和利用的基礎工作。

從東面的「昭餘牌坊」下進去就是東大街。大部分房屋牆上都掛著舊時老店鋪的名牌。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清中期以來,晉中數縣的商業活動達到極盛,據記載宣統二年(1910年),全祁縣有各類店鋪千餘家,其中在縣城有236家。按照商業經營活動區域劃分,祁縣商幫大致可以分為「旅蒙、東北、湖廣川貴等支」

老街是縣城「最繁華的核心區」,大多數老門面應是晉商票號店鋪、大戶人家的住宅、往來客商的賓館一類。渠家大院就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巨宅。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晉中的天氣溫差變化很大。中午在喬家院子裡出汗,傍晚的祁縣老街颳起二三級風,且有變大的趨勢。

「十字街口東北角原“榮華樓”老房子裡,夥計們掛上門板,師傅在處理手上最後的工作。」

記得兩年前這裡的工作間還沒有空調,熱天時夥計們都打赤膊忙碌。是的,榮華樓的老房現在是間肉鋪。

在街上走走,看到的都是「經營日常生活的小店」:食品蔬菜店、雜糧店、熟食店、饃鋪、雜貨店、小飾品店、服裝店、理髮店、診所藥鋪、五金店混雜在街上,穿插著看到古玩店、小書店,就是沒看到一家金融機構。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兩年後回到祁縣老街,驚喜的發現街巷路燈比過去亮多了,街面整潔程度也有明顯提高。

西大街上出現了古城裡第一家老屋基礎上改造的「“丹楓閣客棧”」。這是一座標準的穿堂三進院,原為「晉恆票號」。新開張的客棧生意紅火,二樓上是會議廳,不定期舉辦晉商文化講座。

丹楓閣是「明清之際祁縣名士戴廷栻」所建,曾是老城內地標建築,三間四層,巍峨壯麗。店員大都是祁縣本地人,不乏90後,幹勁足,意氣風發。

「他們為祁縣自豪,我也為老街的發展高興。」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每當走在這樣的山西老街上,都有穿越到過去的場景在我腦海裡出現。

就祁縣老街來說,那是「百年前的某日,喬、渠兩大祁縣鉅商家族在渠家大院戲臺院裡邊看戲邊談生意的瞬間」

其實,古城裡喬、渠之外還有其他「晉商家族留下的眾多老宅」,如何家大院、正廉巷許家院、馬家巷羅家院、姑姑庵巷范家院等。

長裕川茶莊附近有多座晉商大宅,其中馬家巷子北側至少3座獨立院落當年都是「何家大院」的範圍。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東院門道山牆上的壁畫還保存完好,主人是位老太太,把院子打掃得很乾淨整潔。他們家已不是何家後人。

很多老院已是雜院,結構也有破壞。走進老宅,淳樸的居民都很熱情的向我介紹院子的過去。

「這些院落多已斑駁破敗,但還能看到些輝煌痕跡。」

「保護原生態的居住環境與保護老宅同等重要。」

值得慶幸的是,歷史延續下來的建築格局和日常生活習俗還在。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昭餘古城祁縣人的驕傲,這趟我來的不後悔

穿過老街的轎車帶起一陣塵土,我連忙躲到一個大院門洞裡,此時是北京時間20:30,老街上仍在營業的商家比兩年前明顯增多了。

走出老街,面前的新建北路上還很熱鬧,都江賓館對面開業不久的家家利超市還在營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實在的便利。路東一大片是未來的大型商業中心。

祁縣城市化進程顯著,老街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讓更多人瞭解它,讓傳統和現實在這裡交匯。

—END—

編者:用心做優質內容,用行動尋找山西秘境,發現山西工匠,喜歡山西曆史,想要了解山西,瞭解古中國,請關注“秘晉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