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要擁有自愈力,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推薦閱讀)

01

小時候,偶爾會看見有頑皮的孩子折騰樹時,拿一把小刀往樹幹上劃很多刀。但是到了第二天就發現被劃的部位會溢出一些黏稠的膠狀物。

之後,詢問大人,他們說這是大樹在保護自己,那時候對自愈這個名詞有了很淺薄的認知。

小的時候比較迷戀武俠之類的電視劇,常會看到有的角色受傷,都會用內力去化解,身體就會達到很好的狀態。套用他們的話,要內功心法牛逼才行,不牛逼的,在電視裡活不過三秒。

當時想,為什麼有的人內功那麼厲害了,明明功法都差不多呀!

這就好比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有的人有顆說破就破的玻璃心,自愈能力極差,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所擊潰。

而有的人遇到挫折往往想的是怎麼應付,有著一顆極強的自愈力,這類人往往不容易被生活打敗

我很羨慕這一類人,他們被困難撂倒之後知道怎麼自救,生命力頑強。

為什麼人要擁有自愈力,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推薦閱讀)

02

我有一個好友,她父母在她剛出生就離異了,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外出打工。而她由自己的奶奶撫養長大的,但是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很開朗,活潑的人。

在前幾年,她的父親找了一個離異的女子,並且他們倆組成了一個家庭,在民政局辦理了結婚證,用辛苦掙來的錢買了一輛汽車,寫了女方的名字。

那天我去車站接她的時候,看到她比以前瘦了很多,見她時只有70多斤。

她跟我聊了目前的生活狀態,說不想跟他們呆一起了,主要是那個繼母太神經了,有時莫名就生氣還打自己,把自己鎖在屋子裡不讓自己出去。

父親就打了繼母一巴掌,沒想到她就鬧著跳樓。為此,驚動了警察好幾次,在那個環境下,她簡直快壓抑死了。

對於她父親做的事,她都很不解,為什麼三番五次回到家裡之後,都恨不得立馬趕到那個女人那裡。她跟我說,生在這種家庭沒辦法,只能選擇離那個女人越遠越好。

以前,她說過有些令我觸動的話,我現在很多樂觀的情緒多多少少也是受她影響。

雖然她平時看起來像小孩子一樣,沒什麼心眼。包括有時候我們鬧出一些矛盾,往往隔那麼一天就和好了,很大的原因得歸咎於她。

她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對於那些不愉快的事,自己很容易就忘記。到第二天,就不怎麼記得清楚了。

就像她跟繼母之間的矛盾,已經嚴重影響到她了。但是她不會深陷在這種痛苦裡,有時候我都調侃她,你外表都不像是有那麼多經歷的人。

後來想了一想,其實她的這種狀態很好。她具有一種極強的自愈力,雖然她說會採取遺忘的方式忘記這段記憶。但是作為一個正常人,哪有什麼說忘就忘的。

只不過在用這種方式自救,因為只有靠著這種能力,她的生活就不會被消極的情緒所覆蓋,產生內傷。而擁有這種能力,才難以被困難絆倒擊敗。

為什麼人要擁有自愈力,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推薦閱讀)

03

昨天在某個喜歡的作者文章裡面留言,因為這幾天自我的狀態不是很好,心事比較多。我留了一段話:“心情不好就喜歡看你的文章,帶有自愈力”。

成長是一個殘酷的過程,我們要經歷很多東西。但這一路上能夠真正陪伴你的卻很少,所以必須要去從中找出一些自救的方法。

我前兩天看過一段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裡面有個男主角,是白敬亭飾演的高翔。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進入了監獄,所以造成了他兒時極度的自卑,恨意,他曾發誓一輩子不願去見父親。

一個人的成長與閱歷相關,當他被所有同齡的孩子辱罵疏遠的時候,他只能告訴自己用力去奔跑,他相信只有跑的遠,有功夫罵人就越少。所有無論遇到什麼挫折,他的臉上都洋溢著一張自愈人的笑臉。

雨果曾說:有一種東西,比我們的面貌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表情;還有另外一種東西,比表情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微笑。

小的時候總能因為很幼稚的事笑很久,長大了後看看幼稚的事都不知道用什麼表情。

不管你此刻迷茫,焦躁也好,都希望你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去治癒你的人或者事物。

自己的路終歸是要一個人去走,城市的風很大,孤獨的人很多,牆裡牆外都有不一樣的世界。

最後分享一段話:你凝望深淵,深淵在凝望你,你抬頭看陽光,陽光也會看向你

為什麼人要擁有自愈力,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推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