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跳加速的Tiffany藍是怎麼來的?

法範兒

Tiffany有兩樣東西是永恆的經典,讓其他珠寶巨鱷羨慕妒忌,一樣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

《蒂芙尼的早餐》,另一個是為人津津樂道的Tiffany藍

當赫本說到那一段經典的臺詞,我們可以窺探到60年代的紐約,時尚女孩們對Tiffany愛得多瘋狂。

我不想擁有任何東西,
直到我能找到一個地方,
那裡有我所有喜歡的東西。
我不確定那是哪裡,
但它應該像Tiffany & Co.一樣。
……

直到今天,這個有180年曆史的珠寶品牌,依舊以敏銳的時尚觸覺,惹無數的明星,上流社會的貴婦小姐傾心。

(Cate Blanchett)

(Reese Witherspoon)

(Emma Stone)

它每年推出的Blue Book,會羅列出Tiffany的奢華配飾,那絕對是名媛貴婦潮流寵兒們的珠寶佩戴風向標。

除了這部經典的電影,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它顏色,著名的Tiffany藍,它可能是世界上最貴的藍色。

它的靈感來自於更知鳥蛋,清新靈動的湖藍色,離在藍色和綠色之間,讓你無法界定它,就像難以捉摸的潮流一樣。

而且在西方婚禮中,很多新人還會選擇Tiffany藍作為婚禮的主色調,溫暖亮度讓人窩心,蘊含了滿滿的幸福。


圍繞腕間的幸運藍丨心形吊牌 圓珠手鍊

說到幸福,有什麼一圈Tiffany藍圍繞在腕間更令人愉悅的嗎?採用Heart Tag石珠,散發 Tiffany藍的賞心悅目的柔光,而且4MM的小巧讓手腕顯得十分纖細。

如果你是個Tiffany控,你肯定知道手鍊中小巧的心形吊牌來歷不簡單。蒂芙尼設計師以 1969 年的設計為原型設計出此圖案,再運用925純銀精工打造出來。


所以款式既經典又時髦,怪不得時髦咖感嘆:Tiffany的飾品永遠不會過時


獻給時尚Girl的勇氣之匙丨Tiffany Keys系列

街拍中出鏡率最高的恐怕要數Tiffany Keys系列

,鑰匙的造型別具一格,去繁歸簡靈動搖曳項間,街拍的時候十足惹眼。

925純銀打造,圓潤的心型弧度經過工匠們精細打磨,那閃爍銀光是Tiffany女孩的獨立自信耀光。


而且它蘊含著“開啟無限可能”的美好寓意,每次帶上它,總感覺打開了封印在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被打開,它像是一把“勇氣之鑰”。


時髦的經典耳飾丨1837系列 圈形耳釘

偶爾也會討厭Bling Bling的珠寶,想換個耳釘,想在人群中做個特立獨行的酷Girl!

流暢曲線和輪廓遵從著簡約美學,撇除多餘的累贅,讓這款耳釘看起來相當酷。而且暗藏著小心機:除了代表材質的925純銀,和Tiffany & Co.縮寫,還有一個1837的數字,是不是有點疑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了紀念Tiffany創立,1837第一家Tiffany在紐約開業,首日營業額僅有4.98元。對比起現在百億珠寶巨鱷,是不是覺得有點小意思呢!

Tiffany的經典款式要數三天三夜也數不完,但上面這三款都是Tiffany的經典款式,不妨從她們入手,做個既時髦又精緻的Tiffany女孩。


洋蔥OMALL

俗話說的好,百人百品味,不見得每個人都對藍色心跳加速吧,赤橙黃綠青藍紫相結合,幻化出無盡的極致唯美,裝點了整個宇宙,才使得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美不勝收。

我不認識外文,所以也不知道這組字母代表的是什麼藍。欣賞了樓主所發的美圖,方感覺到這種藍也不是那麼很討厭,但也沒有感覺到心跳加速。用到時我會把她和別的顏色去做對比的,至於這種藍是怎麼來的,沒有考證過。僅此而已。


臥牛齋主

真正的秘密也許只有我知道了吧。

奢侈品界傳得很廣的一則故事就是:把所有的品牌包裝放在一起,Tiffany Blue顏色的蒂芙尼藍色禮盒最讓人心跳加速。



這個藍色的確是最傳奇的品牌專屬顏色了,甚至在Pantone色卡中擁有自己的專屬代碼1837,是Tiffany品牌誕生的顏色。



Tiffany對外公佈的關於顏色身世的信息語焉不詳。大概都是這樣說的:

之前被稱為勿忘我藍或知更鳥蛋藍的蒂芙尼藍(Tiffany Blue)色調首次出現在蒂芙尼1878年Blue Book珠寶目錄的封面上。據蒂芙尼品牌歷史研究者稱,該色彩得到垂青可能歸因於綠松石在十九世紀珠寶業界的流行風靡。綠松石也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娘們的最愛,她們通常將鑲嵌綠松石的鴿子造型胸針作為紀念品贈送給前來參加婚禮的嘉賓。








在1878年這個知更鳥蛋藍色被Tiffany使用之前,它使用的是一種更深色的藍色: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Tiffany發現了這種非常獨特的顏色、並決定對品牌顏色進行改變的呢?

這就是幾乎不為外人所知的故事——

這就要說到19世紀法國的時尚偶像尤金妮皇后。



1848年到1870年的22年間拿破崙三世在位,他成功復興了法國的全球影響力。他的妻子歐仁妮·德·蒙提荷(Eugénie de Montijo)則靠美貌和風格鞏固了法國的時尚“軟實力”,說她是19世紀的格蕾絲·凱利或凱特王妃一點都沒在誇張。

她對外在美的熱愛,催生了巴黎第一家時裝屋的誕生,讓帽子成為潮流,她的品位和風格被歐洲的貴族效仿,更影響到大洋彼岸剛剛富足起來的美國。

《紐約時報》在1920年她去世後曾說,在美國,我們的祖母(184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都曾在著裝上受到法國皇后的影響。


《紐約時報》還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歐仁妮為她的“粉絲”打開了帽子的王國。


和她上世紀的前輩、另一位皇室時尚偶像——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相比,歐仁妮皇后是絕對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並且還真的與青色有關。在個人最鍾愛的顏色上,瑪麗皇后的代表色是藍色,歐仁妮皇后則選用了一種稍淡的青藍色。



1870年,拿破崙三世的統治戛然而止,歐仁妮的風格時代也宣告結束。

不過她那一抹青藍色卻跟著她的時尚品位一道,被從法國市場蒐羅美物帶回紐約的Tiffany一同帶回,成為了今天世人熟知的蒂芙尼藍。







法範兒

這個不懂 ,不能隨便瞎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