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共享單車,被譽為新時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市場競爭用激烈形容都不夠,應該說是慘烈了!

在開局的一年裡,紅利期下,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接連出現,欣欣向榮,但隨著紅利期的過去,共享單車似乎進入了冬天,去年下半年,死了一大批。

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後起之秀,相對於ofo和摩拜,哈羅單車項目是2016年9月份啟動的,入局並不早,此時的市場大部分已經被兩者瓜分佔據,想要從中突圍是很難的,但短短兩年,哈羅單車打敗眾多競爭者,進入市場前三,成功完成融資。

那麼,哈嘍單車究竟是如何完成逆襲的呢?

1. 明智的市場目標

共享單車在一線城市氾濫成災,在二三線,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卻寥寥無幾。在一線城市市場已被佔據,且ofo和摩拜兩大巨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轉向二三線城市。這個決策簡直太明智!一來二三線城市競爭沒有那麼激烈,二來這些城市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用戶對於共享單車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創始人楊磊曾說過:“全國適合騎行的城市大約在 200 個左右,不一定非要去擠一線城市的市場。二三線城市目前的競爭壓力較小,而且在保持同樣的投放量的同時可以達到較高的覆蓋率”

目前,哈羅單車已經成為三四線城市的共享單車的老大。

2.成本的管控與運營效率相互影響

在單車質量方面,哈羅單車選擇了成本較高的智能車,一臺哈羅單車成本是800元,使用年限設計是4-5年。選擇智能車,可以防止在後續發展競爭中處於被動局面,更重要的是為運營提供了便利,哈羅單車能做到每一臺車每日運維成本只有0.3元,折舊成本是0.6元,一共是0.9元,這意味著每輛車一天只要收入一元,哈羅單車就算盈利了。

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哈羅單車的運營成本之低,運營效率之高得益於硬件技術水準以及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技術、網絡專員管理和芝麻信用分的約束,促進了用戶規範停車,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用戶體驗升級

今年3月,哈羅單車高調宣佈: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用戶可以享受到“免押”騎行,通過支付寶“掃一掃”即可解鎖單車,這無疑是打出一把王炸,叫別人想跟都沒法跟。

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這種免押金的方式能借助支付寶龐大用戶群的東方,也能消除用戶的心裡負擔,提升用戶體驗。

除了免押金,哈羅單車還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福利免費騎行月卡以及慷慨的紅包,前一到兩個月幾乎不花一分錢!

使用過哈羅單車的用戶都表示,相對於其他單車,哈羅單車騎起來更輕更省力。


哈羅單車的眼光是長遠的,既然選擇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作為立足點,那麼就要吃透這些城市的真實需求,不似一線城市公共交通的發達,三四線線城市往往公交系統不完善,交通接駁需求少,通勤距離比一線短得多,此外,這些城市規模不大,公司、學習和家的距離往返完全可以藉助電動腳踏車來實現。

哈羅在2017年6月份便開始啟動“3510”戰略——3公里是單車,5公里有哈羅助力電動車,10公里佈局新能源汽車。產品延伸的底層邏輯,是從“用戶價值第一”出發提供多場景服務。

三要素:哈嘍單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哈羅單車的成功不是那麼簡單的,用哈羅COO(首席運營官)的話來說就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

市場決策、地推、融資以及運營,哈羅單車的成就是所有部門通力合作的結果,不似ofo和摩拜公司都是幾千人的規模,哈羅單車整個公司也就1500人左右,他們的業務開展很少關注競爭對手,更多關注的還是產品用戶體驗,通過大數據,去對團隊內部進行優化管理運營。

哈羅單車給我們的啟示是:市場競爭,我們真正應該瞄準的不是行業,不是競爭對手,甚至也不是用戶群體,而是自身的建設,給自己清晰的定位和長遠的規劃,打造核心競爭力。

一句話自己強大了,便不懼環境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