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用人方略——虛心納諫、重用直臣

漢武帝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獨斷專行、執法苛嚴的君主形象,然而歷史事實展現出來的漢武帝卻具有一定的納諫風度。他善於聽取臣下的意見,重用直言直諫的骨續之臣。為了避免偏聽偏信,使下情上達,他還鼓勵“四方之士多上書言得失”,因而形成了一種言路寬、忌諱少的政治濟明局面,所以在武帝時期有不少大臣敢於犯顏直諫。

漢武帝用人方略——虛心納諫、重用直臣

武帝胸懷大略.極想建立“非常之功”.然而卻裝著一副獨尊濡學的徉子,建太學,招天下文學、賢良之士。當時,漢武帝身邊有一位叫極黔的大臣,.好直諫,數犯主之顏色”,對於漢武帝這種裝點門而的作法很看不慣。一次,他在朝庭當著眾臣之面諫道:“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致使漢武帝大怒,“變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俱”函。然而漢武帝知人愛才,並沒有因為極黯當眾犯顏而治他的罪,只是說了一句“甚矣,汲黯之悠也l”而已。對於汲黯這樣的骨續之士,漢武帝是非常信任的,稱他為“社授之臣”,並且對他非常敬重。史載大將軍衛青雖然顯貴,但他拜見皇上時.“上踞廁而視之”;承相公孫弘拜見皇上時,“上或時不冠”,但是“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有一次,“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具有九五之尊的漢武帝對臣下竟有畏懼之心,反映了漢武帝虛心納諫、從善如流的美德。正是具有這種美德,才使直臣受重用,使國家得到強盛。

漢武帝用人方略——虛心納諫、重用直臣

重用直臣,採納大臣們提出的正確建議,對漢武帝的文治武功起了良好效果。元朔二年,主父僵上“推恩策”。漢武帝採納了其建議,“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室別封號”,於是諸王“支庶畢侯”L,中央政府“不行黯階而藩國自析”。,解決了漢初以來諸侯王朝大難制的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

漢武帝用人方略——虛心納諫、重用直臣

漢武帝虛心納諫,重用直臣的用人謀略受到後人的公正評價。西漢末年的梅福說:“孝武帝好忠諫,說至言,出爵不待廉茂,慶賜不須顯功。,函北宋的司馬光亦說:“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愛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這些評價並非溢美之詞,邇是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

漢武帝用人方略——虛心納諫、重用直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