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東漢許慎,把造字法歸納為“六書”,形聲字,是漢字最基本的一種造字法。歷代學《易》者在解卦辭時,不遵從造字法規則,也不明白《象辭》體例,卻用八卦之象解字,為後世留下了嚴重後果。如地山卦的“謙”,宋

《程傳》解為:“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此取八卦之象。“地體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之下,謙之義也。”說山處於地之下,表示謙虛。什麼是山,什麼是地,是有嚴格定義的,誰見過山長到地下去的?主觀意念不能代替對客觀事物的嚴謹表述。其拋棄了造字法的基本原理,用主觀概念曲解“謙”為謙虛,危害是很大的,此並非個例。這種不嚴謹的主觀概念所形成的哲學思想,宛如將高樓建在沙灘上,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傳統哲學務虛不務實的特色由此可見一斑。

對“謙”的詳細分析請看下面文王和侍衛小丁的對話: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文王寫《易》的故事24篇-謙卦

自從文王被關在羑里,這個原本偏僻的地方不再那麼平靜,時不時有馬車停靠在這個孤立的大院外面。這一日又有一位故人來探望,談到了最近國境線上不很太平。原來周國臨近的一個小邦歷來很守規矩,但他們看到文王被商紂王關押,漸漸膽子大了起來,先是越境搶奪糧食,後來又深入村莊搶奪財物和壯丁。二公子姬發氣憤不過,派軍隊教訓了鄰國一頓,搶回了些財寶和女人。文王沉默了一會,對故友說:“這是個小問題,但通過這件事,說明現在領導層對戰爭戰略問題認識比較模糊。我寫封信你帶回去,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文王拿了塊甲骨,刻上地山卦符,說:“我們周國與鄰邦的關係就如同卦象所顯示的,外卦為地,內卦為山,六爻中九三獨陽,是我們周國如狼似虎的軍隊陳列於邊境。境外無陽,連能打仗的軍隊都沒有,想消滅敵人如探囊取物。但打仗不能講一時的勝敗,從長遠看,講的是能不能通過戰爭擴大自己的版圖,壯大自己的力量。”接著刻上卦辭:

“謙亨,君子有終。”

文王對身邊的小丁說:“你講講看,謙字表示什麼。”小丁看看卦符,看看卦辭:“謙字嘛,言和兼的組合。兼就是兼併,言是言論,至於兩者組合在一起有什麼含義,就看不出來了。”又貼在文王的耳邊說:“我剛才看了一下‘時空穿越鏡’,後人一致說謙是山在地下,不顯擺自己,叫謙虛。真弄不懂他們。”文王嘟囔了一句:“山能跑到地下去?真能想得出。我看該把他們送到前線打仗去,看還謙虛不謙虛。謙虛能創建新政權嗎?”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文王正了正前襟,對故友說:“這個卦講的是戰爭戰略問題,戰爭的指揮者必須要明白為什麼要打仗,怎麼去打仗。這個卦九三之兵居內臨外,是動的,表示要打擊境外之敵。我寫了個‘兼’,是告訴他們,一定要利用戰爭手段佔有與我為敵的鄰國的領土,擴大自己的國土資源和人口,我們才會變得更加強大。這是戰爭的目的。”

文王說到這裡,眼睛裡露出了一絲少見的狡黠:“但戰爭是複雜的,別國挑釁你,你消滅了他,本是正義之戰,也難免落個戰爭販子的口實,所以我又寫了個‘言’字旁,言就是理論。這有兩個含義,一是要師出有名,可以標以揚善懲惡,也可以打著商王的旗號去消滅鄰國,要堅持遠交近伐的策略,遠交得名,近伐得利。二是要做好宣傳輿論和政治思想工作,強化宣傳機器,讓這些戰爭的理論深入人心,我們才會所向披靡。”

這位故友過去只是看到周國日益強大,沒想到眼前這位偉人只用一個字就把戰爭的勝負劃分了出來,簡直難以置信。“侯爺,君子有終怎麼講?”“就是不要為眼前小的利益所困擾,要看到事物發展的最終結局。”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小丁不明白:“‘謙謙’是講用兼併的思想從事兼併的宣傳和工作,重在發動基層群眾積極參與戰爭的熱情。‘君子用涉大川’指有抱負的群眾應該出去建功立業。我記得您在《革》卦初九爻講‘鞏用黃牛之革’,就是不主張群眾出去,為什麼說法不一樣呢?”

文王點了點小丁的頭:“我在《隨》卦初九還講‘出門交,有功’呢!戰爭的進程不同,我們工作的側重點就不同。‘謙’講的是攻打鄰國,是局部戰爭,需要調動全國力量去完成;‘隨’是勝利的曙光已現,需要發動更多的階層和聯盟的力量去攻克頑敵。這些都需要群眾的力量。‘革’是建立新政權,貴族還是貴族,平民還是平民,階級不可混淆,初九就要呆在家裡繼續原來的工作。《謙》卦初六和《革》卦所處的階段不同,初九當然說法就不同了。”小丁想:怪不得《繫辭下》說:‘其初難知,其上易知。’原來難在不知道卦的大環境!

六二鳴謙,貞吉。

小丁問:“鳴是宣傳。六二居內中從靜,為什麼要公開宣揚兼併思想呢?而且只有這樣做才吉!”

文王說:“靜為動根,在靜的時候就把動的準備工作做好了。民眾是戰爭的主體,群眾參戰的熱情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怎麼才能讓民眾踴躍參戰呢?這就需要開動宣傳機器,要讓民眾知道勝利給他們帶來的喜悅,失敗給他們帶來的痛楚。把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戰爭就勝利一半了。”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小丁看到這裡,笑了:“九三是武士,是兼併戰爭中的勞模,帶領民眾勤勉練兵。‘君子有終’是有美好的未來嗎?”文王答:“你光看到兼併戰爭了,他還要加強理論學習,用語言去鼓動大家積極參戰。對他來說,打仗是輕車熟路,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卻是一件難事,不過做到能文能武,會有一個好的結局,所以說他‘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撝謙。

小丁:“六四是鄰國之地,‘無不利’是兼併他們的土地沒有不利。撝是分裂。‘撝謙’怎麼講?”

文王盤著腿往前挪了挪:“‘撝謙’就是把分裂出去的再兼併回來。祖上古公亶父時力量較弱,被燻育部落侵佔了領土,我們才來到周原。有的戎族被我們征服了,在我們有難時又反叛。從理論上,都可以說把原屬於我們的再通過武力收復回來,這就是‘撝謙’的含義。發動戰爭必須要有理由,必須要達到佔有領土的目的。而戰爭的策略就是攻打鄰近國家。”

謙——被概念扭曲了的形聲字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故友一直在聽,看到六五爻,問道:“為什麼不如鄰國富裕就去侵伐他呢?”文王解釋:“‘富’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六五是國君,國富民窮,民心相背;其二,是土地富饒。前者是我們侵伐的藉口,有了藉口,發動戰爭才無往而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故友又問:“上六鳴謙和六二鳴謙有什麼區別?”文王答:“六二是在內部宣傳國家意志,鼓動國人積極參與對外戰爭。上六是在國際上宣傳我們的理論,使我們的戰爭成為正義之戰。”

故友明白了:“我們有了正當理由,就可以討伐吞併鄰近的小國。這個‘徵’字好像是講以上伐下,‘徵邑國’又怎麼講呢?”

文王曰:“自先父季曆始,我周侯就被商王封為‘西伯’,秉承討伐不服從商王管制的邑國之責。我奉命討伐,即便佔了他的地,也是合理的,為什麼不利用這個藉口發展自己的國力呢!”(更多註釋請參閱楊吉德《周易說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