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紅樓夢》裡面有一段關於王熙鳳出場的描寫:“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這位“神妃仙子”以最隆重的打扮出現,她頭上戴著的,便是我們本期的主角:累絲金工。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累絲是我國古代金工傳統工藝,又名花絲或花作,起源於春秋戰國的金銀錯工藝,唐代的金銀平脫是它的前身。是有記錄可查的最早的珠寶製造技術工藝之一。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簡單地說,累絲就是能工巧匠們將金、銀、銅拉成細絲,編成辮股或網狀組織,再鑲以各種寶石,做成各種物件。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它看起來金碧輝煌,奢華絕倫,其中最貴重是金質累絲,即以純金絲製造,其次是銀質鎏金累絲,銀累絲、銅鎏金累絲等等。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金屬本是片狀材質,將它們處理成花絲,再進行各項精巧的編織造型,且細節處理到極致,可見難度之大。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熙鳳在賈家大院能有如此底氣,頭上那一支金絲八寶攢珠髻,怕是功不可沒。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累絲是金銀器手工製作能達到的精細之最,奇巧、規整、富麗。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其中立體累絲的製作最難,須事先經“堆灰”的手續。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所謂“堆灰”,即把炭研成細末,用白芨草泡製的粘液調和作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獸等所要製作的物象,然後再在上面進行累絲,用焊藥焊連,之後置於火中把裡面的炭模燒燬,就成了立體中空剔透玲瓏的精美藝術品。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一二寸見方的小小金簪上,工匠們竟用金絲做出了亭臺樓閣。樓閣外繞樹木,內設神殿,神殿內還有仙鹿白鶴,中間還有些不及米粒大的男女人物,而這些全是用比頭髮還細的金絲和薄如蟬翼的金片製成的。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在唐宋時期,累絲工藝已應用在貴族婦女髮飾上,元代,更有專門累絲工匠專業生產,明代,累絲技藝已經非常高超。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到了清康熙年間,宮廷養心殿成立了專門負責製造皇家御用品的造辦處,這裡集中了全國技藝卓絕的工匠,承接了明朝優秀技藝的花絲鑲嵌進一步得到繁榮。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可以說清代是累絲工藝發展的頂峰,所以曹雪芹會讓《紅樓夢》中的主人公頻頻以金質累絲亮相。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而現今存留於世的最著名的累絲鑲嵌製品,非明代萬曆皇帝的金翼善皇冠莫屬。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這頂金冠由0.2毫米的細金絲編織出花紋,薄如輕紗,整個金冠重僅826克,綴有游龍戲珠圖案,一個接頭也沒有,可謂是真正的“天衣無縫”。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累絲金工自古以來便不是價格親民的物件,到了當代更是變成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而這份貴重,除去金銀的本身價值,當中珍貴的,應該是那巧奪天工的技術和師傅們點蠟駐坐,一絲不苟親手雕琢的虔誠心意吧。

巧奪天工的珠寶製作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